专栏名称: 无所不能
财新传媒出品。探寻科技、互联网如何改变能源行业和人们的生活,以及催生怎样的全新商业模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姑苏晚报  ·  上海城隍庙广场将被拍卖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无所不能

深度 | 中欧班列非常爆发

无所不能  · 公众号  ·  · 2021-04-06 21:29

正文

原文刊载于2021年第7期《财新周刊》 商业栏目
撰稿:贾天琼、白宇洁


年近十岁的中欧班列在过去一年迎来大爆发。

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在2021年1月初的年度会议上披露,中欧班列2020年开行1.24万列、运送113.5万标准集装箱,两项指标分别同比上涨50%、56%。尽管中欧班列的这一运量规模仍不及上海港同期吞吐量的3%,但对国际铁路运输来说有突破性意义。

中欧班列的运价一年间飙涨4倍,2021年春节前的舱位早已订完,“一舱难求”现象已持续数月。“2020年初站到站的运费一箱在2000美元左右,现在平台公司报价基本是八九千美元。”2月初,中交协亚欧大陆桥与国际班列服务中心国际事务高级协调员杨杰对财新记者说。

这一切归因于中国出口向好,以及海运、空运因疫情受阻,给国际铁路运输带来了分流红利。据海关总署统计,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值为17.93万亿元,同比增长4%。铁路作为受疫情冲击较小、时效性较强的运输渠道,在特殊时期的国际货运中发挥了替补作用。

繁荣之下,隐忧也凸显:一方面,由于疫情冲击欧洲供应链,中欧贸易流向的不平衡加剧,中欧班列“去程多、回程少”态势加剧。出去的车、箱回不来,直接导致中欧班列运转效率降低,频频出现的口岸拥堵削弱其原有的时效优势;另一方面,拥堵也暴露出铁路、口岸等基础设施对运能的限制。

中国商务部近期多次表态采取措施增加国际运力供应。1月29日,国家商务部在“2020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正会同国家交通运输部、发改委、工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做好提升海运运力、提高中欧班列运输效率,增加集装箱供应、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工作。

监管窗口指导下,持续疯涨的国际海运运价在2021年1月中旬出现拐点,目前已连续两周下降。但中欧班列的运价拐点尚未出现。一家国际货代公司人士表示,中欧班列运价还在高位徘徊,主要是因为国铁集团对班列班次计划控制比较严,春节期间减少了班次。




逆势增长
……


十年探路
……


去回程不平衡加剧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