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姜胡说
我姓姜,大家都管我叫大胡子。跨界疯人院院长。我是一名企业顾问,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一直在帮助企业改进产品和团队。姜胡说是我去年开通的私人帐号。在这里,我们只关注两件事:第1.如何帮助个人成长,第2.如何通过成长赚到钱。就这些,别的没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姜胡说

介绍一个很实用的方法给你!我也是抄别人的。

姜胡说  · 公众号  ·  · 2019-05-22 21:42

正文


有几天没更新了,收到很多伙伴的留言。

谢谢大家。


断更是件好事。

至少这次断更是件好事。

它让我有时间有精力停下来,

思考。


1


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把高手的境界之路分成了三个阶段:见自己、见世界、见众生。

首先就是见自己。

你要能看到自己。当前的状态,属性。优势、局限。你看到自己,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儿走。



王兴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

他说:

“多数人为了逃避思考,

愿意做任何事情”。


日更很容易。

可怕的是:盲目的追求日更,而忘了日更的意义。

日更的那段时间,我真的有那么几天,真的就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

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今天在上海。

特意住在全季酒店。

季琦的那本《创始人手记》还没读完。

住过来接着读。

每次读一点。

我觉得这很好。

不着急。每次上卫生间的时候,随手翻到一节,仔细阅读。



住在全季酒店,看它的创始人聊他是怎么做全季的。这可能是我阅读过的最贵的一本书了。


今天读到的这一节,叫 “人生的两个视点”。第1个视点很应景。

原文摘抄过来:


我们的眼睛总是在观察别人,在看别的事物。除了照镜子之外,很少能看到自己。现在,请移开镜子,闭上眼睛,向内看,观察自己,看看有何收获。

首先, 画一根X轴,原点就是现在的你。

往左看,副轴方向是你的过去 ,但不是到负无穷远,而是你刚刚出生的那一刻,那个尽头是婴儿时期的你。

往右看,是你的将来 ,同样也不是正无穷大,而是有限的时间,那个尽头是临死前的你。可能是个羸弱老者,也可能是其他形象。

这就是二维图示所呈现的你的一生,简洁、明了、直接而决断。

经常画这么一个X轴在你的心里,经常往左、往右看看,你可能会感到生命宝贵而短促,或者感到无奈茫然。

这会让我们有敬畏之心、仁爱之心,让我们有所珍惜。

这种审视自我的方法叫 二维视点


就这么一小节。

上个卫生间的时间就读完了。

画个X轴。

向左,过去的100天日更。

向右,是未来。

现在,是你独立思考的时间。


2


坚持有一些难度。

但不是那么难。

习惯的养成有时候是好事儿。

但惯性不一定。


我有一位好朋友。

14年那会儿学视觉认识的。从那以后我俩的关系一直比较好。

16年的时候我和他说,你应该做一个公众号,或者做一个快手。每天取一个工作场景中可以用到的视觉元素。比如汇报工作,或者是产品设计、商业模式梳理。工作中用得到的,取那么一个简单的元素,教大家怎么绘制。

每天一张图。

积累一年。

时间一定可以给你带来回报。


他真的开了公众号。但不习惯一次只画一张简单的小图。每次更新都是很长的一大段,从点、线、面,一直讲到视觉在商业上的应用,对于视觉思维的理解。


他还算是一个勤奋的人。经常给混沌大学还有得到的老师做现场手绘。每过一段时间都会做一场线下活动。

到今天已经三年了。

对视觉的理解越来越精进。

事业也一直在增长。

但没有裂变。

他的增长是线性的。

是加法。


而移动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边际成本为0。 有些产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适合裂变。

比如视觉元素在商业场景中的应用。


但他没有这么做。


不是他不能做。

不会做。

而是因为他生活在以往惯性里。



惯性会让你一直生活在过去。

直到有一天,

你能够停下来。

重新审视自己。


季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画一个X轴。

向左,是你过去一直在做的事。试着把它画出来。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你都在做什么?

向右,沿着那个惯性,继续延伸下去。一切发展顺利的话,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那是你想要的未来吗?

一直继续下去的话,那会离你希望的未来越来越远?还是越来越近?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请继续。


3


如果不是。

感谢这次暂停吧。

因为你有机会调整方向。


如果不知道自己未来想干什么。

那就停下来。

阅读一下历史、人物传记。或者是那些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他们在公开场合,尤其是极重要的公开场合的演讲。



不要急功近利,哪怕只读100个字也好。

认真思索那段话的意思。

需要的时候,扩展出去,查阅大量的资料。只为了读懂那一句话的意思。


我自己最近迷上了各种演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