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消息、作文、专家纪要、调研分享;提高认知及信息差
)
分享市场、行业及公司动态,包括投资策略、行业数据库、专家调研、公司纪要;信息超越
99%
的投资者)微信扫码加入体验)
摘要
本轮股市上涨受政策拐点和经济转型预期推动,重要政治局会议释放积极政策信号,增强市场信心,预示居民财富再平衡和新生产力发展契机。短期内政策改善市场预期,推动反弹,但经济基本面改善需时。预计经济将在房地产投资止跌和基建、消费改善下逐步筑底,明年二季度可能实质性企稳。政策面持续跟进对维持信心至关重要,尤其是财政政策的多方面措施。港股展示韧性和稳健投资特性,尤其资讯科技和消费电子领域表现突出,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海外投资者看好中国政策转向,期待经济企稳和企业盈利改善进行长期配置。市场预计将转向分化,优质资产寻找和持有成资本增值有效途径。政策组合提供战略转折点,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医疗保健等行业受关注。港股市场估值吸引,互联网龙头、新能源汽车、区域性保险等板块有望增长。房地产和物管板块前景乐观,政策支持下新房交易量反弹,推荐关注现金流稳健、股息率高的企业。香港地产股和中资银行股价受国际投资者关注,强调资产质量和降息周期影响。保险行业,特别是友邦保险等公司值得关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复苏,高端手机需求增长,AI技术或推动销量。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建议关注小鹏汽车。整体而言,政策调整和经济基本面成为市场走势关键,投资者需关注政策和市场动态,寻找优质资产。
要点速览
理解中国股市上涨背后的政策逻辑与未来展望
关注本轮股市上涨背后的政策逻辑和经济基本面,强调投资者对政策面和中国经济的理解对于市场走势至关重要。分析认为,股市上涨源于对政策拐点和经济转型战略意义的认识,特别是9月重要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政策信号,标志着政策环境的积极转变。讨论指出,此次上涨不仅提升了市场信心,还预示着居民财富再平衡和新生产力发展的新契机,体现了政策调整的深远意义。
未来政策和市场走势分析
讨论了未来政策和市场走势对投资者的重要意义。短期内政策改善了市场预期,推动了市场反弹,但经济基本面的改善需要时间。预计经济在房地产投资止跌和基建、消费改善的推动下将逐步筑底,并在明年二季度出现实质性企稳。强调政策面的持续跟进对于维持投资者信心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财政政策方面,预期会有包括增发国债、盘活地方债务限额等多方面的政策出台。同时,关注政策的实施效果和连续性,包括货币政策的调整和宏观政策一致性评估,以及市场快速上涨后的潜在风险。此外,提到可能的资本利得税设立和加大对中低收入人群的补贴等政策方向,以促进经济转型和共同富裕。最后,强调当前政策组合提供了一个战略性转折点,值得投资者深入理解其底层逻辑。
内地投资者视角下的港股市场分析
从内地投资者视角看,港股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稳健的投资特性,尤其是资讯科技板块和消费电子领域表现突出。国际流动性和政策对港股的间接利好,加上高股息红利策略的有效性,使得港股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关注重点在于科技和消费电子板块的未来发展。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的政策转向表现出积极反应,看好中国市场的反弹机会,对全球资本流向产生影响。
政策利好下的股市反弹分析与展望
本次股市反弹被关注其历史级别以预测后市高度与持续时间。分析历史经验,2009年4万亿政策后港股升幅显著,外资情绪正面看好中国新基本面,无大暴跌。2014-2015年‘改革牛’中,海外资金谨慎,更关注经济与股市表现分歧,导致AH股溢价扩大,期间内地经历股灾,港股受影响但幅度较小。22年底疫情放开后,外资期待中国重开机会,中概股快速拉升后回吐涨幅。目前外资关注点转向基本面改善及政策转向,认为政策超预期,将进行回补转仓。海外投资者期待经济企稳、物价回升和企业盈利改善后,进行长期配置。政策组合被视为应对经济下行和通缩的重大转折点,关注后续财政政策的时点、规模和改革方向。
海外金融市场波动及对中国资产的影响
近期海外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中东债市升级和日本政局变动导致市场避险情绪上升,影响全球资产配置。尽管美国降息提供流动性支持,港股受惠明显,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增加。然而,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保持观望态度。长期来看,增强股东回报和高股息策略受到青睐,优质龙头公司和大科技板块成为关注焦点。市场预计将转向分化,优质资产的寻找和持有被视为实现资本增值的有效途径。
政策拐点后港股投资布局策略
在政策拐点背景下,分析师提出港股市场估值吸引人,尤其关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医疗保健等行业,预期随着政策落实和资金流入,港股将迎来增长机遇。具体投资建议包括关注互联网龙头、新能源汽车、区域性保险等板块,以及建议投资者关注互联网与电商、创新药、新能源汽车等相关股票,同时提醒关注政策和市场动态对投资选择的影响。
中国消费板块及医药板块前景展望
消费板块自3月以来在中国经历了较快的下降,但随着政府出台多项促进消费的宏观政策,尤其是对餐饮板块的大力扶持,预计家电、旅游和教育板块也将迎来增长。医药板块在降息背景下迎来新机遇,尽管面临中美关系、医疗反腐等不确定性,但政府的支持和全球融资环境的改善为生物科技子板块提供了利好条件。
港股医药股及内房股投资展望
讨论了在生物科学子板块中选择投资标的的方法,强调了选择资金储备充足、有明确中短期催化剂、具有差异化作用机理的候选药物以及具备海外市场拓展能力的生物科技公司的策略。推荐了三只港股,分别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和康方生物,分析了它们的药物优势和未来催化剂。同时,对内房股及物管板块的投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政策拐点出现,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决心,认为这是过去几年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正面市场反应。
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及股票推荐
政策发布后,新房交易量显著反弹,尤其在一线城市最为明显。尽管前几个月销售表现不佳,但预计后续几个月销售量将有所上升,整体市场销售金额可能按年下跌20%。部分股票已从政策公布以来反弹约168%,但与高峰期相比,多数股票仍有较大下跌幅度。推荐关注央企和部分健康民企的房地产股,以及物管板块,特别是那些现金流稳健、股息率高的企业。
香港地产股投资机遇分析
讨论了香港地产股的当前市场状况,指出由于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始,香港利率预期下降,对房地产市场构成积极影响。租金上涨和学生及专业人士对住房的需求增加也是推动因素。分析了利率下降对房地产公司盈利的正面作用,推荐了具有稳定投资性物业收益的地产股作为投资选择。
银行和保险行业的市场分析与投资建议
分析了香港上市中资银行的股价波动受国际投资者关注的资产质量影响,强调资产质量和贷款增长放缓对银行股价的利空,以及降息周期可能带来的正面影响。此外,讨论了银行股息率相对于国债利率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预测银行股价表现时。在保险行业方面,强调了香港保费增长的强劲,以及汇率波动和美国国债利率对保险行业的影响,同时推荐了友邦保险等公司。建议投资者关注股份制银行和中高端客户市场中的保险公司,如平安、太保等。
全球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与投资建议
郭景威老师分析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3年第二季度的复苏情况,指出三星、小米和vivo等品牌的增长,以及高端手机市场的需求增长和平均售价的提升。他预测未来几年高端手机市场将持续增长,并强调了AI技术对智能手机销量的潜在推动作用。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郭老师提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特别是在出口和智能功能方面,建议关注小鹏汽车。他总结时强调了投资风险,并鼓励投资者做好功课。
Q&A
问:这一轮上涨背后的逻辑以及可持续性是什么?
答:我们观察到本轮上涨主要是基于对当前政策面和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深入理解。若投资者未能充分理解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未来市场的走势可能会产生困惑。这次上涨不仅仅是政策驱动的市场反弹,更是中国经济转型具有战略意义的政策转折点,对未来中国能否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决定性影响。
问:这轮政策调整有何内在逻辑和深远意义?
答:内在逻辑是20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任务要求在2029年前完成,体现了中央对未来3到5年全层面挑战的前瞻性考量。深层意义上,此次政策调整旨在通过强有力地应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减少其对民营GDP增速的拖累,降低地方政府债务和银行潜在风险,以加速中国经济向新生产力转型,尽快实现轻装上阵,专注于发展新生产力。
问:近期出台超预期政策的背后有哪些深层次逻辑?
答:深层次逻辑包括短期内就业风险加大,由于去年政治局会议将就业提升到战略高度,并近期出台关于就业优先、高质量就业的文件;通缩风险的增加,表现为PPI连续23个月负增长,以及名义GDP增速低于实际GDP增速;外部约束减弱,例如美联储降息为国内政策提供了更大空间。
问:股市上涨带来的直接和中长期效应分别是什么?
答:直接效应是股市上涨极大地提升了投资者信心,并向全社会预期改善。中长期效应则是推动居民财富再平衡,以及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一揽子政策改善问题可控性,降低宏观层面不确定性,为从根本上解决直接融资占比过高和居民财富中房地产占比过高的问题打开了新的局面。
问:未来政策和市场的走势如何?
答:短期内一揽子政策和财政政策已显著改善投资者预期,推动市场反弹,但经济基本面企稳改善还需一段时间。预计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在房地产投资止跌企稳的推动下逐步筑底,明年二季度在基建和消费改善下出现实质性企稳。政策面将持续跟进配合,特别是在节后推出一揽子财政政策以提振中国经济实质性改善,重点关注国债和专项债发行速度、使用情况及M1、M2增速和社会融资增速等金融数据层面的变化。
问:在货币政策层面,是否有降息降准的预期?政策连续性和落地效果方面,未来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答:在九月份的政治局会议中,已经提到了未来要实施更大力度的降息,因此市场普遍预期会有降息降准的动作。此外,还有平准基金的推出以及中央成立专门机构进行房地产收储的可能性。未来的政策有望加速落地和见效,推动经济企稳,并有望进一步推动市场上涨。同时,要加强对宏观政策一致性的评估和调整,确保各项政策不相互冲突。
问:对于短期市场的风险和潜在问题有何看法?
答:短期内市场快速上涨可能会带来回调风险,政府监管层会提示投资者注意阶段性回调的可能性,通过适当预期管理避免过度炒作。此外,需警惕美联储政策路径变化及其对全球金融市场和A股市场的影响。
问:对于港股市场未来走势的看法是什么?
答:港股从内地投资者视角看,具有较强韧性,稳投资属性受到赞同。港股逻辑清晰,国际流动性增持明显,特别是资讯科技板块。重点关注哑铃策略,即港股科技板块和高股息红利策略。具体来看,科技板块尤其是互联网龙头和消费电子板块未来值得期待;而金融地产板块在房地产政策刺激下表现强劲,高股息红利策略依然有效。
问:海外投资者如何看待这次中国政策转向?
答:海外投资者对此次中国政策转向关注度显著提升,调仓速度和力度超越以往几轮政策利好。从海外角度看,中国市场的反弹增强了全球资本对亚太和新兴市场的投资组合稳定性,有助于市场趋势的建立和巩固。
问:在当前政策环境下,外资对中国股票的配置情况如何?
答:外资此前对中国股票的配置严重低配,主要是因为全球资产配置逻辑偏向做多通胀资产、做空通缩资产,而中国通缩压力较大,配置敞口处于历史低位,很多情况下低于10%。当政策超预期出台后,海外投资者首先进行回补转仓操作,将配比上调至接近中性水平。
问:这次政策组合是否意味着政府对通缩和经济下行压力有了根本态度的变化?
答:是的,这次政策不仅托市、提升市场,更是实事求是地面对经济与通缩问题,抓住复杂外部环境下的窗口期,大力推动从房地产土地财政模式向新的生产力模式转变。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央国企都将实干促增长作为核心任务和考核标准,这被认为是重大政策转折点。
问: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企稳、物价温和回升、企业盈利改善等问题的关注程度如何?
答:海外投资者更倾向于等待经济增长企稳,物价回升,企业盈利改善后,再转向选股配置和长期增值。目前他们关心的问题包括后续财政政策的时点、规模、效果、改革方向以及对私营部门的支持态度等核心问题。
问:海外其他地区有哪些重要的市场扰动因素?港股市场有哪些优质资产值得关注?
答:近期中东债市不断升级,市场避险情绪上升,担心以色列可能打击伊朗石油设施导致原油市场波动。同时,日本因政局更迭导致日元走弱、日股波动,市场对紧缩货币政策预期紧张。这些因素都加剧了全球避险情绪,但从整体环境看,这对中国的资产来说是有利的,尤其是在美国降息背景下,流动性支持更为明显,尤其是对港股。港股中有一部分优质龙头公司具有长期发展潜力,它们盈利能力强、现金流充裕、估值合理甚至偏低,与发达市场的一些核心配置特征相似,如腾讯今年千亿回购规模超过南非大股东减持,美团也开始回购股票,这些公司同时与大科技板块和央国企主题存在交集。
问:对于长期配置来说,哪种策略更为看好?
答:长期配置上看好增强股东回报策略,这类资产不仅提供稳定的分红回购回报(约5%左右),还具有一定的成长性。在美国和日本的经验中,回购分红在投资组合总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是推动市场内在稳定性和吸引力的重要力量。
问:政策拐点后如何布局港股?
答:随着政策拐点的来临和全球降息周期带来的资金回流,以及增量政策不断兑现,预计港股将迎来投资者资金提升、估值逐步修复和增量资金持续涌入。板块配置上,互联网与电商、创新药、新能源汽车、区域性保险等板块具有长期配置价值。此外,关注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等互联网龙头股票,以及被纳入港股通的二次上市股票如百度、京东、网易等,可通过配置恒生科技指数一线来间接投资。
问:目前互联网板块的监管情况如何?
答:目前对互联网板块的监管已经趋于正常化,今年海外市场的拓展成为一个重要增长因素。例如,拼多多、携程、腾讯和阿里巴巴在海外的游戏、电商业务等方面表现突出,其中拼多多预计今年总交易价值GMV超过400到450亿美元,达到1000亿人民币营收,占总营收的约25%。此外,科目的美国GMV占比将大幅降低,以应对地缘政治变化,同时提高欧洲和亚洲地区的收入贡献。
问:各公司股份回购计划的情况如何?
答:腾讯承诺在下一财年至少回购1000亿港元,阿里截止到2027年3月底还有350亿美元可用于股份回购,美团和京东今年分别有20亿美元和30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年初至今,腾讯、阿里、美团、京东分别回购了总股数的2.56%、7.4%、4.4%和7.6%,收益率可观。
问:对于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和推荐有哪些?
答:我们覆盖的六家互联网公司当前估值低于过去五年的历史平均市盈率,具有吸引力。推荐的公司包括腾讯和美团,另外阿里和京东也因其估值较低及可能的业绩提升受到关注。预计腾讯的广告和游戏业务将保持强劲增长,美团新业务亏损减少,配送成本较低,外卖利润率表现较好;京东将受益于以旧换新计划,有望实现中高单位数的收入增长。
问:消费板块近期的趋势如何?
答:自今年3月起,中国消费出现较快下降,但近期国家出台了宏观政策以促进消费,例如上海出台了5亿消费券,其中3.6亿用于餐饮消费券。我们看好餐饮板块及与餐饮密切相关的白酒、啤酒、调味品板块,同时也看好家电、旅游和教育板块。预计今年中国消费者将更多地在体验和服务上加大消费,这有利于旅游业持续复苏,尤其是出境游,预计年底全面恢复,十一长假国内旅游增长中高单位数,出境游增长20%到30%。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了八月家电销售增长。
问:医药板块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答:医药板块估值目前处于具有吸引力的区间,受中美关系、国内医疗反腐政策以及高息环境影响较大。但在政府政策支持、全球融资环境改善和美联储降息背景下,港股医药板块迎来了新的机遇。国内政策压力边际影响减弱,市场对集采降价、医保谈判降价的接受程度提高。创新药产业受到国家政策支持,生物科技子板块有望受益于美国降息带来的融资环境改善,估值处于低位,存在收购及license in交易机会。预计国内政策对创新药领域的支持将进一步推动生物科技板块的发展。
问:港股医药股具体推荐有哪些?
答:港股医药股推荐中,生物科技子板块最具潜力,推荐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和康方生物。百济神州主要依赖泽布替尼等候选药物的全球销售增长;信达生物以马氏多肽药物为主导,有望拓展新的生长曲线;康方生物的伊沃奇双抗具有巨大全球销量潜力,且有望借助医保放量,同时关注其他候选药物如CD47单抗和IO17在自免领域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