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购物商业街区区别于普通的商业街区,是因为其具有多样的商业活动、灵活的空间布局、独特的消费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商业街成为许多景区的标配。成功的旅游商业街区不但能给自身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会成为带动景区产业繁荣的催化剂,甚至成为展现景区文化活动的一张金名片。那么成功的旅游购物街有哪几点要注重的呢?
街道足够亮。当地居民对当地的购物街了如指掌,即使街上灯光较暗,也行走自如。而外地旅游者初到该街,若晚间街上灯光昏暗,旅游者便望而却步。街上无照明死角,会给外地旅游者以安全感。
绿植数量适度。旅游购物街街道空间相对狭小、相互交错富于变化、人流量大,在整体设计上讲究主题一致,营造具有文化特色的景观氛围。树池种植用于狭窄或人流相对集中的区域,植物的体量与建筑尺度相互协调,同时根据商业街人流密集程度对容器植物景观进行灵活调整,街区的绿植数量都要求适度。
减少过深的墙垛。在仿古旅游购物街经常出现数不清的墙垛。有些墙垛探出较浅,有些则很深。在晚间,即使街上灯光较亮,过深的墙垛还是会投下很重的阴影,给旅游者不安全的感觉。
避免在街面设置水道。一些旅游购物街为了表现环境优美,在街边挖了沟渠,设置了水道。甚至为了美观未设水道边的护栏。外地旅游者即使白天在此行走也要小心翼翼,晚间则更是尽量回避。
街上尽量不放车、物。一些旅游购物街经常出现的街边堆物,街边停汽车,街边放自行车、电动车的现象。对于本地居民可能已经习惯,而对于外地旅游者则是一种麻烦,一种不安全的因素。
干净整洁的街道,会让游客舒心并愿意在此长时间停留。因此旅游购物街区的清扫保洁工作必须做到洁、净。达到“六净”、“六无”保洁标准(即:无堆积物、积灰;无果皮、纸屑、烟头;无污泥、积水;无砖瓦土石、废弃杂物;垃圾桶位(边)无垃圾、果屑箱无垃圾;路面净;边角净;绿地(带)净;行道树穴净;雨水蓖净;果屑箱干净)。
外地旅游者逛完购物街后,如果临时居住的地方不在购物街附近,就需要搭乘交通工具。在提着大包小包商品的情况下,距离可乘交通工具,如地铁站、公交站、出租停靠点、停车场的位置与购物街越近,越可方便旅游者。
厕所是旅游购物街中不可或缺的设施。除了干净、无味、足够的厕位、洗手池,烘手机、卫生纸等一般厕所的条件,厕位隔间里用于挂购物袋的挂钩,厕位边用于放手机的托板也都是旅游者所需要的。
境外的很多旅游购物街的游客服务中心并不大,里面最醒目的是App二维码。在手机已经完全普及的情况下,不需要很大的游客服务中心,但外地旅游者有些问题还是需要咨询服务员的,尤其在有些店名和商品品牌名不一致的时候。
旅游购物街要选择合理的街区动线。据测试,正常人行走2600m到2700m时会感到腿酸,走到4000m会累,6000m时会筋疲力尽。而消费者在街区时走的路程一般是街区长度的四倍,所以合理的街区动线长度在600m左右。
合理的商业空间:购物街街面的宽度与沿街建筑的高度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游览心理。过于压抑或者过于开阔都不适合形成合理的商业空间。旅游商业街区的设计不仅是简单满足规模、流量、流程等技术指标,更要重视它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为达到一个舒适、活跃而有新意的视觉与空间效果,必须要重视人的体验,做到尺度适宜,
空间合理,
线型流畅,景观优美,业态丰富,特色鲜明。
唯有优质服务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形成一次愉快购物体验的基础。旅游购物街区的导览系统、标识系统、道路系统、交通系统要清晰明确,购物街道内外干净卫生环境整洁,商品价格清晰、售货人员热情周到,商品的品质、品种、价格等均属于软件范畴。一切的服务归根到底是为了让旅游者购买到喜爱的旅游商品。只有软硬件均具备,才能使旅游者产生旅游购物消费。
小结:
旅游购物需要重视旅游商品开发和重视购物环节,忽视旅游商品的开发,仅仅抓旅游购物环节,没有旅游商品,自然无法形成旅游购物消费;同样,仅仅关注旅游商品开发,忽视旅游购物环节,也同样不会有旅游购物发生。因此,发展旅游购物消费,不能片面重视旅游商品的开发或旅游购物店的经营,只有旅游购物场所和旅游商品都受到高度重视,形成完美的开发、生产、销售链条,才能够形成扩大旅游购物消费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