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蝉主向大家推荐过医疗题材纪录片
《人间世》、《生门》
,今天推荐同题材的《业内人士》。
作为医疗题材纪实剧,
《业内人士》同样凶猛,9.0的高分
证明了实力。
但《业内人士》又与其他医疗剧不同,“和《人间世》相比,本剧是从
医生专业的角度拍的纪录片。”
直接说,
《业内人士》是部保命片,
因为里面有太多专业医学常识值得学习。
国产剧能保命,闻所未闻。
在看片过程中蝉主
全程紧张,手心冒汗
,原来生活里有这么多保命细节。
比如
手术前该不该小便?
病人因憋尿憋到心率翻倍,解手后心率马上恢复正常。
万万没想到,这么不起眼的细节会影响手术成功率。
生命很脆弱,有时病人
一个喷嚏都会导致血压陡增。
一位
高龄孕妇术前便血把医生急坏了
,因为这很可能意味着手术的失败。
所以说,术前的任何作息都要小心对待。
其实,《业内人士》让观众明白不仅仅这些生活细节能保命,还有
医生对待病人的态度也能保命。
有些病人早已被判“死刑”,但为了给患者一个活下去的希望,医生背负着巨大压力,因为
当他开刀时,一切都不可逆转。
“保命”的《业内人士》,不煽情,不废话,
从实用性和现实性来看都非常值得推荐。
毕竟,谁家没个病人?抽空多看看《业内人士》比那些浮夸国产剧有价值多了。
保命知识点学习一下!
看病难是中国人面对的现实问题,从大病到疑难杂症都是棘手问题,在剧里好的医生是
先治病人,然后治病,讲人道主义。
在人道主义的基础上,《业内人士》讲专业性。
剧里涉及很多知识点,很多普通人不知晓的医疗知识都提到了,所以说是保命片。
前方高能预警:知识点啊,童鞋们小本本记一下!
这些知识点也比较日常,在急诊室遇到
心脏骤停的病人
,医生靠三项指标为患者保命。
一是看呼吸通不通畅,二是看呼吸的量够不够,最后再看血压是否正常。
复杂一点的疾病,也有特殊手法,就拿脑部疾病来说,医生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平日里用鸡蛋壳做实验。
因为
大脑是个敏感地带
,敏感到什么程度?哪怕是被最精密的仪器不小心碰到,都会对他造成永久性损伤,反映到身上后果都很严重。
肿瘤医生为了消除患者恐慌,
他如此形容癌症复发的过程——
农民将饱满的柿子摘下来,最后却把它做成了柿子饼。
医生之所以要做这种
幽默解读都是为了给患者保命
,因为很多癌症患者在没做手术之前就因心理负担挺不过去了。
在中国有至少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是因为心理障碍致使病情恶化,所以
缓解心情也能保命。
还有一部分人是被自己“吓坏的”,很多人口中的
“我的肿瘤既复发又转移了”其实是错误
的说法,因为这本身就是两回事。
还有人因为自己有家族病史而恐慌,对于这种恐慌肿瘤医生也在安抚人心:目前为止,
癌症跟基因遗传的相关性只占10%以下。
其实,
医生的一句安慰真的很重要。
手术前,医生一个细小的动作,
一句安抚的话甚至有可能影响手术成功率,
这点
尤其是在女性患者身上尤为有效。
剧里一位13岁的小姑娘每次来大姨妈都要疼上一周,后来被医生确诊为非常罕见的妇科疾病。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医生都会特别对待,最大限度保护生育率,保护她心里不要受伤。
另外,
不要盲目相信仪器检测。
有时仪器扫描都没有医生的手准确,要知道人体中最小肿瘤可以小到2毫米,比仪器扫描结果还要小1毫米。
揭秘医生不为人知的生活
大家只看到医生走进手术台,但他们如何做手术,术前术后要做什么,如何安慰患者,每天耗费多少体力,私下经历怎样的魔鬼训练,手术台上面临的风险,
背负多大压力却无人知晓。
病人家属和医生之间总有着隔阂,家属觉得技术提高了医生就该把病治好,但是医生觉得不是所有病都能治好的。
二者之间总少了一份理解。
事实上,医生都是针尖上的舞者。
因为
医生如果不较真后面一堆人命等着,
不能有一丝疏忽大意。
你不知道他们工作能
细致到何种程度?
好的妇产科医生都不会用听筒听胎心,是用耳朵直接贴在病人肚子上听,好贴心啊。
毕竟妇科是真的有很多疑难杂症,女病人的心伤最难医治,女人的子宫太脆弱,一旦无法怀孕会非常自卑。
很多妇科医生真的就像母亲照顾孩子一样,
事无巨细,
就算下班了也还是不放心跑回去查房。
外科医生拿鸡蛋壳模拟手术,平时写毛笔字锻炼手指灵活度,任何一个细节都是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
你不知道他们工作能
严苛到何种程度?
为了保住更多生命,他们在生活里也极其严苛。
哪怕是写个毛笔字,剥个鸡蛋,都讲究方法。
感受一下外科医生的生活style——
用长长手术刀修剪叶尖。
私下里各位医生也要进行魔鬼式训练,比如
3分钟内完成30针缝合。
所长手下的
医生都是博士第一水平,
平时这些医生吃了不少苦头,被骂习惯了。
用所长的话讲,病名写错了那能行么?别说对你们,我对我自己都很严厉。
光练手没用,还要有缜密分析,每次大型手术前都有术前讨论。
你不知道他们工作能
紧张到何种程度?
就算是抢救病人也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这背后都有血淋淋的挑战。
急诊室,
全年无休。
平均每3个小时,都会发生生死时速,生离死别的悲剧。
急诊医生每天行
走20000多步
,相当于绕着200米操场跑道走上将近80圈。
他们语速惊人,按照急诊室医生的语速计算,
一天能读完一本《红楼梦》。
外科医生手术前要检查上百种手术器具,2000毫升血液储备,每一个细节都在术前经过了严密准备。
一次手术
缝300多针,每一针都要保证万无一失。
其实,《业内人士》的价值不在于“保命”,也不在于对医生的歌颂。
关键是,蝉主希望,
看完本剧大家都能健康
,真的不希望再看到更多生离死别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