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荣说
说旅游,说品牌,说策划,说古论今。 谈读书,谈生活,谈工作,谈天说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大家谈  ·  视频号平台开放广告投放啦! ·  4 小时前  
英国那些事儿  ·  少女自称“世界头号失踪女童”,被拐18年想回 ... ·  2 天前  
最英国  ·  唐顿移民问答| ... ·  19 小时前  
英国报姐  ·  让我放弃lulu的瑜伽服,不止是便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荣说

山西文旅:如何拯救你无处安放的灵魂?(下)

小荣说  · 公众号  ·  · 2018-05-16 19:52

正文

下篇


三、山西旅游发展的诗与远方


4 8 日,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有利于统筹和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这对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山西来讲,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2017 年,四季风旅游集团旅途智库对朔州市大河堡进行了旅游项目规划,依托大河堡自然生态和地域文化,本着做活长城文章、做精农业生态、做深文化旅游、做大文创产业的规划原则,致力把大河堡村打造为汉蒙边界长城脚下休闲旅游地、宜养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我作为规划专家组成员参与了这一项目,提出了“古栈明城、大河牧歌”的形象定位。


古栈明城:大河堡,拥有明长城、古城堡、烽火台等历史遗迹,也是边塞军事要地、走西口要道、塞外汉蒙商栈、兵家议和之所,斑斑历史痕迹,处处塞外传奇,亲身体会明代战争的震撼和残酷,亲自感受动魄沙场的惊心和场景,亲耳聆听古代商栈的故事和真情,亲手触摸长城古堡的历史和温度。


大河牧歌:大河堡,这里有崇山峻岭、涓涓细流,自然风光优美,犹如世外桃源;这里有原始生态、洁净气息,畅享美妙心境,堪称天然氧吧;这里有马羊成群、汉蒙风情,放眼辽阔草原,处处如诗如画。一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豪迈,一种“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


旅游早已不是简单地卖景观和看建筑的时代,比这更厉害的是诉求梦想和畅享未来 。今天,即使上苍没有赋予自然山水、古人没有留下历史遗存,但我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大脑给消费者形成独特的记忆。这个时候,博物馆、展览馆、古遗迹等不过是旅游景区的一个噱头而已, 而创意和梦想就成为了旅游的主题。旅游的目的也已经不再只是曾经来过,而是畅快体验; 旅游的热点也已经不再只是名城古景,而是开心快乐。


没有震撼性的规划创意,没有震撼性的文化内涵,就很难有震撼性的市场效果。结合自己的优势,创意开发出意料之外的景观和产品来,就一定能达到甚至超越预期的市场效果。


在一切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文化内涵成为了旅游景区的“魂”。


旅游就是卖创意,旅游就是卖奇观,只要有创意和奇观,一片荒地也会踏上游客的脚印。不要再只是凭着青山绿水就开始搞旅游了,花几个亿建平庸景区的例子太多了,景区够不够气派、建筑够不够高大、道路够不够宽敞、灯光够不够明亮、餐厅够不够档次,而这恰恰不是对游客最具吸引力的。“游客为什么要来”、“如何让游客待更多时间”这些问题,极少被深度思考和关注,因而景区一建好就立即进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


山西有着全国知名的旅游资源,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关隘、革命史迹等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的人文景观,尧、舜、禹、重耳、介子推、猗顿、荀子、狄仁杰、武则天、柳宗元、白居易、杨业、罗贯中等历史人物谱写了山西叹为观止的不朽颂歌。


在未来发展中,如果能够真正的将文化渗透至旅游当中,借机国家将文化部与旅游局合并的大好时机,做好“旅游 + ”与“ + 旅游”两项工作,拓展产业链条,丰富旅游产品,对山西对全国都会形成极大的轰动效应。 将文化融入旅游,实际上是回归了旅游的本原,为旅游注入了原动力。


将山西的人文景观、著名人物进行全方位的梳理,以历史上的经典故事和神话传说为创意点,沿着历史线一路走来,融合博物馆、舞台剧、情景剧、皮影戏、木偶戏、影视剧、迪士尼乐园、探秘寻踪等表现形式于一体,具有文化性、历史性、故事性、神秘性、参与性、互动性、震撼性等个性特征,脱离纯粹博物馆的严肃与寂静,抛开舞台剧的热闹与喧杂,去掉情景剧的封闭与时限,借鉴迪士尼的游乐与惊奇,将影视、表演、探秘、游乐、惊奇等尽情显现,将各种表现形式的优势高度糅合,超越目前《又见平遥》的各种局限。

参照却又创新于目前美国纽约大红大紫的《 Sleep No More 》,以浸没式戏剧的模式,让游客与舞台、演出、道具、背景、演员等高度联动起来,甚至让游客自己做演员,以现代声光电技术手法营造氛围与效果,将山西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传说穿梭于各个情景故事当中,让山西文化更具内在渗透力,让山西形象更具市场传播力,让山西旅游更具文化表现力。


剧中的演员可以在不同的空间来回穿越,也可以在不同的房间里演绎不同的历史故事,或判案,或寻宝,或起兵,或治水,或探秘……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各自喜欢的表演,也可以置身其中跨越时空并感受历史经典,还可以根据剧情的线索找寻历史谜团,更可以直接与某历史人物对话曾经发生过的故事……让山西的历史和文化在游客的不知不觉参与和游乐当中,成为游客的深度记忆。


不同的剧情可以同时展开,甚至游客有时候不得不跟着演员一起跑。而跟随不同的演员角色,游客会在帝都古城、宝刹禅寺、险堡关隘、晋商大院等不同的场景中感受到山西文化的历史再现,或者游客亲自去体悟尧舜禹的历史辉煌、狄仁杰的神机妙算、武则天的治国大略、白居易的诗词意境……


有时候,游客可能会迷失在历史的犹如迷宫般幽深的空间,可能是一个人沉浸在某一个历史的情景中发呆,也或者是在与某一个历史人物进行对话,又或者在古墓中翻看那些泛黄的历史书信,还或者在感触那曾经留有记忆的历史瞬间……


有时候,观众没有固定的座位,可以在整个演出场所内任意走动,可以选择零距离接近表演的演员,甚至有时候你都不知道谁是演员,也可以选择开启未知的暗门,还可以在房间内寻找历史的踪迹和线索……


每一个区域、每一个房间、每一个角落都是舞台,都可能会发生故事,不再是被动的看和玩,还可以猜和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智慧力,打破舞台的约束,自由的在空间中探索与冒险。所有的场景和道具都可以随便摸、随便看,尽情研究,深度思考,搞不好还会发现意外的小秘密……


现在的旅游生活已经不缺乏活力, 旅游者需要的是一种感觉,一种触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心灵与肉体娱乐的精神感召与刺激。


目前在山西,甚至在全国都缺少能够将文化与旅游高度渗透并融合在一起的极好案例。以上创意如果得到实施,必将在国内引起轰动效应,对山西文化和旅游产业是一个极大市场机遇。 这一创意,传统的观演关系被彻底打破,观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从旁观到参与,从欣赏到感悟,从身游到心游,从被动到主动,从娱乐到兴奋…… 这种“浸没”感,和传统的剧场演出和旅游感觉已经完全不同。


诗和远方,通过这一“山西故事”的创意,已经很自然的融合到了一起。

四、山西旅游发展的破与立


2016 9 月,在厦门国际投资论坛上,王健林发表了题为“旅游是最好的投资”的演讲。他认为:旅游是最长寿的投资, 600 多年前明朝皇帝北修故宫,南修武当山,现在人气依然旺盛,而且时间越长,品牌越响,收益越高;旅游是最环保的投资,旅游虽然也占用资源,但只是一次性占用,而且使用频率高,是碳排放最少的行业之一;旅游是能发财的投资,澳大利亚黄金海岸,五十多年前有人开始投资,后来慢慢形成一个城市,现在稳居“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也带旺了一个州。


掌握旅游发展的特征和规律,抓住机遇,处理好山西旅游的“破”与“立”的辩证关系, 寻求旅游发展新动力,开拓旅游发展新空间,打造旅游发展新机制,对山西旅游的良性发展至为关键。


山西旅游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在促进全省转型发展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国内很多景区经营乏力的现状,山西很多景区缺少内涵的现实,在山西景区大干快上力争上游的大背景下,真切期待山西旅游发展能够破局战略短视,破局千篇一律,破局墨守成规,破局人才瓶颈,敲响旅游大跃进的警钟,避免大投资过后带来大风险,避免大繁荣过后带来大萧条,避免大发展过后带来大隐患。


首先,一定要破局战略短视。 政府须重新审视山西的旅游产业,企业须清晰明确景区的核心优势,注重顶层设计,做好战略规划,致力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从旅游文化向文化旅游转变,从门票经济向旅游经济转变,从粗放旅游向精细旅游转变,从旅游企业单打独斗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通过全面整合区域资源、深度融合产业资源,为游客提供全区域、全环节、全方位的旅游体验。


其次,一定要破局千篇一律。 只重形态、不重业态的传统旅游模式,形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相当严重,特色不鲜明,开发没深度,景点少内涵,致使景区旅游产品缺少对游客的直接拉引,游客看到的只是其他景区也随处可见的亭台楼阁和自然风光而已,感觉不到景点的内在文化魅力。唯有将文化无形并巧妙的渗透融合到景点的每一个细节当中,让游客能够时刻感受到景点背后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故事,山西旅游发展才能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第三,一定要破局墨守成规 。注重景区的创新,是景区永葆市场活力的关键内容,是消除游客消费疲劳的重要方面。迪士尼每两三年间就会更新项目,上海迪士尼更是在开幕后不到五个月便宣布扩建“玩具总动园”主题园区,成为迪士尼不断吸引老游客重游的重要推动因素。目前故宫文创产品已有 9100 多种,年销售额超过 10 亿元,山西的文创产品却几近空白。山西丰厚的文化历史优势非常适宜文创产品的创作,把文创产品与景区旅游相结合,既可丰富景区形态,又可增加景区收入。


第四,一定要破局人才瓶颈 。山西省政府对首批 149 家旅游景区实施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机制改革,必将极大激发景区发展的活力。但机制只是解决了一个想不想干、好不好干的问题,但却难以保证景区可以干得很好。因为景区成功的关键在于人的素质,景区主要管理者的职业素养是决定景区旅游成功的第一要素。一个企业家成就一个景区、成就一个品牌的现实告诉我们,没有一个企业家脱颖而出的机制是制约山西旅游企业做强做大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山西旅游发展的关键。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在全社会公开招聘企业家队伍,若再不能走出去、引进来的话,山西就很难有真正的知名旅游品牌涌现。


破而后立,晓喻新生。 怎样才能让山西的景区更具市场吸引力,怎样才能把全球更多的游客吸引过来,怎样才能通过旅游发展带动山西经济的综合提升,这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虽然目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但我们必须看到一个现实,竞争的层次并不高,这通过一个简单的事实就可以看得出来。我们经常想要出去旅游,却常常为要到哪里去而犯愁。原因非常简单,目前很少有景区能让我们产生一种神往的地步。说到底,正是因为一些景区的战略短视、千篇一律、墨守成规和人才瓶颈,才导致了目前这些景区核心竞争力的严重缺乏。从这个角度讲,目前山西旅游产业虽然在高速发展,但文化旅游几乎在所有景区都属于刚刚起步,山西文化旅游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


2017 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显示,综合旅游环境、政策条件、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四个领域的表现,中国旅游业在全球排名列第 15 位,比 2015 年提升 2 位。中国民众在旅游上的消费已经占到全部收入的 16% 左右, 2017 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超过 1.3 亿人次,花费 1152.9 亿美元,国人的旅游意识迅速增强。同期到访中国的入境过夜游客也已超过 6000 万人次。


将迅速唤醒旅游意识的国人更多吸引到山西,将国外来中国的游客更多为山西的自然风光和三晋文明所倾倒,理应成为山西旅游营销的重点。“一带一路”的推进、雄安新区的建设、北京冬奥会的召开,也必将为山西旅游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


“一带一路”已进入全面推动阶段,山西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完全可以打造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载体,将“晋商纵横千万里,驰骋商海五百年”的历史辉煌再度呈现,结合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决策部署,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为山西旅游发展赢得更多的市场空间和国际认同。


雄安新区到山西不过 300 公里左右的距离,对山西旅游发展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聚焦雄安新区,精心打造世界遗产游、古建宗教游、晋商民俗游、寻根觅祖游等精品旅游线路,针对性地布局一些集休闲、度假、会议、培训、酒店于一体的山西特色旅游文化小镇,发挥生态人文优势,做实山西旅游产业。


北京冬奥会将在 2022 年召开,可伺机大力传播山西旅游优势,提升市场影响力,并借势建设高标准、国际化的冰雪运动场地,推动山西冰雪运动软硬件建设,积极响应“让 3 亿中国人爱上冰雪”的号召,举办一系列冰雪赛事活动,拉动山西旅游景区的冬季客流,让山西的冬季旅游也成为一个亮点。


《山西之痛》与《中国,你欠山西一声 对不起 》等文章在山西名噪一时,曾引起了很多山西人的共鸣。 勤劳善良的山西人民不断地付出、付出、再付出,全力无私的支持了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却把贫困、污染、落后留给了自己, 畸重的经济结构、傻大的黑粗形象、倒数的经济排名等成为了山西人心中深深的痛。 2018 5 1 日起,国家在海南省实施 59 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政策,海南旅游喜迎历史性机遇。作为曾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山西,为什么不可以在将旅游确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时候,向国家申请一些特殊的支持政策呢?

为推动旅游产业早日破局,山西已经全面行动起来:


建设全长 5537 公里的主体区旅游专用公路,全长 7669 公里的关联区旅游专用公路,形成“城景通、景景通”的旅游路网格局。


实施引进战略性投资行动,围绕重点景区建设、公共服务保障、新兴业态培育,推动更多优质战略资本落户山西。


通过大规模开工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省旅游景区提质升级,打造精品景区,力争多创 5A 级景区。


实施重大活动促进行动,举办大河文明国际旅游论坛、红色旅游大会、全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进会等。


实施旅游品质提升行动,开展景区及周边环境整治,强化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加快旅游诚信体系建设,打造优质旅游服务环境。


多年以后,除了现有景区会更具魅力外,也许我们身边非常熟悉的乡村、田野、工厂、商铺、营地等已成为提供旅游体验的载体,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文旅小镇也成为我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