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这个欢庆的日子里,当人们走亲戚、访好友,觥筹交错间,茶余饭后时,都会进行一项有益身心健康(蛤?),促进家庭和谐(误!)的娱乐活动:比孩子。
有人说春节就是各位家长把自己养了这么多年的宠物小精灵拿出来battle一下的时候,比考试成绩,比大学,比工作,比谁挣得多,比谁对象优秀,比房子比车……比完了孩子比孙子,无穷无尽。
我们总感叹:每年都这样比来比去的,有意思吗?
其实还挺有意思的啊。可能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时刻,在感到沮丧、挫败时,会想想那些比自己更差、更惨、更失败的人吗,想到“还有人不如我呢,至少我不是最差的那个啊。”就会多少感到些安慰。
我们通过社会比较,来获得自己想要的自我评价。换句话说,你可以控制对于自己的感觉。以下,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是社会比较,以及为什么人们一定要比来比去的?
什么是社会比较?
只要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就一定会进行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在缺乏客观尺度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信念、态度、能力与其他人作比较,来进行自我评价。
Festinger作为社会比较理论的创始人,提出了「相似性假说」:人们倾向于与那些和自己能力、信念相似的人进行比较,因为这种「相似度」可以为个体提供更真实、有效的信息。
这也是我们常常被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的原因。
向上比,还是向下比?
社会比较是具有方向性的,我们可以向上和比自己牛的人比,也可以向下和比自己差的人比。问题是:向上比好,还是向下比好?
还是先向下比吧。
之前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向下社会比较被认为是一种保护自尊心的防御手段。所谓「知足常乐」,我们通过和比自己差的人去比较,来获得主观幸福感,让自己「感觉好点」。
但也有研究证明,总是和比自己差的人比较,会使我们失去奋斗的动力,沉迷于优秀的假象和自满中。
那么向上比怎么样呢?
向上社会比较可以增强自我概念(self-enhancing)。当我们把优秀的人当做目标时,就好像能够看到未来的自己,由此坚定了“如果我努力,就能够像Ta一样”的信念。
然而研究者们最喜欢自相矛盾,接着提出:向上社会比较会降低人们的自尊水平和自我效能感。原因显而易见,当你取得好成绩时,一句“我这算什么啊,还有比我更牛的人呢”就能够把我们刚刚升起来的一点自信打回原形。
总的来说,怎么比都有好有坏。这岂不是等于什么都没说。但幸好我们的大脑是机智的,大多数时候,每个人都会依据具体情况,遵循「自利原则」,选择最恰当的社会比较方式。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比?
我们用尺子衡量长度,用称衡量重量,那用什么衡量人?
每个人都一直被两个哲学问题困扰着:“我是谁?我在哪?”我们想在世间找到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不断精确自己的身份和评价,这可以说是一种刚需。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比较。学生时有班级排名、工作后有销售排名,之所以创造出名次、奖项,就是因为人们太需要一种普适的、客观的尺度来衡量每一个人。
人们有一种寻求尺度的本能。一个心理学研究者曾经说过:
“如果一个东西(概念)无法测量,它就不存在。”
这只是一句安慰小孩子的话,美无法衡量,但体重可以衡量,所以我们疯狂减肥;知识无法衡量,但书本可以计算,所以我们需要「人生必看的500本书清单」。如果一个事物无法被衡量,我们就想尽办法去把它转化为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然后去比较。
比较的背后,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和人家比多了,就越来越看不清自己。所以现在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话:“你别跟人家比,你就跟自己比就好了。”于是我们开始强迫自己不看别人,只跟自己比。
但又有大量的鸡汤被熬制出来:「每天进步一点点」、「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质其实是一样的,我们还是想要变得更好,只不过这个“更好的形象”从别人换成了自己。
而且问题在于,当我们进行社会比较时,这个行为本身不会让我们变得更好,只是一种大脑诚实地“欺骗”自己的手段。
卡伦·霍妮认为:
“人生而就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如果移除了成长中的障碍,人自然地会发展为成熟的、充分实现自我的个体,就像一棵橡树籽成长为一棵橡树。”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就如橡树籽成长为橡树,这是多么简单自然的过程,简单得甚至让我们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我们觉得成长艰难的原因往往是:自己是一颗橡树籽,但却总想长成一只鸡。
新的一年,成为你自己。
这碗鸡汤,一起干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