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新mini
财新文化隶属财新传媒,是获得“双认证”(媒体认证及原创认证)的公号,承载了财新周刊副刊及财新网文化频道最优质的内容,将带给您优秀的评论、深邃的思想以及隽永的文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闹闹每日星运  ·  欠下最多风流债的星座 ·  5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星历0116:双子注意消化系统 摩羯做事很有分寸 ·  6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星历0117:仙女懂得量力而行 双鱼关注物质力量 ·  5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2025年1月有钱有闲的星座 ·  6 天前  
塔罗牌解忧馆  ·  解忧:过年前,我能遇到真爱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新mini

大萧条,谁的艰难时代

财新mini  · 公众号  ·  · 2017-07-20 17:27

正文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国华尔街股市的突然暴跌,经济危机由此开始,持续数年。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Black Thursday)。

图为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大萧条,谁的艰难时代

文 | 徐瑾

(青年学者


1932年,欧美经济一片哀鸿。据说有人写信给经济学大师凯恩斯,询问历史上有过类似大萧条这样的事情没?凯恩斯勋爵用一贯的俏皮方式回复,“有的,那叫黑暗时代,前后一共400年。”


关于大萧条如何改变欧美历史甚至“二战”等大事件走向,我们已经听说太多,经济学家也为大萧条列举了能够想到的无数种原因——虽然迄今仍没有完整共识,但这并不妨碍精英们认为大萧条已成过去时。且慢,我们是否遗漏了什么?经济、政治、政府以及英雄之外,我们是否遗忘了大萧条中的普通人?


大萧条这一黑暗时代,较中世纪的数百年而言短暂,似乎不过是历史中的短短几页,却是无数人一天天咬牙熬下来的苦日子。美国作家及广播主持斯特兹·特克尔(Studs Terkel)的《艰难时代》(Hard Times:An Oral History of the Great Depression)因此值得一读,此书以数百位人物的口述史为本,从个体观察以及生命体验出发,记录了美国大萧条不同横截面。


失业的人们


阅读这些记录很容易发现,大萧条往事并不过时,当失业、倒闭、财富蒸发等发生时,并不因文化与时代有太大差异。一方面,整个社会充满耻感又毫无头绪,“大萧条让人觉得尴尬。那是对国家体系的羞辱:美国模式看起来是那么成功。突然之间,问题出现,一切都不灵了。”另一方面,冲击带来的后遗症是大家羞于谈钱又分外重视金钱,“从三十年代开始,大萧条就决定着我们的生活质量、习惯和氛围:金钱万能。你的立场是什么?大部分人——包括年轻人在内——都会选择美元”。


作者特克尔,也是大萧条的经历者。泰坦尼克出事那一年,1912年,他出生于纽约,后来随家庭搬到芝加哥,读了久负盛名的芝大法学院。如果不是大萧条,特克尔的人生大概会有所不同,但大萧条的到来,使他几乎没做过一天律师。从各种兼职开始起步,阴差阳错进入广播业,他以自身的特有风格,成为芝加哥媒体圈一代名人。


特克尔工作到90多岁才退休,一生出版了18本著作,以口述史形式展示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他的工作方式比较传统,依赖磁带录音,毕生都没学会开车。他逝世于2008年,生前得过普利策奖、国家人文科学奖章,加入了美国艺术文学院。他的著作,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重要记录。


《艰难时代》

斯特兹·特克尔 著 王小娥 译

中信出版社

2016年12月


他采访过不少名流,从音乐明星到民权人士,但他最为人记住的一点,是他自下而上的平民主义色彩。在他的节目及书中,普通人尤其是中下层人群的观点永远占据重要位置,无论其收入、肤色、阶层与性别如何。因此,他被认为以一己之力构建了美国平民史。


与《光荣与梦想》等经典相比,《艰难时代》叙事风格不同。二者都谈到大萧条,但前者以时代为主角,小人物即使出现,也不过是大人物不起眼的铺垫,读后也许大家只记住罗斯福如何英明神武地拯救了美国人民;《艰难时代》则以平民为主角,更关注普通人的磨难,或许称之为“耻辱与失落”也不为过。


例如,可以对比看看二者对于退伍老兵的记录。1932年夏天,两万多名绝望的“一战”退伍军人自称“补偿金远征军”,在华盛顿特区聚集。因普遍的生计困难,他们期待能够提前领取原定1945年下发的补偿金,折算下来大概每人500美元。不过国会不受理他们的请愿,总统胡佛也没空见他们,最终“补偿金远征军”和陆军发生了冲突,爆发了著名的“华盛顿惨案”。


这一记录在《光荣与梦想》中作为序曲展开,立场中立,叙述平和,具体结果如何却语焉不详。而在《艰难时代》中,一位“补偿金远征军”参与者吉姆·谢里登(Jim Sheridan)从他的视角回忆了发生的一切,“我永远忘不了那幅画面⋯⋯麦克阿瑟沿着宾夕法尼亚大道过来了。女士们,先生们,我绝对没有瞎说,他骑在一匹白马上。他后面跟着坦克,正规军的部队。”


政府将老兵行为被视为暴动,年轻的正规军用刺刀、步枪枪托和催泪瓦斯来对付他们。“他们比征讨大军年轻,这就像是儿子在攻击爸爸。”胡佛总统对此反应是,“谢天谢地,我们的政府还知道如何对付暴民。


征讨大军最终并没有拿到补偿金,至于吉姆·谢里登本人,在参加完在补偿金征讨事件之后,一路流浪到纽约,因为不是常住居民而没法得到救济,沦为职业乞丐。他打趣自己有好几个稳定的主顾,其中一个经常无奈感叹,“老天,难道在这个城市里除了我你就不认识别人了吗?”这种含着心酸的幽默,恰恰是普通美国人心灵的最宝贵闪光点,也是正规历史书上难以读到的一页。


《光荣与梦想》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之后,其写作模式及文字风格甚为契合当时偏好宏大叙事的趣味,影响了几代新闻业从业者。但是回头来看,关于中国故事的讲述,也许“光荣与梦想”式的华丽篇章已经太多了,而“艰难时代”这一路关注普通人的作品,则显得太少。如果有心人愿意去尝试,当下变化不居的时代中,应该不缺乏有价值的中国故事。


《光荣与梦想》

威廉·曼彻斯特 (William Manchester) 著

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翻译组 译

中信出版社

2015年3月


《艰难时代》由不同立场的叙述者讲述,难免有集腋成裘之感,这是其特点,也可能是被人诟病的缺点。譬如不少读者批评《艰难时代》信息太琐碎,都是零章断片,五六百页的全书缺乏主线。这也难怪,人们阅读书籍或阅读历史之际,往往带着“获得”的想法去读,因此每每也需要一个结论,否则难免有茫然甚至宝山空回的惆怅——这在知识贩卖时代尤其需要,潮流弄潮儿往往会悉心抚慰这种集体焦虑,毕竟不少知识经济产品已经细化到“此处可作ppt”“此处可作为谈资”之类的指导。


退一步审视,历史或者记忆,其意义何在呢?恐怕不是一句美丽的口号可以简单代替的。真相往往复杂而模糊,背后是由几代人生命的努力、探索、失败与成功的无序碰撞而成。大萧条这样戏剧化的历史场景,更是如此。也正因此,这本书不是一本大萧条的简明须知手册,没有明确地告诉大家谁于此受损,谁于此得益,罗斯福新政有没有用之类的大结论,而是通过独立的人生故事,展示当时社会的诸多侧面。


历史之中的宏大叙事,往往会随着时间变成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成为结论鲜明的逻辑主线。这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人造的,其主体无关升斗小民。对比之下,个体记忆更凌乱、更细微、更琐碎,因此也更具有差异性,更具有真实的生命力,犹如时代的多重变奏。这是大历史中最为宝贵但也最容易被遗忘的一部分。


现时代中,人们习惯于追逐观点,但是惟有有穿透力的观点才能形成观念,流传后世。一般而言,简单直白的事实或者不加评价的记录,在多数情况下对后代更具价值——这也是《艰难时代》价值所在。全书有着典型的特克尔风格,问题不带评判,倾听充满同情,多数是原汁原味的采访记录,甚至可以说非常原始,也没有明确的统一体系和最终结论,但却可以由此衍生出不同结论。


在美国,有一句俗话打趣,“大萧条还不坏,如果你有工作的话”。反过来说,大萧条带来什么感觉,其答案更多不取决于谁在回答。幸好,特克尔拒绝简单,给了我们足够丰富也足够复杂的答案。


一个曾经历过镀金时代与爵士时代的纸醉金迷的国家,可以沦落到什么程度?有人感叹,“在三十年代,每个人都是罪犯,真是该死!你总得活下去。从晾衣绳上偷衣服,从后门廊偷牛奶,偷面包⋯⋯你从别人那里抢东西,你不得不这么干。”


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有人大胆投机,甚至依赖内幕消息成为赢家。比如前记者阿瑟·罗伯逊(Arthur A Robertson)就专门买下那些因破产而被银行接手的企业,24岁就成了百万富翁;也有人看到股市下挫开始做空,“狠狠推它一把”,就此赚了很多钱,不得不向心理医生倾诉负疚感,“我一直觉得自己好像在从那些孤儿寡母的手里抢钱。”


大萧条对于有形世界的塑造,大家已经讨论了很多,但是大萧条如何塑造人们的心灵,这一话题始终未引起同等重视。《艰难时代》指出,大萧条使得人们拥抱金钱、害怕贫穷。比如有个公务员,只要手头存够了钱,就会去买一块土地,理由是,“如果再来一次大萧条,我还可以靠它们过活。”她始终忘记不了自己以香蕉充饥的味道。为此,有人感叹大萧条就是病,一种心理疾病。


问题在于,大萧条真的结束了吗?欧美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虽然避免了大萧条式经济崩溃,但普通民众尤其中产阶级收入增长面临停滞甚至缩水,这是一种更为缓慢更为温柔的大萧条。其影响我们已经看到,例如特朗普式民粹主义的兴起,也是一种新革命。


时代变迁,无论大萧条还是革命,其形貌都有所转变,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美国,到泡沫经济破碎之后的日本,都没有简单重复大萧条形态,但其实质或许没有真正的不同。


刊于《财新周刊》2017年第27期。


特别声明 财新文化由财新传媒出品。财新文化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欢迎在朋友圈分享,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