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据资产最前线
聚焦数据治理、数据资产化、数字化转型等领域专业知识总结和干货分享,做您身边有价值的数据专家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数据资产最前线

【一文读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三大模式全解析

数据资产最前线  · 公众号  ·  · 2024-09-09 12:48

正文

公共数据资产化-授权运营的常见模式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是目前推动公共数据变现,实现数据红利全民共享的有效手段,比较常见的 三种模式:“统一授权集中经营 模式” 、“一场景一授权”、“分领域专区授权运营”。

一、统一授权集中经营模式

模式概述:

统一授权集中经营模式是指将一定区域内的公共数据运营权 集中打包 给一家平台公司,由该平台公司负责公共数据的统一管理和运营。这种模式的代表城市包括上海、青岛、张家口等。

优势:

实体化与专业化运营: 集中运营可以减少政府在数据管理、运营方面的成本,同时平台公司能够专注于数据运营,提高运营效率。

便于政府监管: 平台公司的统一运营有利于政府进行集中监管,确保数据使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增加财政收入: 通过有偿授予数据运营权,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或者平台公司通过数据运营获得收益。

弊端:

高运营能力要求: 该模式对运营主体的运营能力要求极高,一旦运营不善,可能导致数据资源浪费。

数据垄断风险: 集中运营容易导致数据资源垄断,不利于市场竞争和数据流通。

二、一场景一授权模式

模式概述:

一场景一授权模式是根据 最小化必要性 原则进行多主体数据授权。这种模式的代表城市包括浙江、天津、长沙等。

优势:

高效开发: 从场景需求出发, 有利于高效开发出高价值的公共数据产品/服务。

避免数据垄断: 多主体参与运营,可以有效避免数据垄断,促进数据流通和应用创新。

针对性强: 每个场景的数据运营主体更了解该场景的需求,能够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服务。

弊端:

管理成本增加: 多主体运营增加了政府在数据管理和协调方面的成本。

数据协同问题: 不同主体间的数据协同难度大,可能影响数据的有效利用。

价值衰减: 场景过于细分可能导致数据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从而降低数据价值。

三、分领域专区授权运营模式

模式概述:

分领域专区授权运营模式是指将公共数据 分成多个专区,分别授权给不同的运营主体进行运营 。这种模式的代表城市包括北京、南京等。

优势:

垂直领域专业运营: 运营主体在各自垂直领域有丰富的业务运营经验,能够充分发挥数据价值。

繁荣本地数据生态: 多主体运营可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本地数据生态的繁荣发展。

弊端:

技术与管理要求高: 专区监管部门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合规使用。

数据全域碰撞受限: 专区划分可能导致数据无法在全域范围内有效碰撞,影响数据的综合应用价值。

四、各省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探索

各省市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探索上呈现出地域特色。北方地区,如北京、河北等地,由于公共数据资源丰富且集中,普遍倾向于采用 统一授权集中经营模式 ,强调一揽子授权和数据的有偿转让,旨在通过集中管理和运营提升效率并增加财政收入。而江浙地区,依托其活跃的数字经济和创新氛围,更倾向于 收益分成和场景授权模式 ,通过细分场景、多主体参与,确保数据的有效流通和创新应用,以最大化数据价值并促进本地数据生态的繁荣发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