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震东 杨志 笔者从对20世纪设计师作品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的考察来看,可以大致归纳现代主义的具象造型元素与表现有:
(1900-1909):有意味的字迹、儿童故事、人格化的图案、政治的辩论、面部对称、划分方格、客观的简约、扁平的人、玩具书籍、长腿的幻想。
(1910—1919):网格、古典的男人体、表现主义的真实、催眠的迷宫、我责问、混乱的原则、隐喻的铅字、欢呼方形(用格子坐标纸写字母)、你是野兽(非人化的反面宣传画)、几何原则、条纹和角。
(1920—1929):圆形和三角形、铅字字母(字母按图画构图,逻辑的安排在一起)、红色叠印、应用圣象的概念、系统的排列(将各种差异很大的字体进行杂乱的排版,成为新的系统等级)。封面女郎和男子(沿袭海报风格,通过形象激发一个主题,或对杂志、艺术家的风格进行区别)、未来主义的幻想(通常借用机器人的形象,设置在摩天大楼的背景上)、手的表现(拳头、敬礼、抓取表现性动作激起人们愤怒、强权、渴望、绝望、效忠、抵制等情感)、封面艺术。
(1930—1939):扭曲夸张的肖像、邮票设计、对角线的应用、报纸上叠印大字标、日历设计英雄概念的头、新闻摄影、平涂色彩的海报。
(1940—1949):三维字母图案、唱片包装设计、带手套的手、拳头、现代的书籍设计、正负人形、象征化、文字编排中白色的妙用、扉页。推荐阅读:
商业海报设计的表现形式!
(1950—1959):螺帽与螺钉、杂志(扎切、外折页、插页、线装)、字体图画的视觉妙语和讽刺、字母O的变形、阐释性的绘图文字,抽象形状的视觉辨认、圆中圆、象征符号、制版时飞舞的文字、棱镜的色彩、情绪化的动作(赋予静止的物象以生命,产生明显的张力)。
(1960—1969):原始的尖叫、风格各异的字体、排列有内部障碍的字母形式,刺激视觉神经、标语、图画性的叙述、放射性的微粒、流动的图案、脸部、漫画板、超现实的摄影。
事实上,从以上70年的设计思潮中可以看出现代主义的特征主要表现是以绝对的次序组织造型元素来创作,其元素表现呈现以下特征:
1.形式是联合的、封闭的
2.是带有目的的。
3.是有意识的。
4.是有秩序的。
5.是对具体的艺术对象来完成作品
6.是有距离感。
7.是有选择的。
8.是形而上学的。
9.具有确定性。
10.整齐、统一,纯粹的。
(1971—1979):导航图的简化、书籍设计、图形评注、选择封面专题来表现自身的特色,直接说明个性设计是怎样成为可能的;将物体变形为字母,或将字母转化为物体,以及创造隐喻的字母。象原始的尖叫一样喊叫或低语。书籍变成其他物体的容器或隐喻—其中包括人体后背,雪茄烟盒,门或窗。切分字母,然后重组他们,使其在交流中具有几分无个性特征、不正规的外形。拼贴和蒙太奇使设计师和艺术家可以创造出非真实的可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