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品叔看到一个新闻,2017年北美职业冰球联赛在北京凯迪拉克中心上演。作为冰球爱好者,品叔先是一愣——凯迪拉克中心在哪里?
后来百度一搜才发现,凯迪拉克中心就在五棵松体育馆,而五棵松体育馆已在9月21日被凯迪拉克冠名为“凯迪拉克中心CADILLAC ARENA”,“五棵松体育馆”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也正式向大家“告别”。
品牌冠名还能这样做?
查阅了相关资料,品叔发现其实如此“豪”气的冠名在前端时间也同样上演——今年8月,凯迪拉克冠名上海音乐厅。
当然,百年车企冠名知名场馆可不仅此一例,这样的套路在以往似乎也有迹可循。2010年,梅赛德斯奔驰买下了中国上海世博中心的冠名权,坐落于上海世博园区的世博中心正式更名为“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
虽然都是冠名,但品叔还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差异,无论是北京五棵松体育馆这个体育领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建筑,还是上海音乐厅这个文化艺术领域非常著名的建筑。在人文品质感上相对于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这个以音乐俱乐部、电影院、餐厅、零售等大众化消费为主的场馆,凯迪拉克相对来说还是略胜一筹的。
基于此,品叔发现,近年来,车企对于大营销体系的布局越来越重视,当然也越来越成熟。此次凯迪拉克从冠名上海音乐厅,再到冠名五棵松体育馆,应该也是凯迪拉克在大营销战略下布局文体领域营销的重要一环。
那么,复盘整个案子,凯迪拉克先后搞事,冠名城市地标性场馆,背后有什么营销逻辑值得学习呢?
营销快准狠,广告与“品牌精神”两全
众所周知,凯迪拉克是一个诞生在美国汽车之城底特律的豪华汽车品牌,曾一度被以追求极致尊贵著称的伦敦皇家汽车俱乐部冠以“世界标准”的美誉,百年来,凯迪拉克已经是声望、尊贵与豪华的代名词。
正因为如此深厚的沉淀和严格的自我标准,淬炼了凯迪拉克追求不凡、勇于探索,突破陈规的品牌精神,在这次冠名上,我们可以发现,在其他车企还在拼展会曝光次数、影剧的品牌logo露出时,凯迪拉克已经走出了一条专属于自己的营销之路。
当凯迪拉克在这条营销之路越走越好时,也许会有人疑问,为什么凯迪拉克偏偏选择冠名五棵松体育馆呢?其实,五棵松体育馆代表不断挑战的体育精神,而这恰好与凯迪拉克的品牌精神不谋而合。
我们可以看到,从音乐到体育,凯迪拉克在营销上都有了布局和涉猎,相对于其他传统车企广告为了博取眼球,将广告与品牌精神相背离,凯迪拉克在这点上,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营销范本了。
小试牛刀,品牌在圈子文化的培养
凯迪拉克在以往的市场传播中,一直案例不断,为什么这次要再度高调吸晴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则数据。在易车与腾讯的《中国汽车市场消费结构和人群大数据分析》报告中显示,2016年后,高端人群存量释放。品叔认为,凯迪拉克也洞察到了这一点,且将凯迪拉克的目标消费群体上已逐渐摸索透彻。
正因为凯迪拉克作为高端汽车的标杆之一,购车用户一般为社会精英人士,那么,这类成功人士和社会精英,他们的日常活动场所和感兴趣的事物自然和普罗大众有所区别。体育、文艺场所无疑是他们的最爱之一。
因此我们不难推导出,凯迪拉克冠名五棵松体育馆和上海音乐厅,是想在目标精准用户最集中的场所崭露头角,将品牌调性和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融为一体,在精英的圈子中加深对凯迪拉克的品牌认知,博得关注。
当然,通过这样的广告呈现方式,自然而然的吸晴目标用户,不失为品牌传播性价比较高的一种推广方式。
IP借势,背后是自传播
上海音乐厅和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分别地处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它们不仅拥有巨大流量和影响力外,还自带文化与光环,在某种程度上,它们等同于IP。
为流量如此巨大的IP冠名,影响力不容小觑,可不仅仅是一个综艺节目的冠名就可以匹敌的。
试想一下,在人流车流的聚集地,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从场馆面前经过,他们不经意的抬头就可以看到熟悉的名字发生了变化,接下来的动作可想而知——拍照发朋友圈,和身边的人讨论,在微信奔走相告……
每个人都似乎在口口相传这一“新闻”,大家都成为了凯迪拉克冠名的自来水。每个人也因此变成一个传播因子。这样来看,凯迪拉克的传播效果似乎也不亚于在央视的黄金时段播放广告。
最好的传播就是用户自己传播,选择和自己品牌目标用户一致的IP,将为品牌带来可观有价值的流量,释放1+1远远大于1的品牌传播效果。
在互联网大营销时代,当品牌都在拼综艺节目口播、 logo露出次数时,凯迪拉克却另辟蹊径的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营销之路。并利用这次冠名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将冠名玩出了一个新的高度。
首席品牌官已同步入驻:百度百家、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新浪财经头条、UC头条、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界面等自媒体平台。
互联网+品牌营销互动交流平台。
提供营销方法论、品牌案例、专业课程和服务。
寻求报道、内容合作,请联系QQ:45973714
▼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