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像雕塑这个领域,最重要的不外乎头面部雕塑的部分了。陆增康说,学院派的做法是“先形后神”,这也没错,既然是人物雕塑就得看起来像那个人物,但往往也会因为过于重视形似从而忽略了人物的神态,使得最后呈现的作品只是长得像,表情木然,失去了人物的精气神。
陆增康看来,雕塑不是3D打印,不能只是死板地再现那个人物的样子,而应该赋予作品生动的灵气,否则就不需要雕塑艺术家的存在了。在多年的人物雕塑过程中他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他惯于从神态入手,先把神态抓住了,再一步步往形似上面靠,让作品更接近人物本身。也就是说,他雕塑头面部时并不是以某一张照片作为样本临摹再现,而是在阅览了无数照片影像后,艺术地提取某个照片的某个部位,再经过艺术化的组合加工,从而再现人物生前的眼神、表情、神态。
陆增康说人物神态是个很微妙的东西,关乎五官的每一个细节,可能是笑肌,也可能是鼻翼,也可能是额头的皱纹,从神似到形似,这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微调的过程。他还跟记者透露了个小秘密,许多雕塑家在雕塑人物面部时,只做微笑的神情,如果要做出咧开嘴笑的样子必须得做出牙齿来,这样就很容易做出“青面獠牙”的狰狞感来。而他却没有这个顾虑,因为他在雕塑时先考虑的是神态,做出来的笑容即便是咧开嘴笑的样子也是与人物神态更相近的自然状态。
不信的话,您仔细看看袁老的塑像,他可是标准的露齿笑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