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澎湃新闻
有内涵的时政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扬子晚报  ·  8人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职务 ·  4 天前  
新华社  ·  十年,太多经典!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澎湃新闻

网络表情包缘何那么火

澎湃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21 18:28

正文

本文来源:黄河/光明日报


随着网络社交的普及,制作使用表情包开始成为流行的网络文化,比如近期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网友就把剧中不少角色的头像制作成了各式各样的表情包。尽管大家对表情包的定义尚有争论,但都普遍承认其网络传播符号的属性,并将其视作融合了文字、图像等多种元素以进行话语表达的“网络方言”。


网友制作的达康书记表情包火爆网络。


近年来,随着表情包被广泛使用,不仅出现了“斗图”这类新型的网络行为,还形成了“表情党”这样的新兴群体,表情包逐渐成为不少网民对社会热点话题发表意见的手段与工具。


有研究者认为表情包的流行是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也有研究者把表情包与网络流行语、网络段子等归为一类,认为是网络狂欢的表现。无论对其作出何种判断,我们都应看到表情包的流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并不是偶发的,其背后是技术发展、媒介环境嬗变以及社会心理流转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表情包的自身演变来看,叙事功能的拓展是其得以流行的关键因素,而这又主要得益于移动终端的普及和技术门槛的降低——表情包的开发者逐步从移动设备制造商与网络服务提供商扩展至第三方主体和普通网民,直接推动了表情包在形象与形式方面的极大丰富。


不少明星也成为网友制作表情包的素材。


日渐增多的图文结合式表情与动态表情在叙事功能上超越了传统的模拟表情和静态的展示式表情,前者可通过直观的图像建构营造更具现场感与代入感的对话场景,因而也就具备了独立进行一场完整叙事的功能。在信息量巨大、人们的注意力分散且难以形成共鸣的情形下,“一图抵千言”的表情包却往往能使人一目了然、一见倾心。


表情包的流行也是读图时代社交媒体“视觉化”发展的一种产物。相较于文字,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消费者,特别是社交媒体用户愈发青睐生产、分享与阅读省时省力、生动直观的图片内容。Computer World专栏作家麦克·艾尔甘在2012年曾表示:“社交媒体中的新语言不再是文字,而是图片。”基于这一视角,表情包本身即可被视为“图片语言”或“图像句子”。


与文字语言不同,表情包这类“图片语言”通过视觉上具体的表情模仿和直观的动作模拟,压缩了表述同一意象所需的信息内容,也减少了受众接收文字信息后进行解码和想象的时间,这不仅符合新媒体环境下用户“视觉化”“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也是表情包之所以传播效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除了上述叙事特征与传播环境两个方面,社会心理因素在表情包的流行中也不可忽视。当然,将表情包的流行完全归结为某种社会心理因素的驱动是片面的,因为表情包的使用者是规模化的多元群体,这些群体在年龄、地域、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行为方式、心理特征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也必然存在多元的使用动机与诉求。


但以下三种社会心理机制在表情包的流行中的确作用明显:一是在网络互动中寻求新的身份认同,即表情包的生产与消费可以让使用者组成一种“图像狂欢共同体”,从而缓解其在社会中的身份焦虑;二是对传统媒体话语的“消解”与“对抗”;三是用戏谑、荒诞的话语方式疏解在工作生活中的压抑,通过“集体无意识”的斗图狂欢宣泄积郁的不满情绪。



在当下,表情包已经成为我国网络文化的一个缩影。对管理部门而言,需要客观评判表情包文化:一方面,表情包文化在折射社会心态及其价值取向、疏解社会情绪、释放社会压力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尽管表情包传播中存在负面情绪集聚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种种现状密切相关,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目前社会沟通交流的不畅,因此不能将之简单认定为低俗、病态、非理性的话语表达。


(作者黄河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新闻学院副教授,刊载于《光明日报》4月20日12版。)




本期编辑 郦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