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Empathy),对于公司领导者而言,从未像现在这样成为一种最迫切的需求——尤其是在经历了一场纷纷扰扰的美国选举之后,以及当全球经济处于一种持续的不确定性中。
根据最新发布的“2016年全球企业同理心指数排行榜”,同理心(即理解个人情感对他人的影响,并因此做出改变)对成功的企业来说,已经变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它关系到每位员工的收入,以及企业的成长和生产效率。
“2016年全球企业同理心指数排行榜”致力于回答这个问题:
哪些企业成功地营造了人性化的文化氛围?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公司往往能拥有和留住最棒的员工,营造出让不同团队成长的环境,并且最终能收获丰厚的经济回报。
今年的指数建立在去年的方法论基础之上。此外,我们对同理心(Empathy)一词的标准进行了调整,扩大了数据来源。我们还对模型进行了更新,从而反映出对同理心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们将同理心分成了几种类别:职业道德、领导力、公司文化、品牌认知和社交媒体上传播的信息。
我们可获得的公开指标包括CEO的员工支持率、董事会中女性的比例以及会计审计违规行为和丑闻的数量等。
今年,我们还增加了一个碳排放量指标。
企业的财务信息来自标准普尔Capital IQ,员工信息则来自Glassdoor。我们分析了从今年9月27日到10月16日的200万条推特。此外,一组额外的定性数据使研究变得更加丰富——我们启用了来自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World Economic Forum’sYoung Global Leaders)的专家组,邀请他们对企业的道德情况进行评估。
这份指数榜聚焦全球企业,同时更加侧重于英美公司和10家印度公司。
由于缺少相关的公开信息,我们无法如愿对中国企业的情况进行分析。
其他地区的企业研究成果,包括非洲在内,将在2017年3月的第二份报告中公布。
去年,在排行榜中名列前十的公司市值,同最末十名的公司相比,已经增长了2倍多,利润提高了50%以上(以市值定义)。
在客户工作方面,我们发现,同理心高的部门通常表现得更好,两者的关联度高达80%。
2016年全球最“善解人意”公司排行榜
|
排名
|
公司
|
行业
|
分数
|
1
|
Facebook
|
科技
|
100
|
2
|
Alphabet(Google)
|
科技
|
99.4
|
3
|
LinkedIn(领英)
|
科技
|
98.8
|
4
|
Netflix
|
科技
|
98.2
|
5
|
联合利华
|
生活消费品
|
97.7
|
6
|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
|
旅游
|
97.1
|
7
|
微软
|
科技
|
96.5
|
8
|
Whole Foods Market(美国全食超市公司)
|
生活消费品
|
95.9
|
9
|
强生
|
制药
|
95.3
|
10
|
SAP SE
|
科技
|
94.7
|
11
|
Novartis(诺华)
|
制药
|
94.1
|
12
|
SABMiller
|
食品制造
|
93.5
|
13
|
特斯拉
|
汽车制造
|
92.9
|
14
|
星巴克
|
生活消费品
|
92.4
|
15
|
Apple(苹果)
|
科技
|
91.8
|
16
|
洲际酒店
|
旅游
|
91.2
|
17
|
宝洁
|
生活消费品
|
90.6
|
18
|
宝马
|
汽车制造
|
90
|
19
|
Blackstone(黑石)
|
金融
|
89.4
|
20
|
耐克
|
生活消费品
|
88.8
|
我们还发现,同理心和职业道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任何职业道德上的瑕疵都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下面的例子就是最好的佐证:2015年,德意志银行在榜单上排行第40名,今年下滑到第110名;国富银行更是从第20名骤降到第130名。这两家企业排名的下跌,都是由最近的审计丑闻和糟糕的品牌形象造成的,而这恰是我们计算同理心指数的标准之一。
科技公司继续在榜单上独领风骚,并且在前十名中占据了更大的比例(2016年的比例是60%; 2015年的比例是50%)。
今年,Facebook成功地取代微软,占领了榜首,这主要是由于它致力于提升公司内部的文化,并在组织中引入了同理心实验室(Empathy Lab)。
2016年全球最不“善解人意”公司排行榜
|
排名
|
公司
|
行业
|
分数
|
1
|
巴拉特石油公司
|
石油与天然气
|
0
|
2
|
印度太阳药业
|
制药
|
0.6
|
3
|
印度ICICI银行
|
金融
|
1.2
|
4
|
Severn Trent
|
水利
|
1.8
|
5
|
印度巴帝电信
|
通讯、媒体
|
2.4
|
6
|
Larsen&Toubro
|
科技、金融
|
3
|
7
|
印度石油公司
|
石油与天然气
|
3.6
|
8
|
英联食品
|
生活消费品
|
4.1
|
9
|
IAG/British Airways
|
旅游
|
4.7
|
10
|
亿滋国际(原卡夫食品公司)
|
食品制造
|
5.3
|
11
|
印度国家银行
|
金融
|
5.9
|
12
|
联想
|
科技
|
6.5
|
13
|
印度瑞来斯实业公司
|
石油与天然气
|
7.1
|
14
|
Virgin Money
|
金融
|
7.7
|
15
|
霍尼韦尔
|
航空、国防
|
8.3
|
16
|
Hargreaves Lansdown
|
金融
|
8.9
|
17
|
施罗德集团
|
金融
|
9.5
|
18
|
JD Sports
|
生活消费品
|
10.1
|
19
|
CVS Health
|
生活消费品
|
10.7
|
20
|
WM Morrison Supermarkets
|
生活消费品
|
11.2
|
如何才能让你的公司更有“同理心”呢?
首先,你应该从发掘问题——即那些显得不够“善解人意”的组织活动和公司行为——开始,然后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
瑞安航空公司(Ryanair)从2014年起开始实施其特殊的服务改善项目(Always Getting Better),拆除了未分配区域的座位,削减了许多隐形收费,并且放松了对乘客携带行李登机的限制。曾经“声名狼藉”的公司CEO MichaelO’Leary说道:“如果早知道善待客户能获得如此好的效果,我就不会等到现在才做了。”结果是:今年,瑞安航空公司在榜单中的排名上升了13位;截止到三月底,公司净利润从去年的8.67亿欧元,增加到今年的12.4亿欧元。
为了让公司变得更加“善解人意”,你所采取的第一步无需大张旗鼓,也未必代价高昂。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在组织中系统地传递微小的“同理心助推力”。
单独来看,这些助推力显得微不足道,但是一旦整合起来,他们就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欧洲银行的一个小创意是,筹建小额的“同理心基金”,销售人员在和客户打交道时可以自行使用其中的资金,比如,给一位刚失去了亲人的客户寄送慰问卡片等。在汽车公司,类似的细微推动力包括允许销售人员不穿正装,并向顾客详细展示车辆性能的各类优点。相比于那些没有采用同理心措施的公司,这些细小的助推力能带来销售量23%的增长。
总而言之,企业的所有活动都旨在推动一种变革,而衡量同理心则显得尤为重要——只要你对重要的部分作出评估,这项工作做起来会比听起来容易得多。
我们使用了多种与同理心有关的公开数据资源(正如往年的指数计算):企业道德、领导方式、员工对CEO的评价、会计审计违规行为和企业丑闻数量等。为了变得更加“善解人意”,企业要做的第一步是判断自身的问题和强项,从而集中资源,改善这一状况。
Belinada Parmar是咨询公司The Empathy Business创始人,也是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导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