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解难要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虎头蛇尾”的应急式思维
●树立“系统性、可持续、全面性”的新理念,构建边防解难的新机制
奔波采访边防十余载,有这么几个亲历的故事让记者难忘——
故事一:几年前,记者到海拔5000多米的某边防哨所采访,晚上头疼欲裂,吸上一会氧气后头痛有所缓解,可是没过多久,氧气就断了。第二天一打听,原来制氧机用油没有“指标”,只能从其他项目用油中“东挪西借”,每天只能定时制氧供氧。
故事二:在海拔4000多米的某边防哨所门口,落成两台大功率的太阳能发电站。可新能源设备使用不到半年,却因一块电路板烧坏成了“摆设”。原来更换一个小小的电路板,都要拿到几千公里外的内地厂家去,耗时两三个月,连队不得不重新用油机发电。
故事三:某边防连防区内上级投资建成了信息化监控系统。有了信息化的“电子眼”,边防线上的边情“尽显荧屏”。但当初建设时只顾前期投入,后续每年的配套电费没保障。后来,边防“电子眼”时常变成了“黑屏幕”。
如今重访边关,这几件事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也许在边关解难的过程中,这仅仅是几件“遗憾个案”,但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深刻的。边防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边防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的当下,边防解难要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虎头蛇尾”的应急式思维,树立“系统性、可持续、全面性”的新理念,构建边防解难的新机制。
——注重解难的“系统性”,防止解难后出现次生问题。比如,个别单位在边防信息化建设中,在边防一线投入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建成的现代化信息监控系统,由于当时没有考虑到配套资金运转问题,后期日常维护费、用电费等没有着落,导致难题解决了又产生后续难题。再比如,刚开始给哨所配备制氧机时,所需的发电机用油却没有着落,导致制供氧保障后劲不足、难以持续,出现了守着制氧机却等着山下送氧气罐的现象。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为基层解难题、办实事也要善于抓好“配鞍工程”。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机关努力下,一大批暖心惠兵项目落户边关。但一些项目由于统筹力度不够,配套建设没跟上,出现了“有马无鞍”现象,影响了效能发挥。如何把后续可能存在的问题想周全、一揽子解决,既考验着各级给基层办实事、解难题的诚意,也体现着各级机关的工作能力。
——注重解难的“持续性”,树立“扶上马、送一程”的常态送暖机制。对一些边防设施,不能满足于建成了、建好了就万事大吉,更要关注官兵在使用中出现什么问题,坚持跟踪解难、持续解难。由于边防一线哨卡大多地处偏远、无社会依托,后续保障存在不少困难。比如,有的部门到边防慰问,给官兵送来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但有的边防部队至今尚未用上长明电,洗衣机缺电缺水不得不被闲置在库房。
再比如,针对多功能太阳能发电站、制氧机、柴油发电机等在高原特殊环境下容易出现故障的实际,要严格落实检查保养和维护制度,并适当储备一些常用零部件和必要维护检修器材,确保出现问题能及时化解,防止出现“一个电路板坏了,整个电站就熄火”的现象。还有,现在高原官兵吸上了“床头氧”,但不能觉得把氧送到床头就万事大吉,还要关注实际用氧效果:战士吸的氧气干燥吗?用氧科学吗?新老兵吸氧需求有何不同等等。
——注重解难的“全面性”,既要解“硬件”难题,更要关注“软件”难题。边防连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领导机关在解难过程中,既要抓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也要关注起长远作用的“软件”建设。
就像“1.0软件”驱动不了“2.0硬件”一样,虽然配套设施建设不像安装设备那样显山露水,却与官兵生活息息相关。解难帮困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能仅满足于解难本身,既要继续做好基层硬件设施建设,也要对配套设施、使用方法、管理监督、保养维修等方面进行通盘考虑,增强解难帮困“软实力”,从而打通解难帮困“最后一公里”,彻底解决边防一线官兵生活难题。
走马边关,关于边关解难最应该改进的还是思维方式:既要配“马”,又要配“鞍”,还有“马”的“草料”等等,务必系统筹划、全面推进。
(孙兴维、徐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