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绍了痰湿对身体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温胆汤泡脚来去除痰湿。文中详细描述了痰湿的形成原因,包括脾胃失常、内因外因等。还介绍了流传千年的名方温胆汤及其作用。此外,文章还提到了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湿气问题普遍,并推荐了一个方便使用的足浴凝珠产品来去除湿气。
温胆汤泡脚可以针对寒湿、湿热、痰湿等不同情况发挥燥湿、利水、化痰的作用。它还可以调理脾胃气机,适合普通痰湿、湿热、寒湿、气郁的人使用。
足浴凝珠产品将传统泡脚的原材料浓缩成凝珠,使用方便,无需熬煮,遇水即溶,能更好析出药效。
随着
年纪
的增长,你有没有感觉自己或多或少都有一点
痰湿
的胖与丑:
体内的水湿太多,无法运化,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浓稠物质
,就是
痰湿
。痰与湿互结,是体内一个阻碍。这种痰,可以是有形之痰,也可以是无形之痰。
主要形成是由
脾胃失常
导致的,有内因也有外因。
内因
:现在人喜欢胡吃海塞,喜欢吃肉
(肥甘厚味)
,或喜欢吃生冷瓜果,奶茶冰饮咕咚咕咚喝,
或思虑过度、劳累过度等,这些都会损伤脾胃功能。
外因
:生活居住在湿气重的环境,
外感湿邪
;常出汗后洗澡,让身体受到了风寒湿邪的侵袭,湿易困脾。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一伤,清者不升,浊者不降,
水液不能正常运化输布,就会停而为湿,聚而为饮,凝而为痰
。
痰随气行,无处不到,无孔不入,痰湿在身体里积聚可阻塞任何脏腑、部位,
所以,千万不要小瞧
「
痰湿
」
。
这痰湿可不好去掉,很多朋友问我:「
试过很多产品,怎么感觉湿气来来去去,总也去不完呢?
」
这是因为很多湿气重的朋友,
脾胃功能也已经很弱了,湿困脾胃
,通过吃的方法,脾胃吸收转化的能力有限,这时候不如换个思路,用草本汤来
泡脚
。
泡脚的话,用什么方子好?有一个流行千年的经典古方——「
温胆汤
」,想必很多养生爱好者们,都有听说过。
早
在一千多年前,
孙思邈
在《备急千金要方》
有
记载
温胆汤:
「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之方。」
半夏 竹茹 枳实(各二两) 橘皮(三两) 甘草(一两) 生姜(四两)
这一版温胆汤,是没有茯苓的,主攻
胆寒胆虚
。
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称:「虚则寒」,这里说的胆寒,有胆虚的含义。胆属少阳,以阳气为用,若胆阳不足,阳气无力调控胆汁藏泄,则胆汁郁积,则凝为痰。因此温胆汤的核心靶点:
一为虚,二为痰
。
「温胆汤治心胆虚怯,触事
易惊
,或
梦寐
不祥,或
异象惑
,遂致
心惊
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
短气悸乏
,或复
自汗
,或
四肢浮肿
,饮食无味,
心虚烦闷
,
坐卧不
安。」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不难看出
心悸、烦躁、失眠、多梦、坐立不安、自汗、四肢浮肿
等症皆为温胆汤所主。
后来到了宋代,陈无择对孙思邈温胆汤的方子进行改良,把大剂量的生姜,改成4小片,然后
加了茯苓进去,增强健脾利湿之力
,这就是现代常用的「温胆汤」版本。
这是一首
以脾胃为中心的经典祛痰名方
,不但可以解决身体湿气重的问题,还能梳理人体肝胆脾胃的气机,无论是
普通痰湿、还是湿热、寒湿、气郁
的人都适合。
温胆汤泡脚,几乎把湿气的所有情况都考虑到了:
针对寒湿,可以「燥湿」:
寒湿的朋友,本身是湿+寒的状态,很需要「燥」的过程,在驱散体内寒气的同时,还可以将湿气慢慢蒸发掉。
针对湿热,可以「利水」:
湿热的朋友,本身需要清热,所以通过利水,把热气、湿气变成小便排泄出体外。
针对痰湿,可以「化痰」:
痰是湿气的升级版,是比较黏腻的成型状态,就像冰块一些,需要将痰饮慢慢地「化开」,才能更好地调理。
罗大伦博士
也多次推介,
痰湿之人可以用温胆汤来泡脚
。
温胆汤的神奇,只有亲身体验后才懂!
古方改良
甄选8种道地原材研制的足浴方
考虑到普通泡脚方,材料熬煮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很多朋友都不太能坚持使用,正安团队特地研发了一款
温旦足浴凝珠
。
它升级了传统泡脚的慢方式,将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等8
味原材煎制后浓缩
,在更好地析出效果的同时,也节省了自己熬煮的时间,使用和携带都很方便,帮助大家
在忙碌的时候,也可以便捷享受到泡脚的舒适感~
关注公众号后,
有问题可随时咨询,
实时查询订单进度、物流信息
方子虽然只有
8味
,但搭配巧妙,使得它们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并且还能互补。
半夏
「
除湿化痰涎,大和脾胃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块冰要融化,可以撒一些盐。半夏就是这个作用,能
把黏在体内的陈年老痰湿慢慢消散掉
。
枳实
擅长破气,「
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
」
(《本草经集注》)
。有痰湿的人,体内是淤堵的状态,气机没有办法正常流动。稍微吃点东西,很容易上火。
枳实就像战场上冲在前方的士兵,
冲开脾胃淤堵的气机,开出一条道路
。
茯苓
是渗湿的,「利水燥土,泻饮消痰,善安悸动」
(《长沙药解》)
。
渗,就是往下走,能
把体内的湿和不好的水液,转化为尿液给排泄出去
。
半夏有燥湿的作用,偏温性,
竹茹刚好可以平衡,让方子变得平和
,搭配茯苓帮助热和湿从小便排出去。
陈皮
「理气,调中,燥湿」
(《中药学》)
,和枳实搭配,把
调理气机
的作用提高一个等级;
生姜
《药性类明》亦说:「
生姜去湿,只是温中益脾胃,脾胃之气温和健运,则湿气自去矣。
」
生姜
就是温煦我们的脾胃、让脾胃变得更强健的。
甘草
「甘能缓急,尊称国老」
(《雷公炮制药性解》)
。甘草又称「和事佬」,可以调和各个原材的性味。
综合全方,半夏、陈皮偏温
(痰饮是水湿而凝聚,属于阴邪,非温不化)
,竹茹、枳实偏凉,
温凉兼进,令全方不寒不燥
,以胃气和降则胆郁得舒,痰浊得去则胆无邪扰。
体内有痰或湿气重,用这一个泡脚方,基本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