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刻画
原创短视频节目,聚焦生活方式及艺术,致一切美好事物。
51好读  ›  专栏  ›  刻画

五十樣丨我爱这件事,可以千百次地重复做

刻画  · 公众号  · 视频  · 2017-07-15 12:44

正文



如果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该是多么幸运。 Kira Ni 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人。


Kira Ni 出生于拉脱维亚,在英国生活多年,原本是上班族,朝九晚五,但是一直在寻找一些有创造力的事情做。2014年1月的一天,Kira报名参加了一个晚间陶艺研习班。就是在这时候她的生活开始发生改变。


这次学陶的经历像是在Kira内心点燃了一团火。接下来的10个月里她又参加了其他陶艺研习班和课程。她开始策划自己的品牌和练习制陶的技巧。2014年10月Kira参加了三个月的BTEC课程,学习制陶最重要的基础知识。接下来一切都进展很快:Kira辞去了工作,结束办公室生涯,希望能创造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2015年2月,Kira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品牌“Kira Ni”。目前定居马耳他。



Kira沉迷于陶的世界里,她可以连续花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只是看着Lucie Rie, Hans Coper, Bernard Leach和Gertrud Vasegaard这些陶艺家的作品。

当被问到制陶到底哪里最吸引人时,Kira说当我脑海中有一个新的想法和创作的冲动时,“把它做出来 这个念头最吸引我。


Kira风格的核心来源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混合了质朴的感觉和简朴清晰的线条,凸显手作品的不完美之美,同时又具有实用性。


此外,Kira非常喜欢日本“侘寂之美” (wabi-sabi) 的概念,她对这个概念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参观过很多相关的博物馆、展览,去看很多这个风格的日本陶艺家的作品,所以在她的作品中也能看到这种风格。“我在运用这个概念的时候是跟随陶泥自己想要去到的方向,我并不强迫它。这个过程更像一个和陶泥之间的对话而不是强硬地塑造它。”



海鸥罐是Kira的代表作品,Kira说自己可以千百次地重复制作它,然而每一次都跟之前的有所不同,每一件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我觉得我的作品在变化,这是好的事情,我尊重这种自然的变化。”

Kira喜欢在海鸥罐里插路边随手采摘的野花,那令花器保留了质朴的感觉。如果更喜欢现代时尚风格,Kira推荐极乐鸟花或者龟背竹叶。“我希望我的花器在整体环境中显得非常自然,插花或者不插花、摆在地面或者书架上都会给屋主带来愉悦。”



近年来,“日用器物”的概念在中国越来越流行,Kira在欧洲也感觉到了同样的潮流,尤其是手作日用器物。Kira认为,对陶艺家来说,要找到一种平衡,也就是说一件作品的最终拥有者不会把它仅仅放在架子上欣赏, 因为这件作品太脆弱或太沉重而 不敢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正确的做法是让器物融入生活。这也是Kira在制作日常器物,尤其是餐具系列时觉得最困难的。

“日用器物是生活中最基本的东西,在房子里随处可见,它们应该是触摸和看起来都很令人愉悦的,当我制作我的作品时我总是非常关注拿着这件东西的感受如何,使用的时候是否有趣和令人感兴趣,它在光线下和黑暗的房间中是否都很美,等等。我认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这些细节都很重要。”


Kira目前还没有举办过个人展览,2016年作品在澳大利亚的联展中曾经展出过。澳大利亚艺术、设计及生活方式作家Amber Creswell Bell 在她的书《Clay Contemporary Ceramic Artisans》(当代陶艺家)里曾介绍过Kira和她的作品。作为新晋陶艺家,Kira非常高兴与振奋,能有幸被收录到这本介绍世界陶艺家的书里。

目前Kira正在准备在马耳他的两个展览,这两个展览会在2018年展出,其中一个会在世界各地巡展。我们期待这位陶艺家也能来到中国,与我们分享她的陶器,以及她无比热爱的事业。


五十樣第22期


海鸥罐(大号)


海鸥罐(小号/ 奶白色


海鸥罐(小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