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位上有多个显示器,这是我自己添置的。一机双屏,在处理图片,PPT ,校对,编码等日常工作中,特别实用。
旁边一台笔记本电脑MacAir用来“翻墙”。里面的软件都买的正版,没有弹框,没有广告,也不用考虑病毒、木马。
我外出回家会带它,码字的时候,直接抱着本去一个安静的小角落,刷刷刷就开始干活。
两台电脑都只装必要的软件,但不存放任何重要资料数据。随包带512G的三星微型固态硬盘,用来存大的资料,外形火柴盒大小,随处插拔。
文档、文件类型的,就直接存在印象笔记里,每天下班前,清空电脑桌面。
很多人说,这些都自己配会花不少钱吧?是的,但考虑到每一件东西都耐用超过3-5年,平均到每一天,就很值得了。
但你会选现在提高效率,还是五年后再提高效率呢?
桌子右边是一个移动的收纳书架,每周更新主题的时候,会把书全部换掉。
每次设计一个课程,涉及一个概念的时候,我都会尽可能找到的所有书去研究:简体,繁体,日文,英文;
用
快速阅读+主题阅读
的方式全部打劫一遍,然后让他们站在一起撕逼,争论。
这个过程超级费脑,以前是每月一次,现在是一周必须做一次,甚至小的主题,一天就要完成收集的部分。
除了查资料,做内容我会用电脑,平时大量的时间是用在和便利贴、手帐本打交道。
这是上海的潘泠竹老师教我的知识管理方法:
用标签+色彩+穿孔文件夹
作为工具,可以肆意发挥,无拘无束的思考和整理。
其他:键盘是樱桃最便宜的机械键盘,好处是手指打字多久都不累,用了三年了,没毛病。
鼠标是罗技的Master ,适合
手大的
男生。
右边是一个透明的手办,莫那家的,还在石头里的孙猴子,它寓意“孕育”。
来深圳就是一次漫长的孕育——
五年为期,五年后再牛逼。
耳机是BOSE QC25蓝牙降噪耳机,行动派的办公室是开放空间,太吵的时候,我就可以靠它进去静音结界,静心做事。
水杯是去日本鸟屋书店总部谈合作的时候人家送的,作为一个文艺青年,觉得特别有逼格。
桌上会摆一瓶薄荷精油,可以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
无论是人还是工位,从三线到一线,一直在变。但没有你的支持,我做不到这样。告诉我,你的工位是哪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