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成绩,李强总理指出,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调控,推动降低房贷成本,积极推进保交楼工作,制定实施一揽子化解地方债务方案,分类处置金融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对于
2024
年,报告提到,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报告首次提出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而保障房建设和商品房基础制度的完善,都是对当前供求关系变化的回应和构建新发展模式的重要环节。报告强调城市更新和“三大工程”建设,有助于解决大城市住房难问题,推动户籍制度改革。
3
月
5
日上午,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关于房地产有众多重要表述。
稳妥有序处置风险隐患,推动房地产市场的修复。
会议提出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4年以来,各地加快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截至2月28日,全国31个省份276个城市已建立该机制,共提出“白名单”项目约6000个,银行审批通过超2000亿元,其中既有国企也有民企,真正体现出一视同仁,有助于保交楼工作加速推进。此外叠加因城施策的不断实施和宏观经济的向好发展,预计房地产市场将呈现修复态势。
首次提出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长期利好楼市发展。
会议提出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在满足居民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需求方面,除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给外,首次提出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保障房建设和商品房基础制度的完善,都是对当前供求关系变化的回应和构建新发展模式的重要环节。新的基础性制度的建设,有望对房地产发展构成长期支撑。
强调城市更新和“三大工程”建设。
会议指出要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和“三大工程”再次被提到重要地位。2024年以来城中村改造工作加速推进,截至2月20日,国开行已发放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360多亿,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三大工程”建设一方面有助于解决大城市住房难问题,一方面对于农业人口市民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重要作用,是适应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重要方式。
房地产行业的风险主要在于销售、结转及房企信用修复可能不及预期:1、销售不及预期:地产市场销售目前仍处筑底阶段,未来有继续下行或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2、结转不及预期:销售疲弱导致房企销售回款较差,资金来源较紧张,项目的施工进度可能受到影响,或导致结转不及预期;3、房企信用修复不及预期:部分高杠杆的房企出险可能性仍存,导致行业整体信用修复进度缓慢,影响房企公开市场债务的融资规模与融资成本,进而导致行业竣工及现金流压力加剧。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