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良大
我们都是和自己赛跑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良大

风暴中心0感染:管“闲事”的武汉大学,不止有樱花

良大  · 公众号  ·  · 2020-03-28 19:2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NO°/277

Saturday,March 28,2020

致   止戈为武的你






作者 | 良叔

来源 | 良大师

(ID:liang_da_shi)

个人微信号:liangshulaiye(不闲聊)


4月8日,武汉将要解封,这也标志着,中国疫情进入后半场。

整个疫情期间,涌现出很多凛然正气的故事、人物和群体,让人不能忘怀。

然而,有一所大学,却几乎无人提及。

这所大学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甚至,在关键节点,决定了疫情的走向。

这所大学就是百年名校: 武汉大学

东湖之滨,珞珈山下,建校127年的武大,历经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总能留下不同凡响的烙印。

武大的校训是: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如果你对历史有些了解,会发现,每一次危难之际,“武大人“都在用某种方式践行这八个字。

这一次,也不例外。


也许有人会质疑:

一所大学而已,除了教书,还能干啥?

接着往下看,你就知道,武汉大学在抗疫中,到底干了些什么!


1




自强


所谓“自强”,语出《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为: 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奋发向上

疫情发生后,身在风暴中心的武汉大学,该如何应对?

首先是成立防疫指挥部,全力保障所有师生安全。

武汉大学有5万多学生,春节期间,共有796人留校。


第一步就是,严格管控入校各个通道:

做好体温测量、信息登记,严禁外来人员、车辆随意进入校园,筑牢第一道防线。


对于留校学生,保证一人一个单间,并免费提供口罩、体温计,还每日消毒。

1月27日起,一日三餐免费送到宿舍。

午餐、晚餐都有5个菜,吃的比平时还要好。

针对回族学生,食堂还专门免费定制清真餐。

是的,就是这么人性化。

嘴馋了,想吃零食?

珞珈“自强”超市,送货上门,无论风雨,配送必达。


疫情持续时间长,怕物资不够用?

不怕,武大有直升机。

实在是牛逼!

就连送物资的方式,都这么硬核。


种种强有力的措施,效果显著。

796个留校学生,最终无一人感染。

在疫情最高峰时,武汉有超6万新冠病人。

而身处市区的武汉大学,要做到0感染,实属不易。


校长窦贤康,接受白岩松采访时说:

“作为大学,我们最基础的目标,是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正常学习和毕业。”

这话虽朴实,但却是“自强”的最好诠释。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环境中,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倘若,我们都死盯“ 基础目标 ”,把真正该做的事儿做好,也许很多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而且,你若真强,也不用自我鼓吹,做出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


2




弘毅


所谓“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意为:坚强刚毅,有担当,有抱负。

先看一个排行榜:


武汉大学校友捐赠18.36亿,高居中国第4名。

这体现了两点:

武大学生很能挣钱,且挣钱后懂得感恩和回馈母校。

确实,武大培养了很多商界传奇人物:
小米集团的雷军,湖北仙桃人,身价615亿;

泰康人寿的陈东升,湖北天门人,身价339亿;

卓尔控股的阎志,湖北黄冈人,身价152亿......

这些杰出校友,在疫情中表现出惊人的资源整合能力。

校领导亲自坐镇,校友总会搭建募捐平台,全球几十万校友应声而动。


1月22日,武大成立校友抗疫应急小组,陈东升为总指挥,阎志为副总指挥。

这是武汉保卫战的第一支民间力量。

疫情来势汹汹,初期口罩和防护服等医疗物资,极度匮乏。

为了不让一线医护人员“裸奔”,在很短时间内,武大校友捐赠了近千万只口罩、59万件防护服和17万只护目镜。

他们24小时全球采购,且“ 有多少货就买多少,不设金额上限!

陈东升带领泰康人寿捐款7800万元,第一时间驰援雷神山医院,还给医护人员捐保险,总风险保额超12亿。


雷军带领小米集团捐赠3000多万,并包下90吨位的飞机,从世界各地将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武汉。

第一批就有209万个口罩、20万套防护服和10万个护目镜。


阎志捐款6000万,并且他亲自坐镇武汉,一口气为10家医院捐了1亿物资。

还从印尼、日本、英国等地,包11架飞机运物资回武汉。

低调蝉联4年湖北首富之后,在湖北落难之际,阎志成为托举起家乡一座座“生命之舟”的志士。


除了这些富豪,海外武大校友们,也倾囊相助。


在纽约,武汉大学校友会,仅用72小时,就完成了医疗物资从采购、清关,到运抵武汉的全过程。


还有法国、德国、英国的武大校友会,拼尽全力用最快速度,打通欧洲直通湖北的“生命线”。

不远万里,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可平山海。


全球武大校友捐赠人数超20万,总额超6亿元。

他们在湖北最艰难之时,积极提供“粮草”和“弹药”。

更厉害的是,除了捐钱捐物,武大校友还捐医院。

陈东升捐出40亿的武汉泰康同济医院,参照火神山医院改造,提供860张重症病床。


阎志捐出100亿的商场,改造成“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他总共建立7家应急医院,3家方舱医院,共9500个床位,助力武汉实现患者的100%收治。

▲阎志捐赠和建立的方舱医院


3月,国外疫情愈演愈烈,国内武大校友们,又纷纷给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国运送物资。

雷军表示:

“在疫情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类是命运共同体。”


北大老一代学者钱理群,曾批评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些武大校友的作为,就是对这句评论的最好反驳。

我们看到,这些武大精英,虽然拥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个人能力。

但是,他们也流淌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社会情怀。

这种责任感 、使命感,就是武大的“弘毅”精神。


3




求是


所谓“求是”,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意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

这样的信念,造就了“武大”中的“吹哨人”。

李文亮,就毕业于武汉大学。

2004年,他进入武汉大学临床医学。

2019年12月30日,他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因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

仅仅9天后,李文亮接诊时被感染,并于2月7日不幸去世。

但是,除了李文亮,还有另一个“武大人”,我们不能忘记。

她叫张继先,毕业于武汉大学1989届临床医学专业。

作为呼吸科主任,2019年12月27日,张继先发现“新的”病例,坚持向上级领导汇报,被称作“拉响疫情警报第一人”。


2019年12月26日,张继先发现3个人的肺部病症基本一样,且与已知流行病不同。

于是她判断:“那只能是新的,不是我们常见的疾病。

12月27日下午,张继先将疑惑上报给医院。

医院又上报给武汉疾控中心,疾控中心下午到医院做流行病调查。

接下来又有4个相似病例,且都是华南海鲜市场的商户。

情况越来越不对劲,于是 12月29日,张继先再次上报


两次上报以后,引起医院和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就这样,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被关闭。

如果不关,“那感染人数肯定比现在还要多,翻一倍都不止。

在成为“疫情上报第一人”后,张继先收到极高赞誉,但她本人却很淡定:
“是不是给得太多了?我有点配不上。

我是一个医生,就应该那么做。”

实诚的张继先,显然继承了武大“求是”的基因。

这种基因,并不需要额外的技能,仅仅需要勇气和素养,也因此可以被每一个人所弘扬。

倘若,我们从上到下,都真心认同和支持“实事求是”,都在试图定义出真实的问题,然后想办法去解决,那么我们才真会变得无坚不摧。

▲武汉大学樱花盛开



4




拓新


所谓“拓新”,意为:开拓、创新,不断锐意进取。

1911年,武昌起义率先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这种“ 第一个冲上战场、敢为天下先 ”的民族气魄,是武汉大学一直信奉的原则。

我为什么说武汉大学是抗疫的主角之一?

因为,武汉大学有3个三甲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口腔医院。

这一次,他们任务艰险,天天直面生死,和病魔过招。


学医的人应该都知道,这3家医院,是湖北很牛的医院。

里面大部分医护人员,都是“武大人”。

他们不仅救治本院的重症患者,还接管了雷神山医院和几家方舱医院。

抗疫一线,处处有武大人的身影。


1995年出生的朱庭萱,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护士。

1月7号,朱庭萱报名支援金银潭。

而那里是最危险的“红区”。

但她却说:

“我不能退缩,更不能当逃兵。

病人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95后的朱庭萱战斗在一线


3月16日,陈薇院士研制的新冠疫苗,招募志愿者。

武汉大学保卫部的任超,马上报名,成为第一期试验者。

母亲很担心,毕竟疫苗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安全性不确定。

任超却意志坚定:

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起胸膛站排头。


在武汉战疫中,还有一个“神”一样的“牛人”。

他就是: 张丙宏

他所在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是专为抗疫而改建的“超级医院”,每一项工作都面临挑战。

作为总指挥,张丙宏开拓创新,不断攻坚,每天只睡2小时。

带领全国1600名医疗精英,硬撑2个多月,立下汗马功劳。

截至3月22日,共收治1517人,治愈829名重症患者。

▲张丙宏在部署工作


这群“珞珈勇士”,越是艰险,越向前。

他们开拓创新,奔赴战场,救死扶伤。


还有更多“武大人”冲刺在抗疫一线,甚至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武昌医院的院长刘智明,199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

在抗疫中,51岁的他,不幸被感染,于2月18日去世。

风雪之中,能够陪伴至亲,已是幸运。

在本该团圆的时节,这座城市,见证了太多仓促的诀别。

许多人的挚爱,永远留在了这个冬天。



5




写在最后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

武汉大学,是了不起的大学。


几十万武大校友,帮助武汉从黑夜走到了黎明。

你们与很多战斗一线的英雄们,一起为暂停的武汉,按下了播放键。

面对疫情,你们是迷雾中的哨兵。


面对艰险,你们不约而同,选择做最美的逆行者。


面对病魔,你们以身为盾,践行白衣天使的初心与使命。


面对黑暗,你们用爱与坚守,为我们带来希望和胜利的曙光。


武大人,在危难面前,用知识、汗水和生命,战斗在风暴中心,展现了一所大学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正如北宋教育家张载所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文作者:良叔,畅销书《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作者,公众号良大师主笔,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知名培训顾问,简书签约作者。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

——END——

我是 良大师

畅销书

《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 作者

原500强高管

著名咨询公司联合创始人

良分文化CEO

平时给大家解答工作、生活中的疑难杂症

被大家亲切地称为“ 良叔

欢迎大家添加我的微信,与良叔亲密接触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加我微信

关于武汉你或许还想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若你喜欢这篇文章

给良叔点个“ 在看 ”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