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学校的夏令营正在火热开启中,大家申请得怎么样?
每年上岸的经验贴各种各样,但其实所有的成功都是相通的——坚持不懈,始终如一。
考研苦一年,保研苦三年。
大家现在的痛苦,我非常理解。
谁都不希望三年的努力白费,
把这段时间利用好
,
能为你成功上岸心仪学校再多添一些砝码。
有不少同学选择在这段时间,去学一门能够给简历加分的技能。
她没想到当时
会一点Python居然给双非的她面试加了分,而且导师还因此让她参加非常重要的课题研究
。
这也让她对如何快速Mark上导师,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读研期间遇到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会涉及到很多没有学过的知识。
所以
用专业知识来证明你的科研潜力
之外,前沿领域的探索能力也非常重要
,但是这种能力并非每个同学都具备。
而在当下,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普及,导师愈发中意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
掌握Python编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就标志着你对前沿领域的关注且有自主探索意识,
自然也就更容易获得导师们的青睐~
要在夏令营脱颖而出,除了GPA和各种竞赛,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SCI论文。
每天都要为了例证和文献以及数据犯愁,还要想着字数和“查重”。
芋圆去年这个的时候被论文折磨的都快疯了,甚至都怀疑自己发不了刊。
好不容易“写”出了一版查重率低于5%的“完美论文”,结果被导师以各种理由退回来重新写:
每章节的内容措辞太凌乱,行文不通顺
参考文献太low了,版本也不对,没有佐证意义
举例单一,没有详细的数据支撑,形成孤证。
看着改稿的版本越来越多,芋圆小脸愁的都快成痛苦面具了。
每次改好的新版本给导师发过去之后,芋圆恨不得去烧香拜佛,就为了能在跟导师的对话框看见一个“过”字。
后来朋友帮她用Python制作一个爬虫小工具,只需一键,论文选题需要的所有相关文献案例和课题研究的数据,“嗖”一下全都跑出来了。
再也不用怕导师给修改意见,让怎么改就能怎么改,速度快、文献多、例证全!
缺选题、缺资料、缺数据的时候,用这种方法来找文献资料,能让你的论文瞬间有数据、有内涵、有深度。
其实不止是论文,在往后的学术路上,Python也会是你的得力助手。
新获得的实验数据,手动录入SPSS进行回归性分析,光是这项任务,一周下来,就要花超过10小时。
用了Python之后,可将整个流程自动化,几秒钟就可完成实验数据录入,并生成分析报告。减少人工输入可能出现的错误,省时省力。
Python能把数据自动输出成折线图、三维图、直方图、嵌套饼图等规范高质量的图表,直观展示千辛万苦得来的研究成果,助力文章发表。
目前,在化学、文学、经济学、材料学等等学科领域中,Python都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学会用Python做研究,也能让你在科研学术上,比别人更快一步!
有人可能会问,学编程一定很枯燥吧?你让我自学实在是学不下去啊!
就是我想给大家推荐的风变编程的Python小课,他们的课程有趣又容易懂,
连文科生都能够轻松学会。
这次与风变编程|Python小课合作:
四天人工智能Python入门体验课
,我为大家争取到了
100个
限时优惠名额。
但风变编程把Python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经典的电影、动漫场景中,吃透你在大学课堂、书本上没搞懂的知识点。
还能学会用代码打印皮卡丘、在汤婆婆的严防死守下帮助千寻找回名字~
不用下载任何的软件,不论是什么配置的电脑,用浏览器打开网页,10秒就能开始学习。
平台会自动保存你的学习进度,而且每节课的学习时间都在半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