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橄榄古典音乐
深受欢迎的古典音乐公众号,2013年创办。《橄榄古典音乐》杂志季刊全国发行。因为有橄榄,生活更精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橄榄古典音乐

巴伦博伊姆&杜普蕾,一段金童玉女的佳话

橄榄古典音乐  · 公众号  ·  · 2024-06-15 10:3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Warner Classics

1966年12月,21岁的英国天才大提琴手杰奎琳·杜普蕾和24岁的钢琴家、指挥家丹尼尔·巴伦博伊姆在傅聪家里邂逅——他们几乎一见钟情,在性格和音乐上一拍即合,整夜一起演奏。 1967年6月15日,这对金童玉女在耶路撒冷喜结连理


借此契机,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二人合作过的几部音乐作品,重温燃情岁月。


巴伦博伊姆&杜普蕾,1970年

图片:John Patrick O'Gready/Fairfax Media





偏离常规,热情洋溢

勃拉姆斯《第二大提琴奏鸣曲》


巴伦博伊姆和杜普 新婚不久后,便合作录制了勃拉姆斯《第二大提琴奏鸣曲》,虽然在速度和节奏上常常偏离常规,但它被公认为是经典的传奇录音。

著名的英国已故乐评人Joan Chissell评价道:“这首勃拉姆斯奏鸣曲的诠释具有非凡的表现力和美感。” 伟大的指挥家奥托·克伦佩勒听了两人合奏的这首曲目后,说他从未想到勃拉姆斯可以写出这样热情的音乐。






怀旧深思,细腻惆怅

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

1967年,杜普 作为独奏家,与巴伦博伊姆指挥英国爱乐乐团(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演奏了 埃尔加(Edward Elgar)的《大提琴协奏曲》


埃尔加写于一战后的《大提琴协奏曲》是一部怀旧的、沉思性 的作品,它1919年的首演遭遇惨败,直到60年代杜普 诠释这部作品,它才成了英国家喻户晓的杰作及大提琴协奏曲中的核心曲目。

在这次两人合作的演出中,杜普 在速度和音量上做了大胆的尝试,细腻地表达出协奏曲中悲怅和忧伤的情绪,她将这首协奏曲诠释出的无限魅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Daniel Barenboim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1967




友爱和欢乐

舒伯特《鳟鱼五重奏》


1969年8月30日,巴伦博伊姆和杜普 与另外三位年轻音乐家组成了“梦幻五重奏”,在新建成的伊丽莎白女王音乐厅演奏了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

另外的三位年轻的音乐天才分别是: 从小学习 低音提琴、作为指挥已是名团常客的 祖宾· 梅塔 担任 低音提琴手,赢得国际奖项、屡屡在全球巡演的 帕尔曼担任小提琴手,年仅21岁已被视为同时代绝无仅有的小提琴和中提琴家的祖克曼担任中提琴手。

舒伯特22岁创作的这部室内乐作品洋溢着春天般欢快明朗的气息,五位年轻的音乐友人的合作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这种活力。因友谊而精心准备的这场演出不仅为当时的乐迷们津津乐道,也是留给后代音乐爱好者们的一颗闪闪放光的宝石。


《鳟鱼五重奏》的 演出录像从以下视频的14分钟开始,而前面部分记录了演出前排练的精彩片段和五位音乐家在后台的有趣场景,你一定会被五音乐家的才华和友情打动。



尽管从70年代开始,疾病就阻碍着杜普 的生活及她烟花般夺目的音乐生涯。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杜普蕾已经完全丧失了演奏能力了。 在巴伦勃依姆指挥英国室内乐团录制的唱片《彼得与狼》中,她作为旁白朗诵者参与其中。

两人的关系也因各种原因遭遇挑战、饱受争议,但巴伦博伊姆在他2003年出版的自传《生活在音乐中》(A Life in Music)谈到杰奎琳·杜普 时,犹如他们初遇时的心境:“她是自然之子,一位天生有着正确直觉的音乐家,恰好也是凡人。”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ganlanmusic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