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InnerSource Asia Summit 2024在深圳圆满举办,大会主题为“协同、创新”,邀请了13位来自国内外的知名开源专家和优秀企业代表发表演讲,为广大开发者带来最新内源国际国内进展、以及内源建设落地实践经验。
本次大会在中国深圳南山举办,由InnerSource Commons和英特尔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由华为、百度、英特尔、中兴、OPPO联合赞助。英特尔(中国)创新中心技术总监熊云鹏为峰会做开场讲话。
熊云鹏表示,英特尔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非常关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开源建设,本次InnerSource Gathering Shenzhen的嘉宾分享也会为业界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
英特尔(中国)创新中心技术总监熊云鹏
InnerSourceCommons 基金会中国区 lead 谭中意对各位嘉宾和观众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本次峰会的目标是促进企业内部开源(InnerSource)的普及,加速知识共享,推动技术创新,共建更加美好的未来。
有“开源女王”之称的,InnerSource Commons 基金会创始人Danese Cooper女士为活动做首个主旨演讲。
Danese Cooper介绍,内源是在企业防火墙内通过开源方式来加强协作,而开源恰恰是构建软件最好的方式,可以提高透明度、减少孤岛、增加学习机会。最后,Danese Cooper也对中国开发者在开源软件和内源建设上的贡献表示了感谢,并指出对全球开源社区的可见性和参与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InnerSource Commons 基金会创始人Danese Cooper
InnerSource Commons 基金会执行董事Russell Rutledge介绍了基金会的进展。
Russell Rutledge介绍,内源已在行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如微软和摩根士丹利等大公司已经采用这种方法来创建更具协作性的工作环境,并简化其工程流程。内源基金会通过分享知识、举办培训会议和组织峰会,在全球范围内帮助企业做内源建设并从中获益。基金会也希望不同公司能作为一个社区聚集在一起,分享内源建设经验。
InnerSource Commons 基金会执行董事Russell Rutledge
InnerSource Commons 基金会现任总裁 Daniel Izquierdo Cortázar先生介绍了基金会的下一步计划,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全球、品牌、标准化。全球化方面,要促进区域社区的内源建设发展,巩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品牌方面与其他社区建立联系,成为内源建设的参照系;标准化方面通过明确内源定义,增强文档化和一致性,以基金会中立身份解决复杂问题等等。
InnerSource Commons 基金会现任总裁 Daniel Izquierdo Cortázar
大会组织者谭中意介绍了内源在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的内源实践始于2012年,当时腾讯开始推行"新代码文化",这标志着InnerSource在中国的萌芽,这种自下而上的方法强调代码共享和开放协作;2014年,华为启动了其InnerSource计划,为中国大型企业采用InnerSource树立了典范;2016年百度将InnerSource作为其平台化战略的延伸,展示了InnerSource的灵活应用;2018年起, 谭中意开始在国内广泛推广内源概念和实践;2019年开源中国设立内源网站,大规模推广内源工具实践。
当下,InnerSource在中国已经从早期的实验阶段进入了广泛应用和深化阶段。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都在探索如何将InnerSource与自身的业务需求和组织文化相结合,推动了中国特色InnerSource实践的形成。未来,随着更多行业和领域的加入,InnerSource将继续深化其在中国的影响力。
InnerSourceCommons 基金会中国区 lead、大会组织者谭中意
华为软件工程资深专家、华为内源负责人周代兵分享了华为十年磨一剑的内源建设历程。早期华为内部面临着严重的重复造轮子现象,和不敢用、不会用的问题,因此华为内源1.0时代实现了代码可见可查可参考;2.0时代进行开放协作共建共享;预计到2025年开始进入3.0时代,可实现商业闭环。当代华为通过建立内源治理机制,构建内源基础设施,通过高价值项目牵引,营造内源文化和氛围,吸引越来越多的部门和个人积极参与共建共享。目前内源项目数 2500+,参与贡献人数 27000+,贡献代码行1.5亿+行,托管代码18+亿行。
华为软件工程资深专家、华为内源负责人周代兵
百度资深工程师董淑照分享了AI时代的百度内源建设经验。董淑照指出,当下人机协同创造出AI研发新范式,智能化编码已经成为大语言模型明确的落地场景之一。百度2022年推出文心快码AI编码助手,80%+百度工程师在使用,2024年初上线文心快码开放平台,通过内源共建 ,扩展AI能力。此外内源建设也从代码共建发展到了数据共建,由于数据是大模型的关键生产要素,企业组织内部AI应用数据的反馈闭环或将成为内源新的构成形式,相对应的数据管理和使用将成为AI时代开源治理的新课题。
百度资深工程师董淑照
腾讯对外开源管理办公室运营负责人王晓婷分享了腾讯开源协同——组织进化的新样本。王晓婷介绍,开源协同是腾讯技术的核心战略(之一),开源协同推行后的价值收益主要有4大方面:技术影响力及技术硬实力显著提升,通过孵化出优质开源项目回馈社会,为业内开发者带来极大便利,通过开源加速技术创新;研发基础设施协同,减少重复建设,技术降本效果显著,研发效能大大提升;同时通过开源共建,员工技术能力快速成长,成就技术梦想;通过开源协同战略的实施,逐步建立了开源开放的新代码文化,是一种新型组织模式的探索。
腾讯对外开源管理办公室运营负责人王晓婷
中兴通讯研发过程改进资深专家陈雪翔分享了中兴通讯内源实践。陈雪翔介绍,中兴通讯内源工具开发社区组成有三层:最底层是内源工具协同开发的逻辑,包括端到端内源协同开发规则与规范;中间层是内源工具开发工具链,可以提供端到端的内源协同开发能力;最上层是共享平台,提供工具上传、查询、检索、获取,以及咨询和交互界面。公司会通过内源社区管理一方面对优秀工具进行推广宣传,另一方面通过社区运营、工具评价和内部激励等手段来营造公司内共享共创的开源生态。
中兴通讯研发过程改进资深专家陈雪翔
现场谭中意也做了开源中国从开源到内源的实践分享。根据Gitee10余年开源治理与企业内源实践经验:在组织内采用开源软件开发最佳实践并建立类似开源的文化,能够极大提升组织协作效率,助力企业健康稳态发展,打破能效壁垒。Gitee可助力企业打造可信中央代码/制品文档的内源仓库,同时,Gitee Repo 可守护企业内源软件供应链安全,无论是开发者构建的产物还是各类远程开源依赖,在推入到制品库后都可借助SCA安全引擎扫描能力进行安全扫描。
InnerSourceCommons 基金会中国区 lead、大会组织者谭中意
OPPO内源办公室成员何良万分享了OPPO内源生态从体系到激励共建的历程。OPPO内源流程整体分为两步,一是内源项目入驻,项目发起人联系各领域DTA负责人,发起内源项目评审,DTA成员组表决项目是否可以内部开源;二是内源项目运作,项目跨团队协作时,可以设立PMC负责项目的治理和运作,项目协作讨论项目的bug、已有特性和希望新增特性等,拥有项目访问权限的所有人员可以发起议题。目前oppo内部开源社区访问量达12W+。
OPPO内源办公室成员何良万
沙特工信部数字政府局专家Raed分享了沙特政府是如何进行内源建设的。Raed提到了几个具体的措施,如推广内源模式,关注不同的许可证;为想要使用内源的组织建立一个框架,帮助其确定如何与开源软件交互;此外在内源平台上,通过平台功能、工作流程等设计,使软件开发人员、维护者专注于每个开源产品或开源工具的持续改进,同时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项目贡献。
沙特工信部数字政府局专家Raed
Linux基金会OpenChain项目总经理Shane Coughlan先生分享了关于OpenChain和内源。OpenChain项目专注于增强开源许可证合规性和保护供应链。通过OpenChain项目与内源社区的密切合作,可以促进ISO标准的采用。此外,OpenChain提供了各种资源,旨在通过统一方法来管理不同环境下的许可证和软件安全。通过利用这些标准,组织可以简化其软件开发流程,最小化错误,并有效地集成开源软件,进行内源建设。Linux基金会OpenChain项目总经理Shane Coughlan另外,本次峰会上还进行了InnerSource Asia Summit 2024颁奖仪式,颁发“内源创新奖”InnerSource Commons China Innovation Award 2024,“内源卓越奖”InnerSource Commons China Execellence Award 2024两大奖项。获得内源卓越奖的分别是华为、腾讯、百度。中兴通讯、招商银行、OPPO、国信证券获得了内源创新奖。InnerSource Commons基金会现任总裁Daniel Izquierdo Cortázar先生为获奖企业代表颁发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