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利芬
感谢您关注王利芬和优米网。从央视制片人&主持人到创办优米网,我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创业历程和每日所思。欢迎大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王利芬

《血战钢锯岭》和《长城》同台是上帝在呼唤张艺谋导演回家吗

王利芬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6-12-24 23:2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周二直播摘录)

今天 下午仍然是两点多钟去电影院看了《血战钢锯岭》,也是在昨天两点多钟看《长城》。说一下现场场景描述,昨天《长城》现场观影室里不到 20 个人。今天我坐的这一间比那个相对小一些,已经占满绝大部分,上座率在这一间里大概有 70% 的样子,今天是周间工作的下午。这样的上座率吓了我一跳,我不是也加入这个队伍吗


到结尾的时候,国内影片观影感受是,凡是到结尾时候大家忍不住要赶紧走赶紧起身。这次片尾在后面打出一行字幕英文字母出现时所有观众没有一个起身,他们静默地等着音乐起来。


那一刻我非常振动,这么多年我没有在电影院看电影时,有那么多观众对导演有这样的尊敬之情,最后等着音乐起来才缓缓离场。这样离场的秩序是真正电影对我们洗刷的过程,在结尾时对影片导演的尊敬之情。这样的情绪已经完全表露在观影人群他的行为举止,这样一个表现方式里面。我是比较多一点读到这样情绪的渲染,由大家当时静默的情形,以及缓缓离场的现状,这个给我我心里非常大的喜悦。


结尾时我说, 为什么好的电影起到准宗教的作用?它的意义就在这里。在那个时候一刹那,我看很多导演迫不及待把名字一定要放在前面。而这部电影完全不一样,最后导演出场的时候他出得恰如其分,那个时候大家真的好期待,哪怕看一眼导演的名字,也是能够用扫过去或期待这一眼表达对他的敬意。


任何一个人看了之后,对战争片的理解、对真正的战争对人带来的伤害、对信仰的力量、对团队的力量、对人性的光辉,这样一些非常抽象、模糊,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大自然,有了非常深切具体可感的真正有震撼性的理解


这我看过的完全不可多得的电影,这部电影创了战争片的高度,这个高度到目前为止我认为后面再导战争片的人,基本上比较困难。就如同此前我们在年轻的时候都做过各种不同的梦,但是有一部电影把我做电影导演的梦击得粉碎那就是《教父》。你看完《教父》知道什么叫电影?你看完《教父》知道什么叫导演,你知道自己离导演有多么遥远。


接下来分头讲一下这部电影里面到底哪些东西是如此经典。当然我不是一个专业的影评家,但会从我的角度,真的是能够用我现在很热乎的观後感,看看这部电影,他到底给了我们哪些东西


首先,信仰!

这部电影它讲的什么故事呢?就讲的关于信仰的故事,如果用一句话就是这么说,如果说再多一些话是说,一个不愿意带枪上前线的士兵,因为信仰不拿枪,最后他手里没有枪,结果救了 75 人的生命,作出了惊世骇俗惊天动地的感动他周围所有队友,以至于在历史上形成传奇的这么一件事情。


其次,真实!

这件事情从开始的时候是一个真的故事。我觉得这部片子从最开始的时候,它最最要命的是它的真实性,真实。


真实可能是一部电影里面最大的生命力,我觉得这部电影真正地再现了战争的惨无人道惨绝人寰,它的伤害性、撕裂度,它对人的心灵灼伤感有多么大,这个里面的声、光、画面,对你的刺激,那个刺激不是像我昨天所说的《长城》里面的。《长城》的音效一点不次于这个地方,这个刺激它是穿透人性击中要害的刺激。而不是为了某种娱乐效果而做的音效的处理,这种刺激真的是我们刻骨铭心的东西。


一度我的视线不忍再看这个屏幕,好像看不下去,看不下去不是说它的内容,是我不认血淋淋的场面、死亡的场面,那样赤裸裸那样真实地摆在你面前,如果是 3D 我的心灵受不了,我觉得我是蛮强悍的一个人受不了这个东西,今天仅仅是 2D 时有点受不了它的那样一个冲击,赤裸裸、血淋淋的真实,再现二战期间某一个战争的片断里面,它的整个血淋淋的这样一个历史。


当我们想到战争的时候,我相信《血战钢锯岭》这样一部片子里的画面会占据很多观众朋友的脑海,它这样一个视觉形象的占领,实际上是导演用他最生动可感的方式占据了大家对战争题材片子的理解,接下来的导演再导演任何关于任何战争题材的影片其难度空前得高。


就像《教父》之后再导演像黑手党之类的题材,我想没有导演敢企及。他们对人性挖掘的深度、他们讲故事的能力、它的真实性、厚度,穿过生活之冰的厚度,基本上到了云端和高峰,很难企及,这就是具有双栖才能的演员和导演的魅力,把这部片子推向基本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样一个高度它对整个地球人的贡献是巨大的,像我昨天说的它就是一个准宗教。在影院接近 2 个小时的过程,实际上是带您走向一个非常纵深的关于信仰、关于自我、关于坚持、关于牺牲、关于战争对人体伤害非常深度思考的这样一个独特的空间。我相信在这个空间里面基本没有别的任何可能能占据这样一个东西。


接下来我会详细地讲这部片子人物命运的处理、镜头和逾越的力量,它对灵魂守护具像化、故事化的能力,接下来还有我想讲和《长城》的对比


画面触动泪点:


其中一点 ,人物叙述两个小伙伴的这样一个故事,从故事里面,从底下人对着悬崖喊这样一个故事,引出他的父亲。这个父亲说好像很疯,好像不能约束自己,是一个非常古怪的人,接下来你看他父亲在一个墓碑丛林里面,一边喝酒、一边把酒洒向他的战友跟战友在那说话,并且狠狠地用手把瓶子甩破,把手割破。你看看,这个当时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形?因为他的父亲是在这里面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因为后面出场的时候,这位主人翁,男主人公主角,在后边当要被抓起来去军事法庭行刑的时候,是他父亲起了最大的作用,进行了逆转。


还有一点 一起抗过枪的战友是经过生死的考验的,因为在生死的考验面前你又无法装,因为你们就是赤裸裸的战友、赤裸裸的生死与共的战友,一起抗过枪如果还打过仗,还有在枪林弹雨里边协作过,你们这个时候的友谊基本上是别人很难攻破的,而这样的缘分基本上是一辈子换不来的。


这就是为什么他父亲那一句话递上去之后,你告诉他我们当时共同在法国作战之后,你去告诉他就我这么一个人来了,你能不能见一下。这个时候,人家就真正地能够见他,为他写了这封信。这个编剧非常懂生活,他知道一起抗过枪生死与共与托付,相比和平年代的利益关系或普通意义上的协作是多么金贵、多么不容易。而且在今天还是将军,显然他爸爸属于前面战争回来混得不如意的这个人,今天的将军看到他以前的战友儿子今天这样的身份没有坐地不管,而是直接进行了强干预


最后一点 ,我认为对美国军中这样队友之间的转化,这个转化以前有两个三个欺负他的人,最后在战场上跟这个多斯,男主角,说:我这辈子从来没有那么深地误解一个人,我为我对你的误解而深深致歉。在那样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后面还冒着烟,随时有危险的情况下,他的队友走过来,跟他致以深深的致歉。这一点也是非常大的一个逆转。


有意思的镜头语言

其一, 男主角当他自己担架被抬下来时,因为他曾经救了那么多人下来,救了75名战士下来之后,那些人都知道是他一个人把他们救了。这次当他的担架走过的时候,他的上司说了一句台词。这部电影里面精彩台词对白区别不一样,说:给这位士兵,给他过去。因为他以前始终不想拿枪,他用的词当时我理解能够拿枪的这个人,他最后是拿起了枪,拿起了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这一句台词,然后让人非常感动,他那个细节。还有他的担架下来之后,整个镜头的处理,最后由于他不停地在钢锯岭一次一次地救人,所有救的都是伤员,伤员的血会染在男主角身上,当他最后用水洗澡的时候,因为在钢锯岭上肯定是没有时间洗澡。最后是血和水一直往下流,那个镜头真的是非常非常具有冲击力。我们说一百句他救了多少人他多么的辛苦,和着泥水、汗水和血污的这样一个水,一直在流淌。那个镜头整个运用,当时是用了一点点慢镜头,当时还有非常棒的音乐在伴随。这个里面镜头的运用都让人非常难忘。


其二 《血战钢锯 岭》这个主人公在一次一次背着战友,然后用他这样一个最笨拙的方式救出人家生命的时候,他脸是血,是战场上的灰尘、泥巴,一点儿都不好看,可是那个时候我们觉得他太美了,真的。甚至于我们觉得他熠熠生辉,这是美。太帅了!


我在想人的一生要向谁负责呢?每个人都是自己独立的个体,你再亲的人都没办法面对你自己所要承担的艰难困苦孤独和一些必要的选择。在这个过程里面,最重要的是要面对自己,当你自己对自己标准都放不过自己的时候,我相信这件事情就非常得好。今天在后半段的时候,在有限的生命尽可能的经历,为自己而活。这句话我觉得也非常好。是因为生命是有限的,不是我在这好像提倡自食其力。你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这句话说起来,非常容易,但是做起来非常困难。



总结

我们今天借这样一个《血战钢锯岭》来谈不要迷失我们自己,不要成为这个时代的悲剧。


希望在同台竞技的时候,给我们还在商业片、工业化流水管理和导片方式探索中间的张艺谋导演,能够上帝有一声碰巧的呼唤。希望我们中国多一点这样的导演,让我们多一点人文感,让我们走在大街上多一点人文感的面颊,人文感的脸,人文感的能够交流的脸。


而这张脸带给我们更多的温暖,或者说更多的,在社会里面我们可以触及的这样一些暖意。经常我看到一些脸的时候,我觉得好像这张脸是这样,那么他的心里该是什么样呢?我真的难以预测。所以最后我说,让我们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灵魂,不要让我们的灵魂漂流得太远



王老师近期会在直播平台聊聊电影,谈谈热点等等。为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们打算 建立直播观众交流群,听取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福利:

1.不定期的小礼品

2.王老师线下交流见面会

3.优先选取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作为直播主题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加直播助理微信进群【 ID: zhibo12340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