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意读书
北大法意读书--在这里,有好书,有良友,有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情商高的人,都有这1个特质 ·  16 小时前  
蓝钻故事  ·  台积电,被忽悠瘸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意读书

《俄罗斯研究文摘》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中国移民

法意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9-02-27 21:00

正文

图为期刊截图

图片来源:http://www.css.ethz.ch/content/specialinterest/gess/cis/center-for-securities-studies/en/publications/rad/details.html?id=/n/o/2/3/no230_the_russian_far_east

法意导言

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以及西方对俄进行经济制裁以来,俄罗斯经济衰退,同时中亚与独联体国家赴俄移民减少。在此背景下,俄罗斯提出“转向东方”战略,注重俄远东地区经济开发,重视与东方,尤其是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同时放松对华移民政策的限制。但中国移民涌入也引发了俄罗斯人的忧虑。然而与此同时,中国国内人均收入增长,人口老龄化促使劳动力短缺问题凸显,未来几年中国赴俄移民数量或许会有所减少。且俄罗斯语言测试也会对移民积极性产生影响。时任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the Institute for National Defense and Security Research(INDSR))非传统安全与军事任务研究所(Division of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and Military Missions)助理研究员刘萧翔于2018年12月21日在《俄罗斯研究文摘》(Russian Analytical Digest)上发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中国移民》(Chinese Immigration to the Russian Far East),结合历史渊源、当下国际政治形势、经济状况以及国民态度分析对俄罗斯移民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指出从中国引入移民是解决俄罗斯劳动力短缺最为有效的途径,中国移民对俄远东地区利大于弊,但其规模在未来几年会有所减少。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中国移民

作者:刘萧翔

译者:张雨凡


要解决俄罗斯远东地区劳动力短缺问题,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从邻国——中国引入移民劳工。的确,在乌克兰危机及其“转向东方”(“Turn to the East”)战略的大背景下,俄罗斯已放松了其对中国移民的限制。然而与此同时,由于中国人均收入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逐渐凸显,中国在俄移民工人的数量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有所下降。


根据官方统计,1990年至2010年间,俄远东地区人口减少了175万。自然人口减少和大批对外移民导致人口锐减。据统计,到2020年,俄罗斯劳动力将减少300万,而俄远东地区也将面临相同的窘境。《2025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移民政策构想》(The Concept for the State Migration Policy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through 2025)中指出过去二十年来增加的移民已抵消了自然人口减少的一半以上。然而俄罗斯对外移民仍在持续。因此,移民流入显然是解决劳动力短缺的唯一额外供给来源。


吸引邻国——中国的移民迁入是解决俄远东地区劳动力短缺的最简单有效的方式,然而这一解决方案却并不大容易为当地俄罗斯人所接受。尽管当下中俄关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但俄远东地区逐渐“中国化”的谣言仍然存在。另一个可行的移民劳工来源是中亚。然而相较中国人,当地人对中亚移民的抵触更甚。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俄远东地区应如何解决其紧迫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以及对俄远东地区而言,中国移民意味着威胁还是机遇?


俄远东地区的人口危机


俄罗斯远东地区不仅是俄罗斯面向亚太地区的窗口,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俄罗斯期望通过发展远东联邦管区以推动其经济增长。然而,人口外流一直是该地区发展的主要挑战。这不仅造成劳动力短缺,也导致国内需求低迷,乃至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


苏联解体后,许多具备专业技能的专家从俄远东地区迁出。此外,俄远东地区不仅难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也难以吸引国外专业人士。与此同时,俄远东地区缺乏充足的基层劳动力,长期依赖于中国移民。自二十一世纪初,俄远东地区的国际移民规模大幅下降。自2010年以来,移民来源也有所变化,来自独立国家联合体(译者注:简称独联体,苏联解体后由部分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协调成立的一个国家联盟)的单向移民相对增加。除中国移民外,也有许多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乌克兰以及阿塞拜疆的移民。然而这些移民的平均教育水平低于当地居民,大多数人从事建筑、服务和贸易行业。一些特定行业为来自特定国家的移民工人所垄断。比如公共交通领域几乎全为来自独联体的移民工人所占据。即使当地的俄罗斯人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也无法与前者相竞争。尽管移民数量增长,但他们仍只占总人口的一小部分。并且大多数在俄移民工人俄语讲得并不流利,其中有将近70%的人根本无法与当地人交流。这是当地移民管理的一个主要问题。


图为俄罗斯境内的中亚移民

图片来源:谷歌图片


俄远东地区的困境也与其恶劣的气候条件及较为偏远的地理位置有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恶化了人口外流问题。截止2017年,马加丹州、阿穆尔州、堪察加边疆区、犹太自治州以及楚科奇自治区是人口外流问题最为严重的五个联邦主体。尽管滨海边疆区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优于俄远东地区的其他联邦主体,但近年来该地区人口也呈下滑趋势,尤其是斯拉夫人与鞑靼人外流。同时迁入滨海边疆区的移民数量逐渐上升。其中,由于俄罗斯移民政策的变化,苏联解体期间被强行从俄远东地区迁往中亚的朝鲜人已开始大量返回该地区。由于北朝鲜政治的高压性质,也有不少来自北朝鲜的移民。在俄远东地区,他们是最廉价的劳动力,大多从事建筑行业。


由于缺乏全面的移民政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非法移民数量激增。自1994年以来,俄远东地区已开始驱逐非法移民。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非法移民能够填补当地劳动力缺口,但他们也形成了地下经济,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而这也是俄罗斯人不喜欢移民的原因所在。为管理之便,俄罗斯当局对移民劳工实施了严格的定额制度。然而由于这些定额的限制,大批希望在俄工作的外国人只能非法进入俄罗斯,成为非法移民工人。尽管2007年后合法移民有所增加,但有关当局仍继续对移民劳工实施定额制度。


俄罗斯政府鼓励移民迁入俄远东地区,但希望去俄远东地区的国外移民则少之又少。其他联邦主体的一些工人宁愿失业,也不愿千里迢迢跑去偏远的俄远东地区。俄罗斯政府甚至推出了“远东一公顷”项目以鼓励移民,然而据全俄民意研究中心(Russian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Center(VTsIOM))2016年11月的调查显示,仅有14%的俄罗斯人和27%的远东居民会考虑该项目,申请俄远东地区的一公顷土地。俄远东地区人口危机与劳动力短缺问题短期内似乎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中国移民对俄远东地区的影响


就地缘经济而言,中国充足的劳动力能够填补俄远东地区的劳动力缺口,但长久以来中国移民工人在俄罗斯人中并不受欢迎。


中国在俄移民数量未被准确统计。除了进行这种调查的实际困难外,原因也与有关当局使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有关。现有统计数据未显示中国在俄移民的规模、类型和流动情况。中国移民在俄远东地区占主导地位,但一般而言其规模无法与来自中亚和乌克兰的移民规模相提并论。然而由于中俄关系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对于中国移民逗留过久的担忧,中国移民数量一直被夸大。因此,俄远东地区的俄罗斯人误以为他们将为中国移民的“黄潮”所淹没,中国飞地也将会在该地涌现。这种观点源自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俄远东地区相当一大部分曾是中国领土,直至清朝被迫将其割让给俄罗斯。在此背景下,中国移民增长促使许多俄罗斯人怀疑中国将寻求远东地区——历史上曾为其领土的回归。


图片为清朝时期疆域图

图片来源:谷歌图片


此外,俄远东地区的俄罗斯人也认为中国移民抢走了他们的工作。这仅有一部分正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俄罗斯人与中国移民薪资的巨大差距,这样的状况确实存在。但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相反的态势。在边境贸易区,中国商人甚至雇佣俄罗斯居民以遵循俄罗斯政府法律。


2006年6月,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批准了《境外侨胞自愿移居俄罗斯的国家计划》(State Program to Assist Voluntary Resettlement of Compatriots Living Abroad),旨在吸引前苏联中的俄语居民来俄罗斯重新定居。 三个远东联邦主体: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及阿穆尔州是这些居民将定居的主要地区。 这项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人口危机和中国移民问题;此外,这项政策也试图利用来自独联体国家的移民以削减中国移民数量。然而,后续的发展表明该项计划的期望落空。为了保护俄罗斯人的权利,2006年6月俄罗斯联邦政府出台了禁止外国人在市场上从事零售业的法令。大约10万中国商人被迫离开俄罗斯,俄远东地区遭受了更严重的影响。这是由于非法移民工人一直以来弥补了当地经济的缺口,因此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强制迁出非法移民工人不利于当地经济。


除了商业领域外,在俄远东地区的建筑及农业领域,中国移民工人也不可或缺。例如中国华富建筑公司(Hua-fu Construction Company)在当地影响力极大,为当地经济做了极大贡献。滨海边疆区已同黑龙江省签署了协议,保护中国在俄从事农业的移民。尽管中国移民工人在这些领域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但由于俄罗斯人在劳动市场上无法与其竞争,他们仍被认为对当地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由中国移民工人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另一个问题。在阿穆尔州和犹太自治州,农业土地污染问题十分严重。2012年9月,由于中国移民工人过度使用农药,阿穆尔州当局决定禁止其从事农业工作。2013年,俄远东地区一些联邦主体拒绝向中国移民工人提供任何国外移民的定额分配,转而青睐于来自北朝鲜和独联体国家的移民。此外,2012年至2017年间,俄远东地区非法砍伐增加了70%,其中大量木材运往中国。


乌克兰危机带来转折点


尽管中国移民劳工仍不受欢迎,但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为其在俄远东地区带来了机遇。西方对俄经济制裁不仅导致其经济危机,还引起来自独联体移民数量的锐减。虽然俄罗斯存在经济问题,但俄远东地区仍有大量工作需求。这些工作由于其薪资较低而无法吸引当地居民。因此,俄罗斯加快转向东部,尤其是中国。俄罗斯希望扩大其与中国的经济合作,鼓励中国参与俄远东地区的开发。毫无疑问,这将产生更多对中国劳动力的需求,而俄罗斯政府也将相对应地放松对中国工人迁入的限制。因此,中俄合作将迎来新的机遇。


长期以来,俄远东地区联邦主体对中国移民工人实施严格管控。有关当局对中国移民工人数量进行定额分配。每年发放给中国工人的许可证数量并未满足其商业需求。然而,这种状况在高级经济特区(Advanced Special Economic Zone(ASEZ))成立后有所改善。


2015年7月,俄罗斯远东发展部批准成立高级经济特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高级经济特区的建立是一重大突破,该地区引进国外劳动力与专业人士不受定额限制。此外,高级经济特区的企业也可开展职业培训与在职培训。


目前,中国正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将“中蒙俄经济走廊”框架下的中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地区的融合作为其优先发展方向之一。2018年9月,中国主席习近平在东部经济论坛(译者注:Eastern Economic Forum,每年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国家论坛)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已成为俄远东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与外资来源国,并宣布设立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the Sino-Russian Regional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Investment Fund),首期100亿人民币,总规模1000亿元人民币。随着中国资本投资,未来将会有更多中国移民工人来到俄远东地区。他们更可能是专家,而不是低技能者。然而,这些移民工人是否也会同样抢占俄罗斯人的工作机会还有待观察。


图为习近平主席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

图片来源:谷歌图片


中国移民仍被视为威胁吗?


2008年,俄罗斯发起“转向东方”战略。俄罗斯试图强化其与东部的政治经济联系,而不仅仅是与中国和韩国。2015年10月,全俄民意研究中心的调查指出许多俄罗斯人认为俄罗斯与东部之间的关系是为其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所驱动,例如与美国的争斗以及西方经济制裁,而并非由于地缘文化因素。同时,调查也显示不到一半的人(47%)视在俄远东地区与西伯利亚的移民为威胁。换言之,亚洲威胁论正逐渐成为过去式。


图为移民者

图片来源:谷歌图片


全俄民意研究中心从2005年至2017年进行的长期跟踪调查显示自2014年起,乌克兰危机已对俄罗斯民意产生重大影响。赞同“中国是经济政治的竞争对手”论述的受访者比重从2009年的24%大幅跌至2014的8%。此外,赞同“中国是战略经济合作伙伴”论述的受访者比重由2009年的41%上升至2014年的49%。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Far Eastern Branch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FEBRAS))下属远东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Institute of History, Archaeology and Ethnography of the Peoples of the Far East(IHAE))于2017年春夏两季对俄远东地区四个区域进行调查:滨海边疆区、堪察加边疆区、马加丹州以及萨哈林州。这一调查也是另一了解俄罗斯人对中国及其在俄远东地区的移民看法的有用来源。在调查报告中,维克多·拉林(Viktor Larin)与莉莉娅·拉林(Liliia Larin)强调将中国评价为“良好和非常好”的受访者比重为64%,评价为“满意”的比重为26%,而将美国评价为“坏”的比重达61%。不同阶级人群对中国及在俄远东地区的中国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一般而言,相较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对中国的忧惧较小,因而对中国有着更为积极的评价。与中国相邻的联邦主体比其他地区更能体会到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好处,它们倾向于在当地支持中国投资。滨海边疆区的居民视中国为其经济合作的第一选择,而堪察加边疆区、马加丹州和萨哈林州则优先选择西伯利亚,其它俄远东地区的联邦主体和日本。受访者对中俄关系积极发展充满信心。68%的人认为中俄关系前景是“好的”或者“非常好的”。他们希望中国来当地投资,并且由于大多中国移民工人不会久留俄罗斯,其对中国移民工人的接受度也有所提高。尽管认为“来自邻国的移民带来威胁”的受访者比重自2010年起逐渐下降(2010年51%,2013年49%,2016年31%,2017年24%),但仍有相当一群人视中国为威胁。


总体来看,俄罗斯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就接受外来移民。或许,正如亚历山大·拉林(Aleksandr Larin)所说, 俄罗斯人可以接受中国移民为了经济活动作为短期工作者留俄,但他们并不乐意中国移民在俄罗斯长期定居。这种趋势在俄远东地区甚至更为明显。


可能的变动因素


俄罗斯当局放宽对中国移民的限制显然是权宜之计。然而,就长远看来新的移民规定对吸引中国移民来俄远东地区来说可能作用不大。例如,自2015年起,移民在其能够申请必要许可和文件前,必须通过一项综合测试,检测其对俄罗斯语言、历史及相关法律的了解。


就某种程度而言,俄远东地区劳动力短缺的原因也在于其大量工作薪资微薄,俄罗斯人自身不愿意从事。因此,中国移民工人填补了低薪劳动的空缺。然而,近年来中国人均收入已大大提高,中国工人赴俄工作的意愿也渐渐消减。此外,自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经济一直处于下滑态势,因此俄罗斯工作机会也不复之前那样充满吸引力。当前,有意前往俄远东地区的中国移民工人很可能是在其家乡劳动力市场缺乏竞争力的人。尽管相比其他种类的移民测试,工作许可的资格考试更为简单,但这可能仍是这些低技能移民工人赴俄的一大障碍。早前,中国曾要求俄方废除对中国移民工人的俄语测试,但这一要求被拒绝。


与此同时,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中国自身也将很快面临劳动力短缺。这也是中国当局废除独生子女政策的原因所在。随着中国面临劳动力短缺以及其工资上升,试图赴俄工作的中国工人数量或许也会大量减少。


图片为人口老龄化

图片来源:谷歌图片


目前,俄罗斯对中国移民的态度可以用“有限的容忍”来表述。大多数人认可中国移民带来的经济利益,但他们也对人口问题与中国移民经济活动的后果表示担忧。虽然与十年前相比,其对于中国及中国移民工人的文化态度较为积极,但这一改变实质上源于西方对乌克兰危机所回应的经济制裁,而不是由于俄罗斯居民与中国移民工人长期社会交往而导致彼此之间有所了解。一旦西方不再对俄实施经济制裁,俄远东地区的中国移民工人的消极影响又会再一次被当地人夸大。


结论


来自中国的移民工人和经济帮助对俄远东地区发展来说必不可少。前往俄远东地区的中国移民一度被许多俄罗斯人认为是另一场“黄祸”,他们认为中国有意悄悄收回清朝时期割让给俄国的领土。然而,这个谣言并未成真。相反,中国移民工人及时提供了劳动力来源,填补了俄远东地区的劳动力短缺。虽然如此,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移民也给该地区带来了挑战。有意前往该地区的中国工人数量对当地政府移民管理造成了混乱。同时,移民也促使地下经济发展。然而,总体来看对俄远东地区而言,中国移民意味着机遇,而非威胁。当下,大多数俄罗斯人认为中国移民的利大于弊。


由于乌克兰危机和俄“转向东方”战略,俄罗斯放松对中国移民的限制。同时,由于中国人均收入增加以及其人口老龄化而凸显的劳动力短缺,中国在俄移民工人数量实际上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有所减少。此外,语言门槛测试也会对中国移民工人赴俄工作的积极性有所影响。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可能会对未来几年中国前往俄远东地区的移民规模产生不利影响。



翻译文章:

Shiau-shyang Liou, Chinese Immigration to the Russian Far East, Russian Analytical Digest, December 21, 2018


文章来源:

http://www.css.ethz.ch/en/publications/rad.html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