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锐评
《环球锐评》以全球热点事件为切入点,由资深专家和评论员等新闻大咖进行全方位解读和犀利点评,直击新闻背后的各种连环套。
51好读  ›  专栏  ›  国际锐评

国际锐评|美方必须就大规模使用兴奋剂问题给世界一个交代

国际锐评  · 公众号  ·  · 2024-08-08 23:3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眼下, 2024 年巴黎奥运会赛程过半。一股“暗流”也在赛场内外涌动——美国媒体和机构一边炮制虚假话术、攻击别国运动员违规服用兴奋剂,一边对兴奋剂检测呈阳性的本国选手进行袒护和包庇,再次玩弄“双标”,将体育政治化、武器化。

当地时间 7 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 WADA )发表声明指出, 2011 年以来,美国反兴奋剂机构( USADA )至少在三起案件中,对使用类固醇和促红素( EPO )的运动员免予指控和处罚,允许他们继续参加比赛。 声明指出,这一做法明显违反 WADA 旨在保护体育竞赛完整性的规则,破坏了体育比赛的公平性,也危及相关运动员的安全。



与此同时,根据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CGTN 面向全球受访者发起的一项网络民调, 95.01% 的受访者强烈谴责美方假借体育之名打压对手的卑劣伎俩,痛批这是“美式霸权”对奥林匹克的践踏; 96.84% 的受访者认为,美方缺乏对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尊重,是在挑战公平和权威; 96.11% 的受访者呼吁各国遵守奥林匹克精神,共同维护国际体育组织的权威性和公正性,营造公平竞争的体育竞赛氛围……


这些表态和呼声,坐实了美国体育运动中存在大规模、有组织、系统性使用兴奋剂的严重问题,也说明国际社会看清:美方为保住所谓“优势地位”贼喊捉贼,无所不用其极。


回溯时间线,人们不难发现,早在本届奥运会开幕前几个月,美国就开始有预谋地“带节奏”。今年 4 月,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和《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接连炒作称,中国游泳运动员在 2021 年被查出兴奋剂曲美他嗪阳性却没有受到处罚。此后,美方不顾世界泳联、 WADA 这两大权威机构客观、公正的调查结果持续炒作。之后,美国政府还就所谓“兴奋剂事件”传唤世界泳联执行董事,并扬言对 WADA 展开调查。少数美国国会议员日前提出一项新法案,威胁要扣留对 WADA 的经费支持。 对于美方做法,国际奥委会明确表达了不满,甚至警告考虑取消美国城市的奥运会主办权。


竞争不过就使出歪招,美国这一套在国际政治领域可谓劣迹斑斑。 如今,它又在体育竞技领域复制。 这不仅是对倡导公平竞赛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亵渎,也是对所有付出艰苦努力的干净运动员极大不尊重。 美国一些人在国际场合大谈“规则”,实际奉行的是美国规则。

近年来,美方针对中国的全方位遏制打压步步升级。炒作所谓“兴奋剂事件”、抹黑中国运动员和中国国家形象,也成为手段之一。从体育层面看,美国一直自诩为“体坛霸主”,将体育竞技视为软实力重要一环。这些年,随着中国等国竞赛水平的不断提升,美国在田径、游泳等一些传统强项上的优势被削减或反超,这让美国一些人患上了“焦虑症”。

比如,本届奥运会男子 4 × 100 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勇夺金牌,打破了美国在该项目上长达 40 年的垄断。在男子 100 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运动员潘展乐以巨大优势夺冠,引发西方舆论一片惊呼。美国一些人越来越多地借所谓“兴奋剂问题”做文章,给他国运动员下绊子,干扰他们的竞技状态。

根据公开报道,自今年 1 月初至巴黎奥运会前夕,中国游泳队平均每人接受反兴奋剂组织检测 21 次,远高于美国队的人均 6 次和澳大利亚队的人均 4 次。国际奥委会发言人马克·亚当斯回应称,中国游泳队“经受了全面检测”。 WADA媒体关 系总监詹姆斯·菲茨杰拉德认为,“(美国)某些人纯粹是想通过这些涉事运动员是中国人来捞取政治筹码,这将会在反兴奋剂系统内部造成不信任和分裂”



讽刺的是,就在美国以“兴奋剂”为由攻击他国运动员时,它一贯的“双标”行径被曝光。今年 3 月,美国奥运田径选手埃里扬•奈顿被查出呈类固醇阳性,但美国反兴奋剂机构辩称,这是由“运动员食用了受污染的肉类引起的”,因而决定不对他实施禁赛处罚,并允许他参加巴黎奥运会。从过往看,美国很多获得过奥运金牌的田径名将都被检出兴奋剂阳性,但在美方庇护下,要么保住了名声,要么被从轻处罚。美方对自身长久以来的反兴奋剂“陋习”视而不见,却试图越界管辖别国,如此“双标”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反感。

奥林匹克精神不能被美式霸权玷污,反兴奋剂工作不应沦为抹黑和打压他国的工具。 相关机构有必要对美方严重违反《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的掩盖行为开展独立调查。美方必须停止“长臂管辖”,正视自身问题,就大规模使用兴奋剂事件给世界一个交代,重树全球运动员对公平竞赛的信心,还奥林匹克运动一个干净、安全的环境。


(国际锐评评论员)




点击下面的链接,查看历史文章
国际锐评|中国人权保护何以获得联合国“热烈掌声”?
国际锐评|是什么吸引美企高管此时组团访华?
国际锐评|从“历史答案”到“时代答案”,中国担当持之以恒


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国际锐评”公众号 点个“在看”再走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