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牌头版
2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聚焦头部与标杆,报道品牌背后的营销密码与增长逻辑。+V:jiangnan254(备注:专访)
51好读  ›  专栏  ›  品牌头版

王思聪秀恩爱,华为“王炸机”凉得快?!

品牌头版  · 公众号  ·  · 2024-09-13 16:3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消费降级这一话题,通过王思聪喝蜜雪冰城、华为三折叠手机等例子展开分析。文章提到了消费降级的不同表现形式,如口红效应、价值降级和价格降级,并指出每个人的消费观念不同,消费降级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同时,文章也讨论了电子产品和奢侈品在消费降级趋势下的不同表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消费降级趋势下的不同表现

文章通过王思聪喝蜜雪冰城等例子,说明了消费降级趋势下人们的不同表现,包括购买耐用品、转向购买相对廉价的奢侈品等。

关键观点2: 消费降级的多种形式

文章提到了消费降级的多种形式,包括口红效应、价值降级和价格降级,并指出每种形式的特点和例子。

关键观点3: 电子产品和奢侈品在消费降级趋势下的表现

文章讨论了电子产品和奢侈品在消费降级趋势下的不同表现,包括科技产品和奢侈品的营销方式、消费者的购买心理等。

关键观点4: 消费降级的争议和影响

文章提到了消费降级的争议和影响,包括品牌的价值感下降、价格与价值的平衡等问题。


正文





我以为富二代炫富的尽头,是晒车晒豪宅。

王思聪却告诉我,是晒蜜雪冰城秀恩爱,这一秀狠狠打脸华为了。

最近大家在关心王思聪是不是忙着省钱买奶粉。

因为王思聪秀恩爱喝了一杯奶茶,顺便给大家洒了一波狗粮。

网友拍到王思聪在日本喝蜜雪冰城,而且根据女友懒懒回应,已经跟王思聪喝了两次蜜雪冰城。

图源: 冲浪小鱼儿

身家千亿的王思聪,点了一杯6元的棒打鲜橙就,就这么水灵灵坐在街头喝蜜雪,割裂感太强了。

图源: 微博网友

就在我好奇究竟是王思聪降了身价,还是蜜雪冰城上了档次时…

网友曝光这一身行头大有来头,比如脚上的LV拖鞋据说就要八九千。


看到王思聪喝蜜雪冰城——

一边感慨这很王思聪,再次立住“最接地气”的富二代人设。

一边感慨王思聪让我觉得好陌生,怎么就变成我不认识的样子。

这可是吐槽过“劳斯莱斯找晚晚推广”的王思聪。


除了省钱买奶粉,网友猜测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为了穿搭,雪王的“鲜橙”跟橙色拖孩更配!


还有一种可能, 消费降级的风,还是吹到富二代身上。


于是你一句我一句,感慨这年头王思聪也跟自己一样消费降级了,终于找到我和富二代的共同点。


王思聪不仅用一杯蜜雪冰城,广而告之雪王在日本出道。

还用一杯蜜雪冰城,成功进行反向带货,给消费降级不丢人正名了。



王思聪消费降级未必是真的,你我他等人消费降级可能是真的,今天就聊聊消费降级。

消费降级这事很难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开方式。

既可以理解是“口红效应”式消费降级,也可以是价值的降级,还有赤裸裸的价格降级。


说到相对的消费降级,华为三折叠机HUAWEI Mate XT非凡大师最有发言权。

当国民老公沦落街头捧杯蜜雪冰城,国民品牌手机忙着宴请明星赴会捧场王炸机。


为推广三折叠机,华为请张靓颖助阵发布会,拉来杨幂、于和伟、许昕、樊登和尼格买提、刘德华等,拍了近20支广告。

图源: 华为终端

果然国民 (老公) 和国民 (手机) 的悲欢,不是相通的。

毕竟华为的“年度王炸”三折叠手机,定价19999元起。

图源: @新浪科技

当科技圈官宣了自己的“电子茅台”,有人看到价格“万”而却步。

终于忍不住问一句: 说好的消费降级吗?


再想想 连王思聪秀恩爱秀出了消费降级,岂不是给华为新机泼了一把冷水。

说到底,在消费降级大趋势下,电子产品逐渐成为耐用品。

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如果手里的手机还能用,绝不会换机。

当你在迷惑到底谁在买又大又贵的砖头机时。

殊不知三折叠机开启预定后,价格炒疯了,一夜从2万炒到9万;预约排疯了,超400万人预约,据说比发布会前多了一倍。

这就是迷惑的地方, 一边是自嘲消费降级,一边是疯狂预订电子茅台。

还有人算了一笔账,何不如花1万买iPhone 16Pro,花5千买个iPad;

再买两条华子两瓶五粮液一个五香卤猪头,这笔钱这么花,岂不是更香。

虽说华为三折叠机贵出了争议,这不妨碍二八定律依旧好使,20%的人掌握80%的财富。

别再好奇这么贵的手机,到底谁在买啊?问就是那20%的老板们。


这不有人调侃三折叠机是价格虚高的奢侈品,进行一顿有理有据的分析:

如果将华为三折叠屏手机视为奢侈品,无论是科技含量还是实用性,都吊打瑞士机械手表。

花5万块钱买块机械表,最多买个表中入门级。

花2万买个华为三折叠屏,看似三折实则奏折,可以体验早起批阅奏章的尊贵感。

古代上朝:皇上,这是您今儿要批的奏折。
现代上班:看似三折,实则奏折。

图源: @bingo

我们不是总调侃奢侈品,尽出些“时尚是个轮回”的周边产品。

现在想想 华为何尝不是在做一种很新的奢侈品,让大家体验古代奏折风潮。

图源 :@江湖李傅相

因此有些消费降级是相对的,可以视为一种口红效应。

当经济不景气,购买力下降时,大家会转向购买相对廉价的“奢侈品”。


结合这一点来看,入手一台华为三折叠机,或许也是有钱人体验别样消费降级。

看来所谓大环境不好,是指这两种情况:

一是消费降级是假的,二是真正的消费降级,其实只有我一个人




虽然华为王炸机一出,被质疑与大众的“消费降级”现象背道而驰,但审判也只是停留于新品营销的非常时期。

这些年,论消费降级最大受害者,还得是之前长期被架在火上烤的钟薛高。

这就要说到区别于“口红效应”的另一种消费降级现象: 价值降级。

价值降级 并不意味着贵就是原罪、 消费层次倒退 ,而是消费观念升级。

这笔钱我花出去之后,我感受到的体验价值是与价格对等的,而不会因为产生心理落差,觉得被坑了。

过去我们总喜欢将钟薛高,形容为“雪糕中的爱马仕”。

图源 :@钟薛高

说到底钟薛高终究不是爱马仕。

奢侈品是有本之木,而非无源之水。

跟真正的爱马仕比较,钟薛高没有沉淀的品牌底蕴,没有足够的产品力去支撑溢价。

价格是会驱动我们对产品的价值认知的。

当钟薛高售价从60元降到2.5元,就像是在告诉大家: “其实我们的雪糕,原来标的高价都是吹的。”

图源: 今日张店

钟薛高一下子暴露出自己的利润空间很高,大家对于钟薛高的价值感一落千丈,直呼不仅刺客还欺客。

更何况钟薛高被曝过一些不太光彩的丑闻,时不时被拎出来审视,比如“烧不化”、“长时间不融化”、“虚假宣传”等。

当消费者看多了产品质量跟不上营销速度的故事,难免觉得钟薛高不值得,只是营销堆高雪糕价格。

网红是通往品牌的必经之路,但成为高价值的品牌,需要做时间的朋友。

与其说大家买不起高价雪糕,倒不如说消费者不再认同钟薛高的产品价值。

同样是雪糕,哈根达斯卖得再贵也有人买单,因为大家认可它的价值。

同样是卖咖啡,星巴克卖得再贵、设置消费入座也不愁,因为总有人为“第三空间”价值买单。

图源: @君君的旅行日记



说到最后一种消费降级,那就是简单粗暴的价格下降。

省的是真金白银,断的是品牌溢价。

博主@清男师兄 做过一个互动 消费降级后,大家首先不买的是什么?

看完评论区,瞬间对消费降级具象化,不再盲目看重大牌,追求面子。

图源: @清男师兄

在消费降级潮之下,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更注重性价比,消费精打细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