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韩国电影《飞行员》成为暑期档热门,观影人次不断增长。该片改编自瑞典电影《座舱》,涉及性别话题。导演为女性,主要观众群体以女性为主。虽然引发争议,但依然受到一定关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电影概述
《飞行员》是曹政奭主演的喜剧电影,成为韩国暑期档热门。该片改编自瑞典电影《座舱》,讲述男扮女装的变装喜剧故事。
关键观点2: 观影人次与争议
《飞行员》观影人次增长迅速,但仍引发争议。争议主要围绕性别话题,包括女性角色设定、女性独立主题以及对男性角色的描绘等。
关键观点3: 导演与观众群体
《飞行员》的导演金涵洁为女性,可能因此决定翻拍这样一部涉及性别话题的电影。主要观众群体以女性为主,这也影响了电影的评价和接受程度。
关键观点4: 电影内容与评价
《飞行员》作为一部变装喜剧,涉及职场性别歧视等敏感话题。虽然引发争议,但部分喜剧元素仍受到观众喜爱。影片通过男扮女装的设定,探讨性别转换后的职场状况,以及女性在职场遭遇的问题。
关键观点5: 票房与前景
虽然《飞行员》引发争议,但票房表现稳定。然而,争议使得票房无法更进一步,目前观影人次已见疲态。
正文
本片上映至今20多天,韩国观影人次已经达到388万,而相比本片220万人次的盈亏平衡点,起码是稳赚了,而且,这个数字仍然在上涨中。
而在观影人次排行上,本片也仅次于年初的《破墓》以及《犯罪都市4》,成为2024年韩国本土新片的第三名。
当然,那两部都已经破千万了,这部看起来破千万应该是很难的。
反正呢,这部《飞行员》的热度还是有一些的:一方面是源自主演
曹政奭的个人票房号召力;另一方面,本片轻松有趣的喜剧风格,也非常适合暑期档的。
不过呢,即便是一部暑期档的喜剧,本片仍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比如,在韩国本土知名网站naver上面,本片的注册用户评分为7.4分。其中女性用户的评分为
8.54分
,而男性用户的评分却仅有
5.42分
也就是说,来自不同性别的用户,本片的评分就差了将近
3分
。
因为观众性别不同,评价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差异,也是非常厉害了。
一夜之间失业的韩正宇,用完美女装的身份“韩正美”成功再就业后发生的故事。
是的,就是这样一部男扮女装的变装喜剧故事。
曹政奭在片中挑战女装造型,也算是本片很重要的看点了。
如果从性别角度,其实这已经算非常温和的一部喜剧了。整体看,就是一部很常规的恶搞喜剧,各种玩变装的梗,甚至,有些情节有点刻意耍狗驼子、瞎胡闹那种。
必须要说,片中有些喜剧的点还是挺好笑的,尤其是,曹政奭的女装造型还挺可爱的,同时,他的表演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但确实,在性别话题争议非常大的韩国,这部即便非常温和的电影,还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故事大概说的就是,男主本来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飞行员,却因为卷入上司在酒后的职场性骚扰言论风波(他自己也跟着附和了一句),最终丢了工作,老婆也跟他离婚了。
但,希望重新飞上天空的他,最终则以变装的形式,假冒成女飞行员,继续他的工作,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喜剧故事。
而其实,本片也是一部翻拍片,原版是2012年的瑞典电影,叫《座舱》
其实相比原版,韩版已经保守了很多了。原版其实更深入地探讨了职场的性别歧视以及其他性别话题,而且触及到不少敏感问题。
之前有韩国的评论也说,因为韩国对于性别话题一直很敏感,所以,本片毕竟是主流商业片,也没太敢特别放肆。
比如,有评论认为,作品中女性角色的设定过于强势,可能使男性角色显得软弱无力。
同时,影片中涉及到女性独立与自我价值的主题,强调女性在职场和家庭中的地位,这在某些观众看来是对传统性别角色的挑战。
另外,部分观众认为电影对片中男性角色的描绘都不够正面,可能传达出对男性的刻板印象,导致了性别关系的紧张。
反正呢,大概就是类似观点,也让影片产生了很多争议。
其实影片真正触及的性别话题,大概也只是变装之后的男主,可以更多体会到作为女性会遇到的一些职场状况(包括骚扰、歧视等等)。
也就是说,只有男主变装,实现换位之后,才可以在一定程度感受到女性在职场遭遇的种种。
同时,其实还有另一个让很多男观众未必舒服的点。我看了很多批评,其实都并没有很直接指出,或者有意绕开了。
那就是,男扮女装的
曹政奭,在片中其实是有LGBTQ相关的指涉的,而且,他在片中,与另一个女飞行员的关系也确实很微妙。
而在瑞典的原版里面,其实是很直接指出了双性恋这个设定的。
而这个话题,应该也是让一些观众无法接受的原因吧,包括男扮女装这个设定,本就是对阳刚形象的嘲讽(显然会让一些观众觉得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