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田静。
昨天听说,有超过200名中国乘客回国中转时,滞留在埃塞俄比亚,曾3次遭遇航班取消。
有大量中国人归国,除此之外还有选择留在海外的华人。
截至目前,除中国以外,海外疫情升级,全球新冠肺炎累计超69万例。疫情已影响全球202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走势告急,国外的疫情新闻赶超我的浏览速度。
在这些新闻中,我们不免会关心海外同胞的现状问题。
所以我和5个中国女孩聊了聊,她们分别在意大利、美国、英国、新西兰工作或留学。
她们有选择留在水深火热的意大利的,有留在连王储、首相都感染的英国的,还有刚经历了51个小时回到祖国的。
我们一起听听她们对所在国家的真实情况和切身感受。
家中隔离,有口罩,一切顺利。
意大利截至目前,累计确诊9W多例。死亡率超过10%,居全球首位。
疫情最开始是从米兰出来的,最严重的是米兰附近的城市贝加莫,在这个100多万人口的小镇,一个月死了接近700人。
有人说贝尔加莫在一个月里整整消失了一整代人,几乎所有的人都失去了他们的爷爷奶奶。
新闻也说尸体成堆,每30分钟就有一场葬礼,尸体全部是部队用车拉走。
意大利面积和人口都很少,除中国以外,目前疫情严重程度在全球排第二,仅次第一名的美国。
我目前定居安科纳,开车4个小时左右就能到米兰。
前几天一个离我大概40公里左右的养老院里,40位老人中就有37位确诊。
所以随着人数不断上涨,意大利的医疗资源也处于崩盘阶段,医生、护士每天14个小时超负荷工作。
甚至有新闻说要让在读的护士医生提前毕业,进入医院工作。
最近意大利政府向意大利社会征集300名医生,因为意大利有很多私人诊所和家庭医生,但是自愿报名。
整体来看,现在的意大利就是1、2月份中国疫情的重复上演。
然而不同的是,意大利和中国采取的措施不太一样,没有像中国一样,上面说什么,下面就执行什么,意大利是有一点博弈在里面。
比如关于学生停课一事,我所在的马尔凯大区区长和意大利国家政府就争吵起来了。
后者的说法是因为这个区还没有确诊病例,所以学校只关停一个星期。而前者的说法是因为我们离米兰太近了,必须把学校关停。
意大利开始也没有任何强制措施,网上也传出了意大利市长情绪激动地劝告市民们呆在家里的视频,令人看了又好笑又心疼。
所以归根结底是低估了严重性,甚至早期意大利政府的防御措施中讲到是谁感染了谁戴口罩,谁解除了感染者谁带口罩。
我觉得整个西方主流媒体也都认为新冠只是比流感严重一些的病毒。
死亡率猛增后,意大利开始重视,3月20号发布了10条加强条文,完全禁止之前可以在公共场所,如公园、乐园、跑步区域等活动的规定。
之前意大利遛狗和西班牙遛狗一样,没有限制,所以待不住的民众会利用遛狗外出。现在也只能保持在100米内的范围才能遛狗。
封城、封路、人员隔离,除指定超市、诊所、药店外其余都关门了,去超市也要填写健康表。
大量的停工后,意大利政府会给员工税后的80%补助,个人房贷、车贷、水电费这两个月都可以不用支付。我也听说,公司的税和贷款也可以不用支付。
如果你家里有孩子或者在超市、诊所、药店上班,每个月会给额外的600欧元补助金。如果在前线工作,每个月会给额外1000欧元的补助金。
这样看来整体人民生活没有受太大影响。
但早在1、2月份华人曾遭歧视,比如华人餐馆等会无人问津,当时意大利政府还没有补助金政策,就会有点惨。
意大利的歧视色彩,一个原因是:意大利人会觉得中国那些做生意的商人破坏了他们的经济环境。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的疫情有说过是因为吃野生动物引起,意大利人非常喜欢野生动物,即使没有病毒,单单吃野生动物这一点,他们就很反感。
不过意大利人意识是自由的,你帮我我就帮你,当疫情来临时他得到了中国的援助,他们也真是记在了心里。
反观欧盟其他的国家不接受意大利的包裹,不接受意大利的货物。在本身受到歧视的情况下,他们更能反思自己之前对中国采取的态度。
现在,意大利甚至每天新闻都会连线一个中国的记者,除了讨论一些疫情解决方案,连接的也是两国的友谊。
中国已经陆续派了多个医疗队来支持意大利。作为一个在意大利的华人,对那些亲自奔赴意大利前线的国内相关人员,我都十分的敬佩,更不用说意大利人了。
我认为这是一种超越国家的伟大。
#美国确诊人数第一,
大多华人认为呆在美国更安全#
弗吉尼亚确诊病例数快到900,我隔离在家,工作不受影响,一切顺利。
现在美国累计确诊14W多,全球第一,而且涨势不见平缓。
最严重的是纽约,纽约市里已经搭建了一个1000张床的临时医院,会展中心也被改成重症病人的医院,各州都在找特朗普要物资。
疫情和经济市场的双重夹击下,一批名人为代表的民众呼吁着社交隔离,包括特朗普在内的另一批人却担心经济运行而号召人们赶紧复工。
我看到民调机构morning consult在前几天对美国人做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3%的美国人认为此次疫情的追责方应是中国。所以由此可见在美的歧视情绪肯定是有的。
3月22日看到新闻有说:在美华人自发建互助群,做好预防,方便求救和囤货,还可以分享最新资讯。
在朋友群里也看到:学校里有两个华人女生被吐口水,华人店被砸。
我觉得这些是个例,的确有些城市比较保守,观念上更加传统,有排外的情绪。
但我自己遇到的美国人都很好。这两天出门倒垃圾遇到白人夫妇想等他们走了再去,他们反而主动接过我的垃圾帮我扔。总之大家都注意安全。
因为我在写财经报道,也挺关心疫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1月底在中国刚爆发疫情的时候,美国这边股票完全没有反应。
等到西方世界疫情爆发,资本市场突然崩溃,之前两周熔断(停盘)四次,美国做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这样的熔断恐怕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
我觉得也可以从这种市场情绪看出一个问题,或许大家觉得中国能控制疫情,但是美国控制不了疫情。
总的来说疫情只是一个导火索,美国资本市场已经快12年牛市了,内部本来就有一些问题,衰退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这可能也是特朗普为什么着急复工的原因,经济要运转,还是的靠人。
前几天,有个同事的姐姐突然地给他打电话,说自己才意识到疫情真实爆发了,3月份似乎美国人才开始恐慌。
但美国是公路国家,有地铁的城市不多,大多数人都自己开车,这一点就降低了传播速度。
美国人也不受约束,我甚至听说我们这边学校停课以后,有的本科生在很疯狂地开party,非常胆大魔幻。所以总的来看封城的可能性不大。
我周围已经工作的华人,大部分不会马上回国,大家认为还是待在美国的家里更安全。
还有一个原因,有些类型的签证回国之后就得重新签一次,美国大使馆如果关门了就会耽误很多时间,很可能回不了美国。
不过,无论在哪,希望大家都能Stay healthy(保持健康)。
除了不能看歌剧,其他一切都好。
英国王储查尔斯、首相,卫生大臣相继确诊,有种身先士卒的精神。
英国真正让大家开始觉得新冠重要性的节点,是3月17号英国首相Boris的电视讲话。在这之前我还去朋友家聚餐吃饭。
讲话中提到:英国现在可能已经有5000到1万人感染。NHS(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能力有限,不能给所有人提供试剂盒和测试,轻状的人只能自己呆在家里观察。
后续专家分析,目前最好的状况是,能有足够多的人对病毒产生免疫力,最终形成群体免疫。
关于群体免疫这件事,我身边朋友就讨论很热烈,好多英国本国人都在骂。
有分析说这是一种特别功利主义的想法,他们觉得大部分人已经或者即将接触到病毒是事实,已经没有办法避免。而医疗资源有限,要留给类似老年人、免疫力差的那些更加脆弱的人群。
这次病毒感染出现了阴性之后再次复阳的案例。英国担心即便现在控制住了,到冬天或者明年,又会再一次爆发,那时英国医疗已经没有力气应对。
紧接着好多人就慌了,大家才开始囤食物自我隔离。
21号下午去采购,英国的超市里肉架上只剩下英国人不吃的羊肝;蔬菜货架上只剩下两根葱,厕纸、消毒水、免洗洗手液之类的在两周前就买不到了。
但后来疫情严重起来以后,政府也没有真正实行不作为的群体免疫,相反,开始关闭酒吧,剧院等大型集会场所。
目前出于健康和解闷的考虑,暂时没有关闭公园,结果公园人超级多,甚至比疫情前人还多。
首相和伦敦市长每天都发表电视讲话,求大家不要出门。如果再有这么多人跑出去,就会把公园也关掉。
这次疫情也给已经脱欧的英国又雪上加霜。但即便这种情况下,他们还要给所有因为疫情没办法工作的人提供至少80%的工资。
估算至少也要发几千亿,政府哪来这么多钱?这一点既让人惊讶又让人疑惑。
但有一说一,对于人民来说是一件好事。
我还是暂时打算留在伦敦,做好隔离,回去的飞机密闭、机场人多,途中感染的可能性不容窥视。
家中隔离,有男友陪,一切都顺利。
高中来的新西兰,断断续续在新西兰待了八年了。
和男朋友计划了很久的旅行计划泡汤,退订机票和酒店的电话都已经打爆,只能隔天再退。
非常突然,3月23号新西兰提升紧急程度,48小时内采取全国最高警戒第4级别封锁,健身房、餐厅都关门了。
没错现在新西兰已经封国了。本来人少地广的新西兰,现在地图上都看不到有人存在。
新西兰的新闻里有一个有趣的全球统计,显示每百万人总病例,新西兰是106、中国是62、也就是说看到这个统计,恐怕新西兰认为自己比中国还严重,但我对这个数据很存疑。
3月26号显示整个新西兰确诊病例为300来例,新闻里就说新西兰已经开始征用大量房车作为隔离设施。以确保所有返回新西兰的民众能够自我隔离。
博主马伯庸也讲到新西兰民众还算镇定。这里有大量房车,可以充做方舱医院,房车不够,还有游艇,游艇不够还可以在自家后院扎个帐篷……
还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在于新西兰认为社交隔离和勤洗手的有效性大于戴口罩和手套,所以新西兰有戴口罩也有不戴口罩的人。
我学医的朋友表示,这边的医生很少、医疗资源比较紧缺。
新西兰比较专项的医生都是按照城市分布的,比如城市惠灵顿这边的专项是心脏手术,如果其他城市的人需要进行与心脏相关的手术,都需要专门飞过来。
其实新西兰早在2月初就禁止来自或者14天内经过中国的人入境,虽然最开始几例确诊的病人也都不是华人、没去过中国。
可见新西兰总体民众、政府的意识强于欧美。
▌
美国 费城
历史和俄语双专业本科生 Astoria
现在在隔离酒店,吃了睡睡了吃。
美国学校在3月13号宣布全面开始网课,我14号开始考虑回国,然后买票,18号从美国出发,中转首尔、上海,在20号成功抵达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