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回阳光
打造健康幸福人生,重拾生命之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者  ·  “团队准备解散了!” ·  昨天  
新周刊  ·  这个老北京粤语说得比你好,不服来战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体检报告,中年人的“恐怖盲盒” ·  2 天前  
新周刊  ·  机票跌到200块,我却高兴不起来 ·  2 天前  
新周刊  ·  金价暴涨,年轻人买0.1克金贴在手机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回阳光

行善的最高境界是“引路”,你明白了吗?

重回阳光  · 公众号  ·  · 2025-02-18 06:30

正文

温馨提示
投稿请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不忘初心,恢复正常,身心健康。


《想尔注》中说:“百行当修,万善当著。”

行善之人,自有老天眷顾。行善,亦是累积福报最高级的方式。

人人都知道“行善”的益处,但只有少数人才知道,善行也有三六九等,行善的最高境界是“引路”。


图片
01
图片

一位法师在山路边看见一个小孩。小孩正在用木棍戳地上的蚂蚁。

法师很不解,于是问小孩为什么要戳它。

小孩说,因为我在给蚂蚁“引路”。

他解释道,这只蚂蚁跟其他蚂蚁走散了,他正在帮助小蚂蚁回家。

在小孩的指引下,小蚂蚁果然很快的跟上了前方的大部队。小蚂蚁在汇入蚁群的那一刻,似乎连爬行的速度都快速了很多。

小孩的这个举动给法师的心灵带来很大的震动。

后来,他时常对弟子 说:行善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引路”。

真正的善良,从来不是大张旗鼓的“施舍”,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引路”。

图片

图片
02
图片

《了凡四训》中讲述道,袁了凡在出任太守时,曾发下大愿要行善三千件。

但是他因为公务繁忙而迟迟没做完三千善事。

忧心忡忡的他一日梦中见神明入梦,于是将心中烦恼事告诉他。

神明听了他的忧愁,开怀大笑道:袁先生不用担心,你早已完成了三千善事,而且远比三千功德更多。

原来,袁了凡刚上任时,就跟着百姓修缮大坝,解决了沉疴数十年的水患问题。又减轻赋税徭役,让老弱病残孕幼皆有所养。

他的善举,远胜过过往数年累积起来的“善事”。

袁了凡先生对他的后人说: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

所谓积累福报,就是在积阴德。阴德,是做了好事不留名,行了善不挂于口,而是藏于心。

那些做好事是为了让别人知道的,都是阳善。阳善的目的是为了享受世间的名声,名声大了,未必是一种福报。

图片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