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好玩的数学
好玩的数学以数学学习为主题,以传播数学文化为己任,以激发学习者学习数学的兴趣为目标,分享有用的数学知识、有趣的数学故事、传奇的数学人物等,为你展现一个有趣、好玩、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超级数学建模  ·  不到4折!KAYANO ... ·  15 小时前  
超级数学建模  ·  埃里森放话“48小时AI定制癌症疫苗”:是颠 ... ·  昨天  
超级数学建模  ·  男人的内裤,怎么这样了? ·  昨天  
超级数学建模  ·  春夏回购王!去年卖到断货的男女T恤,又又又升 ... ·  15 小时前  
超级数学建模  ·  大学 “一级教授” 和 “四级教授”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好玩的数学

越是教材上的东西越值得挖掘——读陈莉红老师的新作《母题60题》有感

好玩的数学  · 公众号  · 数学  · 2021-05-18 08:42

正文


作者 | 胡德胜( 南昌市新才学校

我是南昌市新才学校胡德胜老师,跟着陈莉红老师做课题已经是第3个年头,这三年来,我从她身上看到了一个数学教育教研工作者求真务实,严谨规范,开拓创新的大咖风范,让我崇拜万分,尊称她为老师,很荣幸能成为她的学生。

近日,我拜读了老师的新作《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数学试题研究——母题60题》,读着读着,感觉老师就在我身旁,告诉我一个试题的出处(追本溯源),思路(变式改编),归路(素养监测),告诉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变式教学,如何从教材,课标的角度去命题,如何让核心素养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地;读着读着,感觉自己走进了阳光数学的世界;读着读着,感觉教材上的每道题目都大有乾坤!

点击封面图查看详情↑↑↑

我是一线老师,对一线的教育状态还是很清楚的,大多数老师用的是教辅资料配套的课件进行教学,然后让学生做教辅资料上的题目,做完后讲评。这样做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一、这个课件的教学设计不一定适合该老师所教的学生,学生不一定能接受课件上的教学内容,老师很容易进入照本宣科的无趣的教学活动中。

二、学生做了大量的练习,却无法获得必要的感悟,造成疲倦,从而削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脱离教材的教学是舍本逐末,要不得!

怎么用教材?老师的新作《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数学试题研究——母题60题》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下面我从3个角度谈下我的看法:

一、从教学的角度看,可以将教材上的题目进行变式教学。

以《母题1  实数运算》为例。

<>


母题来源于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9页“议一议”。

1. 为巩固学生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通过改变四边形的形状进行变式,引导学生既要会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无理数,也会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负无理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能力。

2. 为进一步体会数与点的对应关系,通过改变试题的呈现方式进行变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体会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为几,让学生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实数相关的概念,通过引入绝对值、相反数、倒数等概念的考查进行变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实数的性质。

4. 为了让母题跟函数、矩形的性质融为一体,通过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变式,有力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变式教学,学生学的不累,还有兴趣,又能体会题目的来龙去脉,明确数学思维的方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变,从哪里变?教材上的题目就是很好的资源!

教材上的资源老师完全可以花大力气进行挖掘!

这是我的感悟一。

二、从解题者的角度看,每个母题及改编题都给出了知识定位,思路分析,解答过程,引导学生学会用分析法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并进行规范答题。有的提供了多种解题方法,每一步,都能从教材上的定义,公理,定理中找到依据!

以《母题2  整式运算》变式5为例。

<>


学生在解题时,就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不用 ,在思路分析中,就强调了平方数的非负性,所以用

再比如《母题17 与三角形的相关线段》改编一,提供了5种方法进行证明!

通过多角度的思考,解题者的解题能力怎能不提高!

每次教学研讨会,总有老师会向陈老师提问:初中的题目能不能用高中的知识进行解答?

看看《母题60题》,每一题的解题依据都来源于教材上的定义,定理,公理!

也是教材上的定义,定理,公理,我们越要引导学生熟记,理解,并会创新的运用!

这是我的感悟二!

三、从教师的角度看,能把教材上的题目进行不断改编,从而让试题焕发出新的生命,是很愉快的一件事。

我曾经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70页的第7题为素材,如下:


改编了一道创新作图题:

如图,在8×8的正方形网格中,△ABC≌△DEC,∠ACB=90°,A,C,D为格点,点 E在AC上,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在图1,图2中作符合下列要求的等腰Rt△BDF。
(1)如图1,BD为斜边;
(2)如图2,BD为直角边。

图1

图2

当时,这个题目出来后,我心里兴奋了好几天!

今天,再次品读老师的《母题60题》,我能感觉到老师的用心良苦,我原来看过老师的一篇文章,文章题目好像是《我的教研梦》,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希望在我的任期内,培养一批有强大命题能力的优秀老师和团队!”

老师用她的心血《母题60题》,告诉想命题的老师,要想命好题,先把教材上的题目吃透,然后进行挖掘!这是命好题的第一步!

这是我的感悟三!

老师用她的5年心血,将她对数学教学的理解,数学解题的理解,数学命题的理解倾注于这本《母题60题》中,引领着一线老师敬畏教材,研读教材,挖掘教材!

越是教材上的东西越值得挖掘!

相关阅读>>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数学试题研究——母题60题》出版后记
越是基础的越是最重要的——赞陈莉红老师的新作《母题60题》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数学试题研究——母题60题》序


目录和样章




本书特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