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的CPI和PPI数据,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数据的情况。
5月CPI同比上涨0.30%,环比下降0.10%,而上个月为环比上涨0.10%。PPI同比下降1.40%,环比上涨0.20%,而上个月为同比下降2.50%。
5月的CPI同比持平,环比回落。
相较于往年而言,今年5月CPI数据的环比并不弱。不过这主要是由于供给因素导致食品项的价格出现了超季节性的回暖,但从服务项和部分消费品的价格变动来看,经济中的需求仍然不足,这也是目前市场仍处于低位的核心原因。
从5月CPI的结构来看,
首先食品价格环比持平,而上个月为下降1.0%,变动幅度强于往年同期。根据统计局的披露,受南方暴雨天气、蛋鸡夏季产蛋率下降和生猪产能调减等因素影响,鲜果、鸡蛋和猪肉价格上涨。同时由于供应充足,虾蟹类、牛肉和鲜菜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不过这三类里只有牛肉的价格跌幅是超过往年同期,其他两类即便价格出现了下降,下降幅度也是远低于往年同期的。
食品项价格在5月的表现超过往年同期,也是5月CPI超过往年同期的主要原因。
酒类价格回落,环比下降0.2%。
在3、4月酒类价格变动回到正常区间之后,5月酒类价格的回落幅度明显超过了往年同期。结合最近茅台价格下行的情况来看,由于消费的需求迟迟没有出现上行的信号,行业内的库存问题仍在扰动酒类的价格。
在进一步看到需求回暖预期之前,酒类价格可能会长期处于这种偏弱的状态。需求稍微好一点,酒类价格和往年同期水平就没有太大差别,但是需求稍差一点,酒类价格就会出现较大的跌幅。
其次是非食品项5月下降0.2%,上个月为上涨0.3%,上涨幅度弱于往年同期。
非食品项价格回落明显,主要是由于消费品和服务项价格分化,其中消费品价格和往年同期相当,但服务项价格回落幅度超过往年同期。
根据统计局的披露:小长假后出行热度季节性减退,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和长途汽车价格分别下降9.4%、7.9%和2.7%;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降0.8%;夏装换季上新,服装价格上涨0.4%。
小长假后出行热度季节性减退并不能解释为何服务项价格下降幅度超过往年同期,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认为此前一直相对较强,可以算是结构性亮点的服务消费,其实也受到需求不足的困扰,并不能持续的维持强势状态。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中药价格环比持平,再次弱于往年同期。
我们在上个月的数据点评中认为中药价格的环比价格的上涨只是下行趋势中的反弹,5月这个数据基本证明了这个观点。在宏观维度上需求不足的时候,单独某个细分行业产品价格出现V型反转的概率非常低,因此无论是从行业高频数据的跟踪还是宏观需求不足的推断来看,中药下行趋势的结束大概率需要一段底部震荡阶段才能完成。
剔除了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环比下跌0.20%,上个月为环比上涨0.20%。
核心CPI跌幅远超往年同期,主要是由于服务项价格下降幅度较大。从消费的角度来看,除了因为供给受到影响的食品项价格较为强势外,无论是消费品价格还是服务项价格都和PPI的情况类似,需求稍微好一点就有所修复,需求差一点就不及往年同期水平,这其实也证明当下的问题仍然聚焦在上行动力不足的需求上。
对于猪周期的跟踪而言,由底部震荡进入上行期的概率在逐步提高。
如前所述,5月份生猪价格由于供给减少的原因出现了明显的上行。目前生猪均价已经来到了18元/公斤的水平,创了18个月以来的新高。不过受制于市场整体避险情绪仍在高位,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仍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市场整体情绪的改善,我们仍然无法期待行业出现趋势性的上行机会,对于仍想布局的投资者而言,后续仍有逢低布局的机会。
本月PPI同比数据由上个月下降2.50%变为下降1.4%,跌幅减小。
拆分来看PPI,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的降幅均同步缩窄。根据统计局披露,主要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降幅均收窄;汽车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与上月相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由降转涨;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涨幅扩大
(节选自渐近投研会会员内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