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见小曰明
要消费升级,更要人生攻略升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达芙妮,又杀回来了? ·  12 小时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阿里巴巴:内容广告产品运营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见小曰明

找对象不看脸,是万万不行的!

见小曰明  · 公众号  ·  · 2018-11-12 18:59

正文

第158篇原创

文|明玥

很爱看微博群众对恋爱结婚的发言,里面折射出的人性欲望、社会现状、潜在规则,每次都能让你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上海有位相亲角的阿姨着急儿子的婚事,跟过去无数引起众怒的“上海婆婆”不同,她上来就猛怼儿子: 他就想找个漂亮的,其实他自己已经不漂亮了,我觉得那些都是外面的虚荣心。


不出所料,这位谦虚的母亲赢得了一片叫好: 三观正,接地气,中国好婆婆。

可见一线城市的婚恋竞争,对女孩而言有多么残酷;多少男生守着不怎么样的自我条件,却对女方提出诸多要求和挑剔;而普女又被女神欺压得多么惨烈……

可是找对象看脸,就是虚荣吗?

不看脸,才是政治正确吗?

最近刷知乎,总是看到一个广告,说有一个APP,可以帮大家找寻灵魂伴侣, “仅凭兴趣和三观,来寻找契合的灵魂知己。”

这TM是要笑死我,不爆照让大家交朋友? 这生意做得起来才有鬼。

如果有人说他可以把一个的外在和内在完全分开看待,不通过脸就看见对方的灵魂,我觉得这个人才是虚伪之王。

很简单, 因为人筛选相貌,其实是在筛选基因。

而动物对基因的筛选,是一种本能。

很久以前我上过一个变美课程,老师很真诚,她直接告诉我们,你们在头脑中想象一下关于美的样子,是不是:

  • 头发蓬松顺滑有光泽,不能毛躁干枯油腻;

  • 皮肤光洁红润像能掐出水来,不能暗哑长斑长疙瘩毛孔粗大;

  • 面部线条流畅饱满,而不是凹凸不平;

  • 身材挺拔高挑,苗条有型,既不瘦骨嶙峋,也不矮胖痴肥。

那么你仔细看前半句,是不是全部都代表着“基因健康”?

美,说白了就是基因健康的呈现。

凭什么谈相亲条件时,提身高要求是理所当然的,但提出“好看”要求就要被骂虚荣浅薄呢?

明明都是出于一个理由——大家都要筛选基因,为下一代考虑嘛。

为什么演艺明星必须是帅哥美女?因为人类天生追捧基因健康好看的人。

来说一个故事,1960年,美国总统大选历史上第一次采用电视辩论,在尼克斯和肯尼迪之间展开。

当时,尼克松已经当了8年副总统,年轻的肯尼迪不过是马萨诸塞州一名资历尚浅的参议员,政治经验不可同日而语。

第一轮电视辩论时,尼克松刚动过膝盖手术,脸色苍白,身体消瘦,还发着烧;肯尼迪则刚刚参加完加州竞选活动,肤色黝黑,活力四射。

上台前两人都没有请专业化妆师化妆,但肯尼迪的助手帮他简单地“润了润色”,尼克松则随便抹了点男用粉底霜,结果在黑白电视上显得脸色更加苍白,头顶还有点秃。

竞选后的调查结果显示,靠收音机来听辩论的,多数投尼克松,而看电视的人,明显更喜欢肯尼迪。

电视机的出现,让两位的形象360度展现在人们面前,最终帮拥有漂亮太太的年轻帅哥肯尼迪当上了总统。

到了现在,不只是明星,政治家出现在公开场合前都要经过造型,那些美丽的夫人们、王妃们,个个都是带货王。


那么我们人类作为智人,对抗这种本能的能力有多少呢?

恐怕比你我想象得少。

条件好的人从不对抗,所以西方各国王子们找回来的王妃,即便出身不同,但样子气质都很雷同,说明 人类审美的一致性其实很高。

而普通人,之所以在本能面前做出妥协与退让,不是因为不虚荣不肤浅了,而是因为理智告诉他 “有更重要的因素要考虑”。

刚刚看了一篇“财宝宝”的微博,讲的就是一个普通上海男青年,在这两者之间的选择。


这位现在的情形,恐怕就是上面那位妈妈担忧的现实版:

一个平均水准的上海男,在贫寒女神和安稳普女之间选择了前者,现在的人生就只剩“非常疲惫”。

虽然他嘴上说不后悔,但言语中颇多委屈抱怨,很多的“没想到”,觉得自己为美貌付出了太高的代价。

所以夸那位母亲是中国好婆婆的姑娘们,醒醒吧, 别以为她是在帮女孩贬自家儿子,那不过是比我们多活了几十年的女性,在阅尽生活的鸡飞狗跳之后,给儿子出的理性建议:

美貌的成本太高了,你出不起。


而我认为人应该看脸,除了认同心为大势,该顺从本能之外,还有一点——一个人30岁以后的样子,除了先天因素,还反映TA的性格构造与生活状态。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一个人的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见的。

今年出去旅游,同团的都是年纪差不多的姐妹,多数已经结婚生娃,有的还有了二胎。

有天室友“抱怨”我:这么多人里,只有你每天早起化妆,衣服鞋子包包搭配过,我们这里最能假装留学生的就是你了,没有师奶气,果然没生过娃就是好!

我说,不是我长得好或者显年轻,是很多人当妈妈以后,必须把大量精力花在小孩身上,已经没有了每天仔细收拾自己的时间和想法,这是无奈的。只有单身的人才可以只照看自己,比起来少了些疲惫的烟火气罢了。

所以, 一个人生活的时候,外形就乱糟糟不打理的人,是不可取的,是绝望的。

最近在重看亦舒的小说,不像大学里喜欢看情节,现在有了些阅历之后,更愿意去咂摸她对人物性情的描绘,与生活哲理的洞察。

师太很有意思,写到新出场的人物的时候,尤其是男人,她都是通过外在描写,来讲这个人的“品质”的。

比如《我的前半生》里,讲初次见到唐晶的未婚夫莫家谦(小说版与电视剧不同,没有贺涵这个人,两位女主角携手走过前半生最难的时候,后来各自闪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