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我偏笑_NSNirvana
INTJ,人机对话产品经理,微博@我偏笑_NSNirvana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我偏笑_NSNirvana

结合系统设计的产品设计

我偏笑_NSNirvana  · 简书  ·  · 2017-11-16 21:4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我是封面图

一、序言

一个周期从兴起到没落通常会依次经历三个阶段:

技术>产品

产品>技术

运营>产品

人工智能周期目前还处于 第一阶段的中后期 。AI 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其产品化尝试也如火如荼。对于技术型产品经理,或者讲对于我自己而言,是感到非常激动与兴奋的。因为我有机会去尝试过去从未有人尝试过的想法和做法,在一个新的世界中设计规则,打下未来 AI 繁荣期的基础。

在这一阶段中, 系统设计 会在部分技术型产品经理的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技术型产品经理需要与技术人员合作, 结合当下的产品需求以及未来业务的发展趋势 ,设计出架构合理的系统,为业务的快速拓展打好基础。

本系列的上一篇文章《技术型产品经理与系统设计》主要从我个人的角度阐述了 技术型产品经理的定位 、其对技术的 了解层级划分 什么是抽象能力 ;以及选取了几个角度描述了 好的系统应当具备的特征 ,以及简单的解释了 如何去设计一个系统

本篇文章将从一个更具体的角度,讲述我对于一个 包含了复杂系统设计的产品需求 从最初想法到最终落地的 通用化流程 的思考。

二、正文

我个人倾向于将上述类型产品需求从想法到落地的过程分为 八个阶段 ,分别为:

方向阶段

联想阶段

定义阶段

推演阶段

抽象阶段

规划阶段

验证阶段

落地阶段

其中,1、2、5、6 属于 产品阶段 ,而 3、4、7、8 属于 技术阶段

1. 方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需求只是一个简单的想法,通常为『 我们应当能做到XXX 』『 XXX是未来的方向 』。

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通过长期的 思考 积累 形成 直觉。 作为产品经理,一定要对自己所负责产品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愿景,通过它来判断, 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 什么是合理 什么是未来 。这一阶段需要明确系统设计的 方向/目的

2. 联想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 联想 ,以第一阶段确定下来的方向为基础,提出若干个 需求实例

这一阶段并不要求需求有多么具体,只是为了将第一阶段的想法 具象化 ,为后面的系统设计提供 推演的素材

3. 定义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结合第一阶段的 方向/目的 ,与第二阶段的 需求实例 ,尝试明确下来,一个什么样的系统能够承担这样的任务。

这一阶段是该类产品设计中的第一个难点,通常需要回答一些系统设计中 最基本的问题 ,比如: 系统的模块组成、各个模块的定位、每个模块的输入输出、模块间的上下位关系、系统的整体调用关系。

4. 推演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利用第二阶段提供的需求实例, 对系统架构进行初步推演。

我们需要尝试在每一个具体的业务场景下明确整个系统的 信息通路是否完整 、各个模块的 定位 及其相互间的 调用关系 是否合理。

5. 抽象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抽象出复杂需求中的 基本影响因素 ,尝试做到 逻辑上完备

这一阶段是该类产品设计中的第二个难点,因为与结合系统设计的产品需求,通常都不会是 一个需求 ,大多是 一类需求 ,甚至是 多类需求的相互交织

这个时候,一项关键的任务就是对这些 相互交织 的产品需求 抽丝剥茧 ,抽象出这 一类需求 ,或者 各类需求 中的 基本影响因素, 用偏 AI 技术角度的说法,就叫作产品层面的 PCA(主成分分析)

在这样复杂产品需求的设计中,最怕的就是 遗漏可能性 ,或者叫作 逻辑不完备 。系统设计中遗漏可能性有可能会为未来的业务拓展埋下巨大的隐患。框架/系统级别的修改,其成本是非常大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抽象出需求的 基本影响因素 ,对其进行 排列组合 ,再筛选掉不切实际的情况。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遗漏可能性的风险。

举个例子,通过头脑风暴,我想到了系统需要解决的12种场景,但是否完备了?我不清楚。但是我通过反向抽象,发现影响场景的基本因素有3个,它们的可能性个数分别为2、3、3,那么通过排列组合,我就知道,完备的场景数应当是18种,也就意味着我需要继续验证我当前的设计是否支持剩余的6种情况。当然有的情况在实际业务场景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不过做最初设计时多考虑一分,未来落地时就会少一分风险。

6. 规划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确定好系统的 最初落地点 ,并对后续若干个月的 系统迭代 做好初步规划。

这一阶段其实就是在做需求的 整理 细化 ,结合 技术实现与产品需求 ,结合业务 当下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形成一套长期的迭代优化计划,

7. 验证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对上一阶段产出的产品发展规划进行 验证 ,从技术的角度确保需求 真实可落地

这一阶段要明确好,规划中的各个业务场景,尤其是业务场景的 最初落地点 ,它的信息通路中具体传递着 怎样的信息 ,各个模块间的具体的输入输出能否正常契合。简单的说,这一阶段就是进行 可行性评估

8. 落地阶段

这一阶段就是传统的需求落地阶段了,主要任务在于依照定好的产品规划,完成开发并评估效果。

三、结语

有几点需要注意:

阶段之间的前后次序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如果发现前序阶段的产品存在偏差,可以回溯到之前的阶段重新思考, 思考越充分,风险越小

产品阶段可以只有产品经理参与,但技术阶段的评估一定要与技术人员合作完成。结合系统设计的产品设计就是一种 产品与技术深度结合 的产品设计过程。

结合系统设计的产品设计,其核心在于 定义 推演 抽象 ,也是传统产品设计之相对较少涉及到的。其中, 定义 抽象 是我自己在从事这类产品设计工作中所遇到困难最大的阶段。 定义阶段 确定了系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而 抽象阶段 是决定系统能否如预期般发挥价值最重要的阶段,也是让发展方向由 简单想法 变为 可行方案 过程中的最重要的转折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