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阅读原文
”到
学习强国总平台
听精选内容
AI来了,
我们要做些什么准备其实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最近,我干了这件事,把市面上知名的视频创作的AI工具白嫖了一遍。主打一个【
不好用不花冤枉钱】!
今天给大家带来最后一篇几款AI视频生成工具的测评,这几天的测评工作,我一直在碰壁,问题大差不差,无非是不交钱不给使用、交了钱也不好用、外网不允许登录等状况,我搜集的库里能继续测评的工具已经不多了。话不多说,开始吧!
通义万相
最近阿里通义万相的文生视频功能挺火的,我也去体验了一番,说说真实感受。
操作体验上,
官网页面简洁明了
,找到视频生成入口后,创作界面也很清爽,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干扰。输入提示词,再选好比例和模式,点击生成就行,
小白也能快速上手
。不过,每次创作成功会消耗灵感值,图像创作每次1点,视频创作每次5点。虽说灵感值能通过签到、APP创作这些方式免费获取,但要是创作需求大,可能还是得悠着点用。
生成效果方面,
动作表现,
处理大幅度肢体动作时,像仰卧起坐、旋转这些,完成度相当不错
。
比如我输入“一个女孩在操场上跳绳,动作轻快”,生成的视频里,女孩跳绳动作连贯自然,绳子甩动的节奏也很真实,完全没有出现手脚不协调、动作卡顿这些情况。
不过,在一些复杂的舞蹈动作上,细微的动作衔接偶尔还是会有点生硬。至于,
场景和内容,
在遵循物理规律这方面,通义万相表现亮眼。
像“汽车在马路上飞驰,扬起灰尘”,生成的视频里汽车行驶符合现实,扬起的灰尘也很逼真。
但
场景一致性有时会出问题
,比如我想要海边夕阳下的场景,生成的画面里天空颜色却不太对,有点失真。
另外,在生成一些复杂场景和多个物体互动时,偶尔会出现元素之间比例不协调、位置关系不合理的情况。我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当
我想要描述一个没有人物的场景时,我使用了“小马宝莉风格”这样的字眼,视频里竟然出欻一下出来许多小马宝莉。
最后就是
生成速度有待提升
:生成一段视频通常需要3-15分钟甚至更久,且高峰期等待时间可能更长,如果同时生成多个视频,等待时间会累加。
最近也体验了Vivago的文生视频功能,这个是真的挺让人惊喜。
Vivago应该是一个没有明确国籍归属的AI平台,从官网域名后缀“.ai”来看,无法直接判断其所属国家。不过从用户反馈及功能特点等综合来看,其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用户群体,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可以使用。
它的操作界面简洁直观,新用户很容易上手。登录后,在文生视频板块,输入提示词,选择画面比例、运动强度等参数,就能一键生成视频,
整个过程非常流畅
。比如想制作一段“小猫在花园里追逐蝴蝶”的视频,只需把这句话输入,再简单设置下,等一会儿就能看到生成的视频。
从生成效果来说,Vivago表现相当不错。画面细节丰富,像人物的头发、衣物的纹理都很清晰。在动作表现上,小猫的奔跑、跳跃动作自然流畅,没有卡顿和不连贯的情况。色彩也很鲜艳、协调,花园里的花朵、绿草栩栩如生,视觉效果很棒。不过,它也存在一些小问题。有时候对复杂提示词的理解不太准确,比如输入“一个5岁的小男孩站在别墅二楼的窗户上唱歌,电影画质”,生成的视频中与5岁孩子
形象不符。而且,在处理一些精细动作,比如人物手部的复杂动作时,还是会有些生硬
。
值得一提的是,
Vivago的免费额度很慷慨,每天签到还能领取积分 ,用积分就能生成视频,对于普通用户和新手创作者来说,足够进行日常创作尝试了。
它还支持自动优化提示词的“Magic Prompt”功能,当你灵感枯竭或者不知道怎么描述更精准时,这个功能就能派上用场,帮你生成更丰富、专业的提示词,让生成的视频更符合预期。
首先说功能亮点,
第一是
分镜生成智能高效
,
输入一段简单的故事大纲,OneStory能快速生成详细分镜头表,包括画面描述、台词、人物景别、镜头时长等。
分镜转换自然流畅,镜头语言丰富,这对影视创作者来说,能大幅节省前期分镜绘制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是
文生视频效果出色
,
生成的视频画面质量高,色彩鲜艳且协调,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细节处理到位。
第三是
角色与故事连贯性强
,
在生成系列视频或较长故事时,OneStory能保证角色特征、性格和故事逻辑的连贯性。
主角的外貌、行为习惯始终保持一致,剧情发展也符合逻辑,不会出现人物突然性格转变或情节断裂的情况 ,这是很多同类工具难以做到的。
操作体验方面,
界面简洁直观,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首页清晰展示各项功能入口,创建新项目时,只需简单填写作品名称,选择画面尺寸和风格,输入故事内容即可开始创作。
在分镜编辑过程中,各种参数设置一目了然,通过点击、拖动等简单操作就能调整镜头角度、时长等,还贴心地提供了视频教程,遇到不懂的地方,点击一下就能获取详细指导。
不足之处,
一是
生成速度有待提升
:生成一段1分钟左右的视频,通常需要5 - 10分钟,碰上复杂的场景和情节,等待时间更久。要是急着出片,这个速度可能会让人有些着急。
二是风格模板相对有限
:虽然提供了多种风格选项,如写实、卡通、古风等,但相比一些主打风格多样化的工具,模板数量还是不够丰富。希望后续能增加更多独特风格,满足用户不同创作需求。
价格与性价比,
目前提供了
一定免费额度,能满足基础创作需求
。
付费模式也比较灵活,有按次付费和订阅制,价格在同类产品中处于中等水平。
如果是专业创作者,
对视频生成需求较大,订阅制会更划算
,总体来说性价比还不错。
现在AI超火,尤其是文生视频这一块,给咱创作带来好多新机会。好多人一提到用AI,就觉得要懂计算机语言,其实不是这样的。
咱不用人人成为技术大神,也不是说学了技术就能用好AI,更没必要为了用AI就让孩子去学计算机专业。
关键是得先把母语文化学好,特别是咱的语文和汉语。像操作文生视频AI,你不用懂那些英文的底层技术,也不用啃复杂的计算机语言。作为普通小白,
最该干的就是把语文功底练得杠杠的
。就好比小学生都会的看图说话,看着简单吧,可好多大人都没这本事。你得能清楚地描述图片,把场景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把你心里想的准确告诉AI ,它才能按你的想法帮忙创作。
AI浪潮终有一天也会冲击我们传统的教育评测体系。智能教学系统的个性化教学推翻“满堂灌”模式,独立思考能力打破记忆型培养目标,都将成为可能。年轻的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将来,一定要早做打算!
当你写好故事,心里对要呈现的画面有个大概想法了,这时候得
给AI一个风格方向。
比如说,你要是喜欢《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那种温馨、线条简单的风格,或者《超级宝贝JoJo》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画风,再或者迪士尼梦幻、笔触细腻的风格,还有像《哪吒》那种充满东方特色的风格,都能告诉AI。
把这些风格当作创作指令的一部分,
就像给AI画了个路线图,它就知道往哪个方向使劲了
。这样一来,AI生成的效果就更符合你的预期,也能更快出成果,省得它像没头苍蝇一样乱生成,大大提高创作效率。
想要用好AI创作,细致描述的练习不能少。你得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这些都刻画得仔仔细细。一个小动作,可能就透露出人物当时的心情;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就能把故事往前推一把;一个特别的神态,说不定就能让人物活灵活现。
不断练习这种细致描述,AI就能接收到更多详细信息,它生成的视频内容才会更丰富、更生动,感染力也更强。
对数据的调用也是一门大学问。有专业人士提出,面对同样的问题,AI给出的答案却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这也难怪有人感慨,DeepSeek等AI的出现,非但没有削弱语言的作用,反倒凸显了人们在语言运用和提问能力上的差距。毕竟,
人与人的差距,关键不在于能回答什么问题,而在于能提出怎样的问题。
除了前面提到的方法,还有不少途径能进一步训练AI为创作服务。首先是收集优质数据,素材的多样性很关键。要是训练图像生成AI,就得广泛搜罗风景、人物、动物等各类高清图片,帮AI全方位积累“视觉经验”。针对特定领域创作,像医学影像AI,就得收集大量专业的医学影像及诊断报告,让AI吃透专业知识,掌握独特规律。
再者,要善于利用AI工具的进阶功能。深入了解参数含义,根据创作需求灵活调整,比如在文生图AI里,调整分辨率、迭代步数等参数,能让生成的图像更精美。有的AI还支持模型融合,把风格迁移模型和文本生成模型结合,就能按文本描述生成特定风格的图像,创意一下就丰富起来了。
和AI互动优化也有窍门。给AI创作指令后,要根据生成结果多轮反馈。比如让AI写故事,根据它生成的情节给出修改意见,反复沟通,让故事越来越精彩。还可以把AI生成的多个元素重新组合,像把不同场景图片拼成漫画,或是把零散文本段落整合成完整文章,创造出全新的作品。
团队协作创作也是挖掘AI潜力的好办法。
组织设计师、作家、程序员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一起和AI协作,从不同视角给AI下达指令,发挥各自专长,全方位提升创作质量。
而且,多人参与能带来多元反馈,大家一起头脑风暴,给AI生成的内容提建议,让AI创作的内容更全面、更丰富,充满新意。
这个世界总是有那么多的不可思议,以及跨行业的降维打击!
就好像打败方便面的不是方便面企业,而是外卖行业一样,AI最终会替代掉一些行业,但不一定是谁,也不一定需要多久。大家别落伍、别停下,时刻做好准备吧!
泽传媒智库:
人工智能(AI)专业应用团队,让AI赋能传统产业的创新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