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30
日晚,光伏龙头晶澳科技发布第三季度报告,净利润环比实现扭亏为盈,展现出极强的经营韧性和盈利修复能力。
根据报告,
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近4亿元,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4亿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持续优化,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净流入;电池组件出货量创新高约57GW,同比大幅增长超51%。
截至2024三季度末,晶澳科技全球累计光伏产品出货量已高达242GW。
市场波动前提下,仅用两个季度,晶澳科技便回归到盈利的道路之上,一扫上半年的“阴霾”展现出充分的竞争优势和韧性。
对于光伏企业来说,稳定的市场是基本盘,而出货量是最关键的指标。在上半年,晶澳科技电池组件出货量超38GW,同比增长59%,据第三方统计位居行业第二位;而进入第三季度,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的全球市场营销服务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晶澳科技前三季度出货量高达57GW,同比去年实现大幅增长超51%。
截至2024三季度,晶澳科技在全球累计光伏产品的出货量已高达242GW。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长期以来的龙头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波动,晶澳科技所具备的核心竞争优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历经十余年的沉淀,晶澳科技已构建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盖太阳能硅棒、硅片、电池及组件等多个生产环节,全产业链运营模式使其能深入理解光伏行业的各个环节,促进各业务板块之间在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质量管控、物流运输和发电应用等方面的协同运营。
根据晶澳科技产能规划,
2024年末组件产能将超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达组件产能的80%,其中n型电池产能57GW。
从三季报的经营表现来看,晶澳科技正稳健地朝着这一目标迈进。这也意味着,随着先进n型产能的持续放量,晶澳科技有望进一步巩固市场竞争地位,促进其综合实力的提升。
2023年以来,光伏行业竞争加剧,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多环节价格跌破成本线,企业关停产线、项目延期取消不断发生。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普遍出现大幅下滑,晶澳科技如多数同业企业一样利润受到侵蚀,影响了上半年业绩表现。
但三季报情况开始转变。
晶澳科技进一步加强经营和管理水平,取得了亮眼的经营成效。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根据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3.5亿元;按季度来看,今年Q1-Q3,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亿元、-3.9亿元以及3.9亿元,可以看出公司正以2024第一季度为最低点逐季攀升,
亏损幅度逐渐收窄,并在今年第三季度成功实现扭亏为盈,盈利近4亿元,经营趋势持续向好。
毛利率方面,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高达8.7%,不仅较一季度二季度实现了大幅提升,且在行业内的比较中也处于业内领先水平。在行业调整的大环境下,晶澳科技能够保持并提升毛利率,充分证明了其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和行业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
更为重要的是,在行业低迷时期,晶澳科技成功构筑了坚实的财务安全网,在优化经营性现金流方面发力,Q2及Q3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净流入。具体来看,一季度末,晶澳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亿元。进入第二季度,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实现了17亿元的净流入,较第一季度实现了显著的正向转变,环比增长高达148%。这一改善不仅显示了公司在资金管理上的高效,也反映了其在销售增长的同时,有效控制了成本和支出;而第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进一步提升至21亿元,较第二季度继续优化,环比增长超过24%。这一连续的现金流改善,不仅体现了公司在行业挑战中保持了良好的财务状况,也展现出公司在资金运营和财务管理上的卓越能力。
最新的三季报也揭示了公司在资本性支出上的审慎态度: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Q3较Q2环比下降23%,资本性支逐步减少。事实上,公司2024年Q2的投资活动现金流较Q1已实现环比下降6%。这一系列变化显示出公司正在有意识地减少资本性支出,未来或将进一步压缩资本开支,以优化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