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凹凸镜DOC
从独立纪录片出发,打捞一切“非虚构”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2025可持续环保材料论坛(5月2 ... ·  18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普渡大学窦乐添最新Nature大子刊:全碳主 ... ·  昨天  
高分子科技  ·  华中师大曹郁教授团队 Polym. ... ·  4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国科大杨晗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副研究员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凹凸镜DOC

纪录片《两个星球》广州首映 & 导演对谈 | 十六年,余震在继续

凹凸镜DOC  · 公众号  ·  · 2024-04-13 21:40

正文

本文转自: 广图纪录片中心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一场历史罕见的人类浩劫来临,这就是面波震级达到8.0的5.12汶川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
截止到2008年9月25日,5.12汶川地震共计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36人不同程度受伤,1993.03万人失去住所,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记得,灾难发生的前一天其实是母亲节。 而就在第二天,无数孩子失去了妈妈,无数妈妈也失去了孩子。
一晃,快过去十六年了。
地震现场(摄影师:许海峰,2008年8月17日)

汶川地震一周年后,导演范俭拿着摄像机,来到都江堰寻找那些因为地震而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

2011年,他拍摄了《活着》, 影片的主角是一个在地震中失去独生女儿的高龄母亲叶红梅,聚焦她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艰难受孕的故事。

2018年,延续《活着》,他又在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到来之时, 执导了系列纪录片《十年:吾儿勿忘》。 除了父母外,影片用更多的篇幅关注这些家庭里新生的孩子,他们并非灾难的亲历者,却不得不成为历史的旁观者和见证者,被称为“震后一代”。

而到了2021年,范俭已经跟踪拍摄这些家庭超过十二年。一个轮回之后,“震后一代”越来越了解那位早已离开、素未谋面的哥哥或者姐姐,他们对自己的身份有了些许不一样的思考。

于是,范俭将十二年来的素材重新剪辑,创作了这部《两个星球》。

点击下方观看纪录片《两个星球》预告片

纪录片《两个星球》:大雨之后,潮湿的土地

影片《两个星球》聚焦两个家庭,一个是《活着》中的叶红梅、祝俊生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川川。 叶红梅夫妇八岁的女儿在汶川地震中遇难,震后,他们在伤痛中开始再次生育,渴望生一个女儿,却造化弄人,迎来的是一个儿子。2017年,儿子川川6岁,母亲叶红梅要求儿子记住那场灾难,并感恩自己从未谋面的姐姐……
另一个家庭是叶红梅的患难朋友游哥和高姐,他们的女儿也在地震中遇难,当叶红梅一家迎来男孩诞生时,他家也迎来新的女儿。

纪录片《两个星球》剧照

影片中使用了三种不同画幅的素材,递进变化。 地震和手机影像都是4:3,带有某种资料属性;片中出现的影片《活着》的素材,则是使用摄录一体机拍摄的16:9比例的画面;而2017年之后拍摄的新素材,则为2.39:1的画幅。
银幕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变宽,呈现出一种年代感的变化。
影片的中文名是《两个星球》, 也许第一眼看上去,会让人觉得分别指的是震后组成的新家庭和逝去的孩子,而导演范俭则表示“两个星球”还可以指代很多不一样的生命形态,他们处于不同的时空下,相互的呼应,相互的碰撞。
纪录片《两个星球》剧照

影片的英文名叫做“After the Rain”,翻译过来就是“大雨之后”, 而雨、河流和雾气也是片中多次出现的意象。片中的奶奶说“512那天下了一天的雨”,而震后的伤痛就是大雨之后留下的泥泞和潮湿,久久挥发不去。

4月15日 我们将举办 纪录片《两个星球》 广州首映 ,将邀请该片的导演 范俭 来到现场,与大家共同分享这部创作了十二年的纪录片。

展映+交流

SCREENING & TALK

4月15日,广州图书馆将举办纪录片《两个星球》广州首映&交流活动,映后将邀请该片的导演范俭来到现场,与读者分享纪录片的创作故事。
活动详情

INFORMATION

时间

TIME
4月15日 14:00-17:15

地点

VENUE
广州图书馆负一层 1号报告厅

参加方式

PARTICIPATION
无需报名,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映后嘉宾

GUESTS

范俭

Fan Jian

毕业于武汉大学及北京电影学院,现居重庆。
范俭导演创作纪录片二十年,作品旨在为时代留切片,为历史留存照。他创作的《摇摇晃晃的人间》获得2016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长片竞赛评委会奖等多个国际奖项,并提名2017上海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纪录片;他的作品《吾土》入围2016年柏林电影节;他跟踪拍摄汶川地震失独家庭十二年的作品《两个星球》2021年在纽约纪录片电影节获奖; 2024年范俭正在创作关于 诗人余秀华 的第二部纪录长片《无端欢喜》。
范俭在2018年获邀成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参与奥斯卡纪录片评选工作。



温馨提示
1.本场活动无需报名,先到先得,全场限坐500人。
2.12岁以下儿童需在家长陪同下参加活动。
3.活动期间请勿携带食物或有色饮料,请勿录屏,遵守活动秩序。

参考资料

1. 凹凸镜DOC, 汶川地震时间迷雾里,《两个星球》重构塌陷的记忆 | FIRST专访范俭、薛明

2.纪录片《两个星球》



品牌介绍

“影像中的阅读”是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策划的阅读推广品牌,涵盖纪录片展映、展映交流会等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以及“纪录片人的收藏夹”“纪录·经典”“纪录·对话”等线上纪录片推广服务。
纪录片的英文是“DOCUMENTARY”,意指“具有文献价值的”,我们希望广大读者通过纪录片这种影像文本来阅读世界,关照自己,关注心灵。

编辑 | 张雷

活动统筹 | 郭晓婉

审核 | 曾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