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
性别政治
不再是一个边缘话题,而是成为了全球范围内讨论的焦点。性别政治关乎个体的身份认同、权利分配以及社会结构的公平性。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性别政治已经渗透到法律、教育、职场、媒体以及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性别歧视和不平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性别政治的核心在于探讨
如何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
,即所有性别的人都能在没有偏见和限制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性别政治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性别角色和刻板印象(stereotypes),挑战那些根深蒂固的性别规范,以及推动政策和制度的变革,以促进一个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社会。在讨论性别政治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一个
多维度
、
跨文化
和
跨学科
的话题,我们需要倾听不同的声音,尊重多元的经验,并在对话中寻求共识。
“学人专访”
栏目编译美国著名非盈利研究机构阿斯彭学会(Aspen Institute)邀请斯坦福大学弗朗西斯·福山教授围绕“身份政治:人的尊严与国家认同的未来”和阿斯彭学会的执行副主席艾略特·格森展开的一场精彩对话。对两性平权(gender rights)等有关
身份政治
的话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交流。
近年来, 政坛女性的崛起已成全球性趋势。
“学术争鸣”
栏目着眼
女性参政
这一趋势,围绕“女性参政的代表与决策”的时代问题展开讨论。四位学者从女性参政的政治心理支持、女性政治代表性的榜样效应和清廉效应等视角出发,对女性参政和女性领导干部成长的影响因素、 内在机理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探讨。
“研究专栏”
与
“国际研究动态”
栏目着重探讨
女性政治参与
的发展与实践,并与民众感知反馈进行联系与互动,分析性别因素在种种政治行为与政治观念中的意义,并在不同视角下评估对于后者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还关注到
相关
社会组织
如妇联的发展与实践,从组织层面切入探究女性政治参与。在国际关系理论各流派对于国际舞台中国家冲突与战争的以往研究中,基本上仅从作为理性行为体的国家的宏观角度进行动因分析。
“政治学漫谈”
栏目在“理性之外”,从
女性主义 IR
研究
对战争的分析角度出发,探究女性主义 IR 学派如何考虑引致国际战争冲突的原因。
劳动力的性别分工问题历来是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议题, “私人-公共” 二分法的分析范式则推动了女性主义迈向新的高度。
“
政治学人评论
”
栏目就现代背景下女性主义研究的持续深入的趋势,对
“私人-公共”二分法模型
的局限展开评析,以飨读者。
——本期执行副总编 肖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