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胶卷迷俱乐部
胶卷迷的聚会场所~这里有关于胶卷的一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摸摸艺术书  ·  “Roger Ballen: ... ·  4 天前  
旅拍誌  ·  张家诚镜头下的“90年代”! ·  5 天前  
南京发布  ·  我们的梧桐大道,藏着他俩的秘密 ·  5 天前  
南京发布  ·  我们的梧桐大道,藏着他俩的秘密 ·  5 天前  
胶卷迷俱乐部  ·  短文 | 中国仿徕卡M相机,红旗20(2024版)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胶卷迷俱乐部

真·禄来35传奇——英国女王都在用(2024版)

胶卷迷俱乐部  · 公众号  · 摄影  · 2024-10-14 00:15

正文

大家上午好,中午好,下午好,晚上好

点击上方胶卷迷俱乐部快速关注



昨天我们无情揭露了MINT公司的最新骗局,让你花5700块,买一台笨头笨脑,而且做工奇差的假禄来,但其实真禄来35相机非常常见,价格也不贵,尽管它的操作对新手不太友好,但是我们还是来为大家讲讲这台传奇相机。

下面这是一台1967年,还是德国生产的禄来35(后来大量在新加坡生产),大家可以看看原版相机和谐的外观,精致的做工,原版禄来35的镜头是可以伸缩的。







禄来35开始生产于1966年,而其生产周期却非常长,也有很多变种。
禄来35真的非常小巧,下面是伊丽莎白女王使用这台相机,可以看到它小巧玲珑。伊丽莎白女王有好几台禄来35,其中有一台金色的最为有名,同时她也拥有多台徕卡相机。



禄来35虽然是禄来公司的相机,但是是由4家德国厂家合作完成的,COMPUR提供了页片快门(但不是传统意义的镜间快门,是和机身一体化设计的),高森提供了机身测光表,蔡司提供镜头,禄来制造机身。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蔡司提供的镜头,由于机身的限制,使用的都是紧凑型的镜头。
1966年它在PHOTOKINA面世正式发布,立刻引起了轰动,因为它不仅体积小巧,而且做工扎实。
下图是禄来35和徕卡M6的对比,禄来35真的非常小巧。



禄来35的诞生颇为曲折,甚至差点被腰斩。
1960年,德国Wirgin公司的工程师Heinz Waaske在考察了一系列小相机后,发现16mm胶卷相机和半格相机的体积小巧成为巨大卖点,奥林巴斯的PEN系列赚得盆满锅满,于是他觉得开发一款小型但是使用全画幅底片的机械相机一定很有市场。然后,他在他的工作室中开始相机的设计和制造。
Heinz Waaske设计了远小于一般旁轴的机身体积,但由于体积太小,无论是焦平面快门还是镜间快门都无法安装,Waaske巧妙地设计了一种新型快门逻辑,叶片在镜头里,但动力机关安排在机身上。
为了能够让新相机适应时代,Waaske还设计了测光系统。
以下是禄来35的早期方案和Heinz Waaske本人。


但是,当Heinz Waaske兴致勃勃地将他的新相机,一种小巧的全画幅相机拿给他的老大老Wirgin的时候,老Wirgin不仅不感到高兴,而且训斥了其一顿,并且告诉他自己不准备继续造相机了(Wirgin从30年代开始生产相机),顺道把Waaske给炒了鱿鱼。
被炒鱿鱼后,Heinz Waaske把他的相机交给徕卡和柯达,但两家厂家都对其毫无兴趣。一直到1965年,他去禄来找工作,在面试中展示了他设计的禄来35原型机,禄来公司的Peesel博士当场拍板决定生产这款相机。由于当时禄来没有能力独立生产这款相机,于是他们在要求Waaske进一步改进相机操作的基础上,联系蔡司提供镜头,高森提供当时最先进的小型CDS测光系统,并且申请了快门系统专利,让COMPUR公司生产这种叶片和动力分离的快门。
1965接下来的时间里,Heinz Waaske开始根据禄来双反的使用习惯来改进禄来35的操作,逐渐设计除了正面双转盘,适合从上到下操作的类似禄来双反的操作习惯,过片被设置在左边,测光被安排在机顶。这使得禄来35的操作与当时主流135相机不同。
第二年的1966年PHOTOKINA,禄来35发布!也就是说,如此做工复杂,创新十足的相机,禄来只用了1年就完成了设计和投产。不得不说,当时的照相机市场是真的卷。

第一代禄来35从1966年一直生产到1974年,在1971年前相机在联邦德国生产,1971年后转在新加坡生产。未来的禄来35相机的基本性能都延续自这一代。
第一代相机使用40mm/3.5镜头,蔡司生产的最经典4枚3组的天塞镜头,为了保证获得更大景深,镜头光圈并不大,相应的也没有使用标头,而是40mm镜头。像徕卡后面的CL也是用40mm镜头作为标头的。
1972年伴随禄来35生产线迁移到新加坡,在面对东欧,美国的市场上大约3万台使用了施耐德的S-XENAR镜头,同样是40mm/3.5的天塞结构,但具体设计与蔡司天塞略微不同。这种镜头只在最早版本的禄来35上出现过,而天塞40/3.5在之后的禄来35T中还会继续使用。


原始禄来的取景倍率是0.62,涂框式,有视差,取景角度非常大,但是到1970年后换上了0.8倍率的更接近40mm实际范围的取景器。取景器向来不是禄来35的关键,甚至在禄来35的说明书上,都给出这样的拍摄姿势:


最早的禄来35就已经有金色机和黑色机,在90年代后,一直延续到21世纪禄来推出过许多花花绿绿的限量禄来35相机,看来这传统也是来自初始。
这里不忘提一句,其实禄来35当时的价格非常昂贵,1967年发售时价格竟然高达67000日元!当时单反的主要价格在3-5万日元,尼康F2搭配镜头套机也不过82000日元。
其实禄来35在那个年代也算是贵族便携机!
不过后面会介绍它现在的价格,现在基本是白菜机。
禄来在60年代推出与当时流行的日系小旁轴不同的禄来35,并加入了当时流行的测光功能,这代表禄来并非只想做一台相机,果然到了1969年,他们就拿出来禄来35的低配版本,B35相机。B35似乎早已被人们遗忘,但不可否认其是禄来35家族的成员。
B35相机的生产年限同样不短,从1969年一直持续到1978年,它是禄来35的多方面简化版本


B35的操作与禄来35相似但做出了许多阉割。
它取消了机身正面两个转盘,把快门盘和光圈盘都集成在镜头上,且只保留了从30-500的5档速度,它的机顶还有一个转盘用来调整测光的感光度。它的测光系统也从禄来35的CDS改为硒光电池一体化测光系统,这个系统比CDS成本低,但准确度很差。
B35的镜头也阉割了,使用了一枚蔡司生产的TRIOTAR镜头,3枚3组,指标依然是40mm/3.5。
1976年禄来调整了35系列相机的名称,B35改成35B,最后2年的相机以35B结尾,35B基本都是黑色的。早期的B35相机依然在德国生产,后期在新加坡生产。


下图是B35的试作机。


B35还有一个短命的后续机型,在1978年到1980年短暂生产的禄来35LED。


禄来35LED,相比35B在机身性能上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升级,虽然造型的确是前卫了不少,但快门依然是30-500,镜头依然是3枚3组那个镜头,机身都是黑色的,都在新加坡生产。


35LED采用新的SPD测光原件测光,操作也基本没有变,还是快门光圈都在镜头上,就是那个测光感光度的盘似乎黑科技很多。之所以叫LED是因为取景器类有LED提示灯,在那个年代,测光许多还是用指针式来完成的,像LED啊,液晶啊,都属于黑科技。


不过,禄来似乎认识到了这款相机没啥市场,在1980年就将其草草了解。

我们还得把时间再倒回到1969年,在推出了B35外,禄来又推出一种更加阉割,更加省事的禄来35方案,C35相机
C35简单来说就是一台拆掉了测光系统的B35相机,可谓最为简洁的禄来35相机,有趣的是拆掉了测光的C35和B35重量却一样,都是270克。
所有的C35都是在德国生产的,因为它只生产了两年,1971年就停产了
上面这些阉割的禄来35其实不太能在二手市场看到,这里提到主要是丰富大家对于这个系列相机的认识,而后面的系列才是主力。

1974年原始禄来35停产后,禄来立刻推出了新的禄来35系列相机,使用不同光圈镜头的高低搭配的套路,都是在新加坡生产的,产量非常大,大家现在买禄来35,主要就是这个系列的相机。

禄来在1974年推出了一种搭载Sonnar 40mm/2.8镜头的禄来35相机,因为使用Sonnar镜头所以叫禄来35S,这枚HFT镀膜镜头是蔡司授权禄来自己生产的,70年代后,禄来35系列相机上的蔡司系镜头基本都是蔡司授权禄来自行生产。


40/2.8镜头提供了比3.5更大的光圈,结构5枚4组,经典的sonnar布局,后来禄来和COSINA合作,将BESSA R2机身改成一个禄来外观,取名叫禄来35RF,还将这枚镜头L39化后做成了独立镜头。


至于机体性能,包括操作,测光,快门等等,都和原本的禄来35一致。
禄来也保留了40/3.5天塞头的原始版本,但是为了区分改为叫禄来35T。S是SONNAR镜头,T是天赛镜头。


禄来35T如果只看性能是原版禄来35的延续,大小尺寸,各类系统都是一样的,连电池也还是PX625电池,依然是那个的测光系统。
但是35T比原始35轻了10%,因为禄来在新加坡的供应商换人了,材料也变了。禄来的新加坡工厂1972年投产,由于新加坡本土什么东西都没有,所以禄来35的原料主要供应商开始从德国转为日本,快门使用COPAL的,镜头拿到了授权后有日本代工,测光系统改用日本NISSEI供货。这种转变也让禄来35的价格回落。
禄来35S和35T都从1974年生产到1980年,尽管时间不算长,但产量惊人,禄来35S是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禄来35相机。
在1979年,禄来根据35LED也对T和S进行了带有LED显示的改造,制造了禄来SE禄来TE相机。


SE和TE的测光元件还是CDS,没有换成SPD,但内置了LED显示测光,所以机顶的测光指正被取消,多出来的东西看上去像是热靴,实际上是装电池的,热靴依然在机底。
SE和TE相较从原始禄来35发展来的外观还是有略微不同。
这两款相机只生产到1981年就纷纷停产,1981年,面对自动化大潮,禄来35系列退出了历史舞台。
所以禄来35系列的正式生产时间是1966年到1981年,一共15年,产量非常大。
其实禄来也考虑过禄来35的后续电子化相机。



这是1981年的一台禄来35相机后续机的试作机,使用了开闭门的设计,依然保留了禄来35标志性的正面两个转盘,能够看到A档的存在,也就是自动曝光的可能。
不过这个方案最终没有能够通过。这台机器原本应该是禄来博物馆的藏品,但2015年流落到了拍卖市场。




到了1990年,禄来35突然复活了!
从1990年开始到21世纪初,禄来陆陆续续生产了一批限量版色彩的禄来35相机,1990年-1997年的系列叫做classic,之后又造过一些限量的。这个系列全在德国制造。
一开始推出就是金色和银色各一台。禄来35在90年代依然保留着1966年以来的基本性能,使用的还是CDS测光,镜头则是在35S上使用的那枚HFT40/2.8,当然,还是禄来自产的。
但是禄来35classic要比原本的禄来35都大一些,原本的35,35T和35S,乃至B35系列,尺寸都是一样的,但这个复刻机要大一些。
而且35classic把热靴从机底给挪到了机顶,外观与老版本也有较为明显的不同。不过也很容分辨,因为所有的35classic都是花花绿绿的。1997年禄来号称最终停产(但并没有),推出了ROLLEI 35 royal套机,价格竟然高达115万日元!



但不到几年,禄来又推出了一些纪念版禄来35,一种只有几十台。大概是2006年前后,各个类型的禄来35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所以禄来35的完整生产周期长达40年时间。
后面这些花和尚主要是用来收藏的。



下面我们聊聊禄来35的选购和一些问题。
禄来35相机全系列都没有对焦系统,你得自己估算焦距,所以近距离拍的时候很容易挂。而且这个系列的测光年代悠久,大部分已经挂了,所以只能当一个纯机械相机把玩。
不过比起10年前,现在维修保养禄来35的越来越多了,虽然水平参差不齐,但好歹能保养了,能保养就能长期使用,因为禄来35的本质依然是一台纯机械操作相机。


有的人会比较迷信早起的德国产相机,禄来35德国产因为年代久远,价格波动也比较大,便宜的大概1500,贵一点的大概3000到4000。
如果购买禄来35德产相机,还是建议买回来以后先去保养一下。
我上面提到的B系列,C系列不仅很少,也不推荐大家买。
市面上最常见的还是35T和35S,又以35S最为热门。
35S的价格在2000-4000不等,要看成色。
35T明显要便宜,很多都是1500起步,几乎全新的也就3000。
我个人觉得就这么半档光圈没太大区别,看大家的喜好,不过很多人心理上觉得2.8是个坎啊,如果光圈比2.8小好像光圈就太小了。而35T和35S买回来同样建议先保养一下,因为禄来35的过片行程非常长,这个部分非常需要保养,不然快门会按不下去。
35S和35T的黑色版本都是黑漆的,非常好看,有些成色差一点的会露铜。
所有2000以下非35T的相机,打着捡漏什么旗号的,多半有些暗毛病,莫贪便宜。至于是闲鱼私人淘还是去店里?店里可能要贵300到500的样子,而且也没太多保障,所以买回来记得送出去保养就行。

也就是说,MINT那台锌合金塑料的假禄来的价格,你可以35S和35T各买一台,还能剩下钱去保养。
原版禄来35的各个型号因为产量非常大,所以在现在的二手市场并不贵,又由于其中大部分都是日本零件,新加坡生产,就更没炒作空间了,是非常良心的相机。
真的想体验传奇,传奇也就这么点钱而已。
而且禄来35相机虽然不暴涨,也不会贬值,你用得不喜欢,挂出去再卖了就行了。

成天就会骗这些新手,MINT你这垃圾作坊,丫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