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拜德雅Paideia
拜德雅(Paideia):思的虔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旁门左道PPT  ·  PPT重点别再标红了!!丑爆了! ·  2 天前  
秋叶PPT  ·  谈谈我们一个月做PPT的真实收入 ·  3 天前  
跟我学个P  ·  除了DeepSeek,这个AI工具做的PPT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拜德雅Paideia

小林秀雄:职业批评时代的先锋

拜德雅Paideia  · 公众号  ·  · 2017-10-16 16:45

正文




小林秀雄:职业批评时代的先锋

达米安·弗拉纳根 /

王立秋 /


1956 年秋天,日本最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当时五十三岁的小林秀雄,与当时三十一岁,正在冉冉上升的文学之星三岛由纪夫进行了一次“对话”(这次谈话后来发表在《文艺》昭和 31 9 月号上)。

年初,三岛出版了他的小说《金阁寺》并广受赞扬,接着他又出版了一系列如现已拍成电影的《潮骚》那样的畅销小说。在讨论过程中,小林对三岛说:“你真有天赋!”三岛鹊起的名声也随之而得到正式的肯定。

1930 年代起,小林秀雄 (1902—1983) 就一直是创造“文学批评”这种独立艺术形式的关键人物。在他之前,写点批评的文章,一般是作家为更大的成就作准备而搞的副业,无论是在启蒙批评家福泽谕吉(在批评之后,通过创办庆应大学而把其支持现代化的论证付诸实践)那里,还是在小说家谷崎润一郎(在批评之后,在其著名小说《细雪》中把《阴翳礼赞》的精髓付诸文字)那里,都是如此。

建立以自身为目的的“批评”的,是小林秀雄。 1930 年代早期,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先锋作家横光利一和川端康成的伙伴了,但在后者专注于写作创新性的虚构作品的同时,小林投入到文学批评,写出了大量新潮的、有主见而蔑视意识形态的批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评论了从俄国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到日本小说家志贺直哉的一切作家。

随着日本卷入与中国的战争,小林也采取了同情日本政府的立场,这在后来引起座椅知识分子的愤怒,但他在战后依然是一位畅销又极受人们尊重的批评家。

其他人很快也跟随小林的脚步,使职业批评成为日本战后文学中一片亮丽的风景。没有人比三岛更切身地体会到这些职业批评家的影响了。在《假面告白》(这是三岛由纪夫以职业作家身份出的第一部小说)出版的时候,一开始,它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是到一位批评家把它列为“ 1949 年值得注意的小说”之一后,这本书才开始热卖。

所有这一切,与先前日本的文学环境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比如说,小说家夏目漱石在 1904 年到 1916 年间出版他的小说的时候,很少会有什么“职业的”批评家来仔细查看他的作品。

的确,在 1911 年的讲座“爱好与职业”中,夏目就提出这样的看法了。在他看来,作家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写作的人,如果他碰巧取得商业的成功的话,那也是纯属巧合。在夏目的时代,职业批评就不存在。

然而 1950 年代,在小林之后的世界,批评家作为强有力的,文学品味的仲裁人已经站稳了脚跟,他们写作富有影响力的评论,形成广受欢迎的文学奖委员会,并在当时的报刊杂志上不停地与著名作家和同行对谈。

由于当时大多数文学作品是连载的,故而批评的审查也就得到了即时的应用,有可能对作家形成压力,迫使他们迎合当时的风尚。

尽管三岛在 1950 年代期间得到了像小林那样的批评家的礼遇,但他也不满于批评家的权力,在 1950 年代末,他足够自信地下笔写作他重要的小说《镜子之家》,他决定不连载,以完整的形式出版这本书(这种出版方式被称作“書き下ろし”,即直接以书的形式出版新作)。三岛相信,这本书将“描述一个时代”并奠立他的能够以夏目和他的英雄,托马斯·曼的方式无视批评家的“伟大作家”身份。

结果是一场惨败。《镜子之家》卖得很好,但在五位富有影响的批评家的公开讨论中被批得体无完肤,这使三岛陷入了深深的沮丧——可以说,他一直没有从中走出来。

小说家和批评家围绕《镜子之家》展开的搏斗,从很多方面来说,都是一个可以说标志现代日本文学开始衰落的时刻。在 20 世纪早期,日本最聪明的人,即顶尖大学文学系里的精英,都会进而成为新一代充满创造力的作家。

而今,日本最聪明的那些年轻人却越来越多地渴望成为批评家。到 1980 1990 年代,如果你想读日本最聪明的人——像吉本隆明、野口武彦、柄谷行人和小森阳一那样的时髦作家——的作品的话,你会发现,你读到的是批评,而非小说。日本文学的黄金时代可能就要结束了,但批评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史无前例地,日本文人纷纷把自己的才华,用到对 1868 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此起彼伏的各种社会和文学革命的分析上去。

而首当其冲地,遭到批评家们看起来无休止的批判审查的那个人,正是那个究其一生,都不曾为批评家所扰的人:夏目。有保守倾向的批评家江藤淳(也是当年猛批《镜子之家》的五人之一)就写了整整八卷本的夏目批评传记。到 20 世纪末,各种各样的批评家又出版成百上千本关于夏目的批评之作。

现代日本文学的衰落原因很多——电视与网络媒体的兴起、自战争以来日本社会普遍的停滞、来自海外的密集的思想冲击的消失——但批评与文学之间的脱节肯定也是其中之一。

讽刺的是,在明治时期 (1868—1912) 随福泽谕吉出现的,作为一种向前看的、激励新的文学浪潮的力量的日本批评,在此时却不再指向当代小说,反倒是要回过头去理解在小林秀雄领导的职业批评到来之前发生的,无中介的文学爆炸了。

译自: Damian Flanagan, “Hideo Kobayashi:Spearheading the age of the professional critic”, 原载 https://www.japantimes.co.jp/culture/2017/09/02/books/book-reviews/hideo-kobayashi-spearheading-age-professional-critic/#.WeLjToh96Un 。此为“塑造现代日本的批评家”系列的第三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