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是机体对局部组织改变的普遍反应。炎症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是众多疾病发病的基础机制。经典(典型)炎症的特征是血管改变,导致水肿,随后白细胞迁移到受损区域,并形成炎症灶,炎症灶的主要功能是分割损伤因子,然后消除它,随后再生或修复损伤组织(硬化)的组织。最明显的炎症现象——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已经被古罗马医生Celsus 和 Galen描述。现在关于炎症的数据已经远远超出了炎症的经典概念,比如引入综合征的概念。如脓毒血症使用了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慢性系统性低度炎症引入代谢综合征的概念。
细胞和组织应激
细胞应激(Cellular stress, CS)是一种
细胞对
任何形式的
损伤
的典型
反应
,
旨在恢复
细胞和组织的
稳态
。
组织应激(tissue stress ,TS)是组织细胞应激整合在一起,对损伤因素的反应,旨在维持或恢复已经紊乱的稳态。
一般来说,
细胞应激
可以被认为是各种生理病理过程的一个基本但完整的功能单位,而
组织应激
可以作为其发展的共同致病平台。
这些反应通常与炎症、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过程中的免疫反应有关。
组织应激的强度取决于在身体水平上的损伤因素的强度
。
当机体损伤只是轻微状态,则机体在通过应激恢复稳态后,并不引起明显的炎症。随着损伤程度加剧,机体进入
副炎症
(para-inflammation)、
经典
局部
炎症
、和
系统性
全身星
炎症
等不同炎症状态。
区分炎症相关病理过程变异的一个关键发病现象是局部(经典炎症)或全身水平的
微血管的渗出反应
。经典炎症和全身炎症之间的
过渡区
的存在可以及时预测患者的危重情况的发作。
这个过渡区可以看作一个阈值,对于及早预判一些严重炎症反应(如细胞因子暴等)提供了一个时间窗口,但是如何把握,仍需对炎症机制有不断的深入研究。
任何对于
大分子的损伤
都可以被细胞应激传感器捕获到,触发应激反应。
关键稳态参数
的危险
紊乱
:酸碱平衡、温度、渗透压和静水压力,细胞质和线粒体中钙阳离子和其他电解质水平的变化,以及细胞中ATP、氧(缺氧)和一些代谢物浓度的降低。
作用于线粒体和其他细胞结构的
脂肪毒性因子
,比如:过量的饱和游离脂肪酸(FFA)、二酰基甘油和神经酰胺,以及修饰的肉碱、非酯化胆固醇和其他一些疏水分子。
通过细胞(免疫细胞、病原体和受损组织、结缔组织细胞和内皮细胞)
模式识别受体
识别来自于病原体和损伤部位的危险信号。模式识别受体的配体由保守的微生物结构和内源性、损伤相关分子组成。
抗原被抗体和TCR识别,导致对T淋巴细胞和与它们相互作用的细胞(如APC)很强的激活作用。补体、止血和激肽释放蛋白-激肽系统的各种激活剂的作用,以及这些系统的激活产物对各种细胞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