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十三日 ·  18 小时前  
创伙伴  ·  欢迎你也加入创伙伴知识星球 ·  昨天  
庞门正道  ·  我为什么拜神? ·  4 天前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2025年线下活动安排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重读《瓦尔登湖》:离人群越远,离自己就越近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 2025-02-04 17:38

正文


作者:每晚CC

来源:每晚一卷书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帆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 《遇见》

如果你觉得每天的生活节奏很快,总是感到焦虑;如果你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总是觉得疲惫 ……

不妨一起走进这本 《瓦尔登湖》



独处有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是惶惶不安,想要逃离,生怕被人抛弃;

第二境界,能安于寂寞,可以静下心来做事、思考;

而最高的境界,是在独处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梭罗,便是那个在独处中抵达最高境界的人。

他以自身经历写就的《瓦尔登湖》一书,更是给无数孤独的人,带来了内心的治愈。

翻开书,我们可以看到梭罗的两种人生状态:

一种是都市人群里的他,虽衣食无缺,却困顿迷茫,对人生充满了怀疑;

另一种是,他置身于瓦尔登湖畔,衣食供给都要亲力亲为,还无人陪伴,可他却活得自在舒心。

他那种宁静悠然的样子,让我真正明白,一个人只有远离人群,才能找回生命最本真的样子。

点击图片即可收听~


人之所以迷茫
是因为身处人群中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活得迷茫,便迫切地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同、社会的认可。

于是他们一个劲地钻进人群里,想通过别人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恰如作家勒庞所说:

“人一到群体中,为了获得认同,只能抛弃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越深入人群,他们就越会迷失自我,变得更加盲目而平庸。


《瓦尔登湖》中写道,梭罗在去瓦尔登湖之前,也曾努力跻身人群,去追寻世俗的成就。

当时的美国,也恰巧在经济上升期。

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者,梭罗先是和哥哥开了一所私立学校,后又和父亲一起经营家族产业。

在那段时间,他整日忙于生意中的应酬,挣到了不少钱。

但无休止的忙碌,挤占了他读书的时间。

他感觉不到开心,反而觉得整个人活得愈发迷茫,生活里一点乐趣都没有。

于是,他决定再去做些其他的事情,找寻一下人生的方向。

他做过编辑,也当过督查员。

然而,当编辑时,他不被主编认可;当督察员时,又始终无法获得公职。

这种种挣扎求索又屡屡受挫的经历,让梭罗陷入了痛苦迷茫。

经过深思之后,梭罗决定投身自然,去过独行的日子,不愿再跟随世俗的脚步,争名逐利。

后来思及这段经历,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仍是感慨良多:

很多人看似努力生活,努力寻找自由,但他们不是在自己的身上找,而是通过外在的物质来找,以为有了钱、有了更多的物质,就能自由。

到最后,他们没有找到自由,也没有看到平等,只看到无休无止的追逐。

很多人为了名,为了利,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雕刻自己。

可当你真正融入人群中时,你会弄丢自己本来的模样,自然也就越活越迷茫。

就像有句话说的: “人生就像俄罗斯方块,你合群了,也就消失了。”

主动离开人群,允许自己活得格格不入,你便能于特立独行中找回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离人群越远
离自己就越近

《瓦尔登湖》中记载,远离人群之后,梭罗拿着借来的斧头来到瓦尔登湖边的森林。

他砍了几棵白松,建造了一栋独属于他的小屋。

他的小木屋,独立在湖畔林间。放眼望去,四周荒无人烟。

离他最近的邻居,也在一英里之外,而人群聚居的小镇,则在更加遥远的地方。

梭罗之所以选在这里居住,也是因为他知道:

几乎不会有人跋山涉水,走那么远的距离,来与他进行一次无关紧要的社交。

在这里,他可以尽情享受无人打扰的时光。

白天时,他就开垦荒地,自己种植蔬菜瓜果,解决自己的温饱;

偶尔兴致来了,他还会漫步去松林里观察彩虹美丽的拱脚,去旷野里聆听风吹过的声音。

到了晚上,他要么安静地看看书、写日记,要么就摸黑去外面走走,感受那种极致的静谧。

他与日月为友,与草木虫鱼鸟兽为伴。

在大自然的四季轮转中,他终于治愈了自己的迷茫,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他在书里由衷地感慨:“我的心自由了,欢乐和幸福填满了我的小屋。”


梭罗的这段经历,让我想起了黑塞曾说过的一句话:

“上帝借由各种途径使人变得孤独,好让我们可以走向自己。”

人也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才会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世人常说:平庸的人,用热闹填补空虚;聪明的人,用独处成就自己。

与其被欲望裹挟,在最繁华处迷失自己,不如远离尘嚣,深居简出。

在一个人的时光中,让心静如平湖,你便能透过它,照见最真实的自己,也照出自己想过的那种生活。

点击图片即可收听~


享受独处
抵达生命的最高境界

在瓦尔登湖畔的贝克农场,还住着一个叫约翰·菲尔德的人。

梭罗曾在一次避雨时,偶遇了他。

梭罗发现,他虽然也在过与世隔绝的生活,住在森林深处,却把日子过得毫无生气。

原来,菲尔德尽管每日种地、钓鱼,可他憧憬的却是富裕奢侈的生活。

所以越是隐居,越是独行,他就越是感到痛苦。

与菲尔德不同的是,梭罗对这种孤独清苦的生活却甘之如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十三日
18 小时前
创伙伴  ·  欢迎你也加入创伙伴知识星球
昨天
庞门正道  ·  我为什么拜神?
4 天前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2025年线下活动安排表
2 天前
治愈系心理学  ·  会挣钱的女人都长什么样?
8 年前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  只有解开上衣才能证明我是女生?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