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思考的是,
检验外送与试剂集采差额仅2.1%
。
此外,检验服务NIPT首次纳入集采,
江苏NIPT集采中标公布,降幅近50%!
同时,大型连锁ICL机构,对于IVD企业也开展了类似集采的统一竞价。价格的下降也预示市场的收缩,在价格无限接近成本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透明。
医疗服务价格治理,推进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统一,目前已进行到第三批,前两批均是检验相关,详见:
第一批
、
第二批
。
国家医保局力争2024年底编制好覆盖大部分学科领域的立项指南,基本完成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标准化规范化的顶层设计,同时指导各省在2025年第三季度前做好对接落地。
结果互认,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7部门发布,
《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
,随后,继各省、京津冀鲁区域结果互认、川渝区域结果互认后,
8省卫健委陕甘青宁新晋蒙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行64项检验结果互认。
同时,如华大基因、迪安等ICL机构,通过线上商城,客户可以在线查询基因检测服务的价格、结果报告,达到透明。
透明化的趋势体现在价格、检测结果和项目的被动公开,依靠信息差来保持国内市场的行为,都会遇到挑战,如不同省份价格的差异来平衡项目的总体利润、以升级方法学的方式来拉动增长、以技术优势来弥补检测服务的不足等。
关键词:医生、医院、企业
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药品及检验的集采、DRG、三明模式的推动,医生的待遇受到了直接的冲击,有高达57%的医生收入下降*。
医生也有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部分需要与基本医疗保障的发展形成了矛盾。
如何化解这个矛盾,首个外商独资医院、专利转化都给出了实践的方向。
(2)近两年,国内医疗相关的调解纠纷逐年上升,2022年6.5万件,2023年为7.6万件*。类似日本九十年代的医改一样,对医疗相关的集采,出现了民众对医疗服务质量的下滑的担忧,5年内医疗纠纷数量增长超过10倍。
人民对医疗质量的需求与医院分级诊疗的发展形成了矛盾。
如何化解这个矛盾,以国家中心牵头成立的区域医疗中心,让“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再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鼓励公立医院设置检验中心,为周边医院提供同质化服务,从临床和医技对医疗质量做出了保障。
(3)今年,通过上市ICL企业的相关财报,都显示出整体利润增长放缓,缩编人员等趋势。
企业对于营业额、利润增长的需要与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之间的矛盾。
如何化解这个矛盾,打不过就加入!ICL机构积极融入医共体建设,发挥自身检验服务的成熟经验,大力推进区域检验中心,这个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行业增长放缓、低折扣、降价
从各上市ICL企业公开财报显示,第三季度营业额同比:
凯普-17%
;
迪安-11%
;
华大-10%
;
金域-10%
;整体呈现出下降的形势,其中新冠业务的影响很小,金域、迪安下滑的10%,对应的营业额已超过10亿,那么这释放出来的10亿营业额去了哪里,市场去了哪里呢?
从财报中也可以看到
兰卫三季度增长3%
,其产品+服务的稳步拓展;
诺禾三季度增长6%
,海外业务已超过国内业务,其增长更是超过8%……这部分ICL企业通过差异化的优势,抢占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但其增长量的总和也不会超过2亿。
大量入院招标的低折扣,常规项目2折左右,特检项目4折左右,甚至更低,与以前的合作折扣相比降幅超过20%。
仅笔者统计有代表性的公开招标,
总金额超过5亿,对应的缩减的营业额就超过1亿
,
对于整体,这只是统计出来的很少部分。大量的市场份额,通过医院招标的形式,重新定价与分配,这势必造成原有业务的收缩。
面对市场份额的下滑与重新分配,在没有更加强有力的措施拉动增长的情况下,行业增长会放缓,我们对应对增长的期望也需要合理。
关键词:一带一路、海外实验室、科研服务
面对国内市场的收缩与竞争加剧,成熟且充足的产能和服务,已经破壳而出。跟随国家的整体方向,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ICL企业通过设立海外分支机构、与当地服务商合作、跨国并购等方式进行市场扩展。
华大基因: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设立实验室,如
沙特
和
埃及
项目。
迪安诊断:2023年在
越南建立全资检测实验室
,填补东南亚高端检测市场空白。
博奥晶典:当地时间2024年11月27日,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在乌兹别克斯坦合作共建“
国家级精准医学中心
”项目,签署合作协议。
11月27日下午,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卫生部与博奥晶典关于合作共建“国家级精准医学中心”项目签署合作协议
诺禾:在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日本设有实验室或实验基地,并在中国香港、美国、英国、新加坡、荷兰和日本设有子公司
燃石:2020年设立美国实验室
泛生子:海外设立美国实验室
其中有不少海外项目,已经取得收益,甚至业务份额已超过国内。但是,海外不同的市场政策、文化差异以及技术标准的差异,也给企业带来挑战。
关键词:数字产品交易、医检大模型、低空经济
2024,年度国内字“智”,年度国内词“新质生产力”,
ICL行业加速数智能化转型,迎来“数据要素×”生态建设里程碑时刻。
产生信息价值,拓展数字交易
:
金域
、
迪安
结合万物互联,开展低空经济:
无人机的样本运输
分析检验数据,提供智能决策:
华大-基因辅助诊断
、
金域-医检大模型和智能体
、
迪安-医检大模型
、
华银康-病理AI辅助诊断
数智化在ICL中的应用,分为提升效率和创造收益。
通过无人机提升运输效率、自动化流水线提升检测效率、辅助判读提升结果报告效率,这类的例子很多。
相对的,创造收益的例子还不多,检验与临床结果的脱节、检验结果是否统一的标准等,都会引起数据使用方的质疑,限制了从现有数据创造收益的可能。对应成功的模式有,不少临床大队列研究数据库,其数据对于药企、临床研究、上下游企业都具有极高的价值,通过数据与规范的生物样本库相结合来产生价值,首款已成交。
规范化生物样本库构建的数据库,正成为数智化创造价值的关键基础。一些企业已率先将数据库应用于检测与健康管理的结合,预计到2025年将有更多创新实践蓬勃涌现。
关键词:代理模式、合作共建、上游IVD
今年,越来越多的专科ICL通过省级核心医院直营,地市级医院代理的模式,进行业务拓展。
代理由传统药品或器械转型到检验服务,即产品销售转到服务销售,由对接医院科室到对接患者收费解读,这对于ICL企业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建立后台来弥补代理专业性的不足、如何规范化的样本运输、代理和公司保持怎样的独立性来规避双方风险,谁考虑的更周全,谁就会走的更稳。
合作共建,ICL已经实践超过十年,在保障基本医疗的大背景下,合作共建与医共体建设十分契合。ICL机构成熟的区域化服务流程、对临床检验的理解,与医共体医院区域化医疗服务的定位相结合,促进分级诊疗落地,笔者也了解到不少ICL机构已经将合作共建作为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ICL产品+服务的模式,在现在的医疗环境下更有抗压性。
迪安诊断、华大基因、博奥晶典、欧蒙未一等都是这个模式的典范,产品模块稳住了公司的基本盘。作为服务模式占比90%的金域医学,也在探索体外诊断产业创新中心,同时也投资上游企业,布局专科领域的产品,如神经免疫领域的天海新域,补全该领域的产品+服务。
关键词:居家快检、大健康、体检中心
今年4月,京东健康与29个医药企业签署了《京东到家快检创新服务合作协议》,包括金域、艾迪康等ICL企业,打造“检+医+药”的服务闭环。
7月15日,美团买药宣布推出居家快检“妇科检测”服务。
ICL方面,迪安晓飞检打造线上检验科,产品和业务模式不断升级完善;
千麦参与起草《居家医学检验外送服务规范》行标;
北京康旭医检、西安天博医检、广东明志医检、广州中景医检、广州浩宇医检(电商品牌:赛途检验)等均有居家快检的电商业务。
另一方面,北京一ICL在企业微信小程序发布关于“食物不耐受”检测项目广告,广告内容为“静脉采血,更专业、更稳定、更精准,平均5个工作日出报告”,由于“食物不耐受”检测项目广告未通过审批备案,受到处罚。
TO C的另一个重要延伸是大健康业务,健康中国2030,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从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近几年,ICL机构运用其对于疾病的理解,通过医学检验来链接,实现精准营养或精准健康,逐步开展大健康业务,如华大基因、迪安诊断的益生菌,博奥晶典的大健康产品和设备等,以健康为中心的检验检测服务及相关对应的大健康产品,正在稳步成长。
金域、迪安、凯普、华银康、云康都有面对消费者的健康体检中心,也逐步从过往的疾病预防体检,展示出成为产品及服务消费者的线下体验中心的趋势。
关键词:tNGS、AD早筛
2024年,tNGS经历价格战洗礼,拓展至多领域应用,同时规范标准和多中心研究项目相继启动,为感染性疾病诊断提供了新机遇。
2024年,tNGS大打价格战,甚至1.88折中标。邵逸夫2400万采购终止
与此同时,除了呼吸道tNGS,今年又开发了女性生殖tNGS、真菌tNGS、HP tNGS、泌尿生殖tNGS,神经tNGS等。
《靶向高通量测序在感染性疾病中应用与实践专家共识》、《基于多重PCR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靶向二代测序检测技术规范》团标,相继发布。
12月21日,由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牵头的“tNGS诊断结核病和预测耐药多中心研究”项目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隆重启动。
2024年两款AD药物国内获批,带动AD早筛、AD检测火爆。
其中,卫材与金域、迪安、康圣、未一医学、瑞博斯等ICL签约,共同助力AD精准诊疗。
AD检测相关:
各家AD检测一览,AD千亿市场亟需解决的三大问题
第三方医检实验室AD检测,大集合
阿尔茨海默病检测,哪家强?
关键词:
机构到企业、企业到市场
2015年修订的《科技成果转化法》,特别强调科技成果转化应当尊重市场规律,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