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乡村与城镇建设
住建部《小城镇建设》杂志社官方新媒体平台,村镇第一科普平台!我国村镇建设领域权威政策宣传与学术交流平台!《小城镇建设》杂志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会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日女报  ·  明星夫妻,正式宣告离婚! ·  10 小时前  
南昌晚报  ·  明星夫妻,官宣离婚! ·  17 小时前  
FM1017城市之声  ·  《哪吒2》破130亿!《哪吒3》开始画了?最 ... ·  昨天  
FM1017城市之声  ·  《哪吒2》破130亿!《哪吒3》开始画了?最 ... ·  昨天  
阜阳新闻综合频道  ·  歌手周深,传来喜讯! ·  2 天前  
阜阳新闻综合频道  ·  歌手周深,传来喜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乡村与城镇建设

【村镇问答06】乡村治理

乡村与城镇建设  · 公众号  ·  · 2018-06-28 21:00

正文

------据说搞村镇的都关注了我们------


导读

上一期【村镇科普】 从“基层政权”到“乡政村治” ,介绍了“乡村治理”的相关知识,今天, 小编归纳整理了部分关于 乡村治理 的问题,仅供大家参考。






Q
什么叫做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是通过对村镇布局、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生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环境状况的改善。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改变“脏乱差”的农村现状,不断加强基层治理。乡村治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建构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引导他们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村镇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分批实施的思路,坚持试点先行、量力而为,逐村整体推进,逐步配套完善。

坚持合理集聚,节约用地。村庄规划应与土地整理、村庄整治相结合,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按照“统一规划,相对集中,适度规模,分步实施”的要求,实现土地的集约使用和耕地的占补平衡。

允许适度超前,增强配套。按照城乡村镇居民生活条件同质化,以及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配置均等化的目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合理布局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


Q
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1)封建皇权统治时期,我国农村治理实行“县政乡治”。国家政权最低到县,县官居住在县府,县级以下的农村不再设立行政官员,官吏仅对农村下派税收、征兵等国家事务,农村日常事务,甚至纠纷处理主要依赖于农村的宗族社会,属于“以地方宗族势力为依托的族民自治”。

(2)到了近代,西方列强入侵,国内军阀混战,农村的宗族势力和乡绅力量都无法与之抗衡,农村沦为各种强权的资源汲取地,传统的农村治理模式遭到破坏,农村治理陷入无序化。

(3)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治理迎来了新的秩序。1950年,我国颁发了《乡(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和《乡(行政村)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确认行政村与乡并存,均是一级地方政府机关,国家权力延伸到农村。

(4)1958年开始农业合作化运动,将农村经济组织与政治组织合二为一,形成了高度集权的人民公社体制,对农村以“政社合一”模式实施控制。国家权力向农村的强势迈进破除了封建、资本主义、军阀等残余势力,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在农村社会迅速确立和巩固。在政权稳固后,我国的社会矛盾发生转变,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人民公社制度不能胜任此历史任务。

(5)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迫于生计,率先打破人民公社体制“一大二公”的土地集体经营模式,将土地包产到户,遂温饱问题解决。此后,中共中央相继出台政策,承认了承包责任制的合法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实施促进了农村农耕生产的发展需要,但农村社会的公共治理却出现了“真空”。广西河池地区的宜山、罗城两县的村民自发组织了村民委员会以维护农村治安、发展村集体经济,管理村公共事务,取代日益瓦解的生产大队组织。

(6)1982年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宪法》,明确我国设立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权力机关,明确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并由村民选举。中国的农村治理开始形成了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的“乡政村治”模式,即国家基层政权设立在乡镇,在乡镇以下的村实行村民自治。


Q
乡政村治是什么意思?

即:乡镇建立基层政权, 村民实行自治。

乡政是指国家的乡镇政权,是国家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村治就是乡村实行村民自治,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前提下,在国家法律框架范围内,对农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管理,协助乡镇政府完成好国家各项任务。通过“乡政村治”框架,实现村民自治,并在参与中规范其行为,从而化解矛盾,消除冲突。



Q
村民自治指的是什么?

村民自治,简而言之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因此,全面推进村民自治,也就是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村级民主决策、村级民主管理和村级民主监督。


(一)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把干部的选任权交给村民

民主选举,就是按照宪法、村委会组织法、实施村委会组织法办法和村委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由村民直接选举或罢免村委会干部。村委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三至七人组成,每届任期 3年,届满应及时进行换届选举。选举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把 "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真心愿意为群众办事的人 "选进村委会班子。也就是说,选出一个群众信赖、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村委会领导班子。


(二)全面推进村级民主决策,把重大村务的决定权交给村民

民主决策,就是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如乡统筹的收缴方法,村提留的收缴和使用,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从村集体经济所得收入的使用,村办学校、村建道路等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村民的承包方案,宅基地的使用方案等,都应提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


(三)全面推进村级民主管理,把日常村务的参与权交给村民

民主管理,就是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全体村民讨论制订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把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村级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职责、工作程序以及经济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要求,规定得明明白白,加强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村民自治章程是村民和村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综合性章程,也是村内最权威、最全面的规章,村民形象地称之为 "小宪法 "。村规民约一般是就某个突出问题,如治安、护林、防火等作出规定,作为村民的基本行为规范。


(四)全面推进村级民主监督,把对村干部的评议权和村务的知情权交给村民

民主监督,就是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和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由村民监督村中重大事务,监督村委会工作和村干部行为。民主监督的重点是村务公开,凡是村里的重大事项和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都应向村民公开。


但是行政村不属于一级政府,是一种村落小范围的自治组织,自制内容仅限于自我管理。


Q
村规民约指的是什么?

村规民约是村民群众在村民自治的起始阶段,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村实际,为维护本村的社会秩序、社会公共道德、村风民俗、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制定的约束规范村民行为的一种规章制度。它属于公约的一种形式,一般由名称、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它的名称应为“××村村民公约”;它的结构基本上是“条款式”,即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但也有的采用数码顺序自然排列,即一、二、三……;它的结尾部分,主要是规定何时通过、何时生效。

村规民约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规定村民的行为,应该怎么做,另一方面则是规定村民违反和破坏规章制度的处罚条款,主要有进行教育、给予批评、作出书面检查等内容。


Q
乡村自治要发挥新乡贤的带动作用,新乡贤文化指的什么?

乡贤是指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受本地民众尊重的贤人。乡贤是乡村中群众认可度极高的群体,将乡贤作为连接政府和村民的桥梁,发挥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能够事半功倍地提高治理效率。在乡村社会中,乡贤主要来源于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群体,这些人大多对本地的历史文化有较深的了解与认识,并愿意为本地村民排忧解难。让乡贤充分参与到村务管理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中,能够实现政府领导和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良好互动,推动社会经济活动顺利开展。

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乡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但在近些年逆城镇化趋势的带动下,乡村地区开始涌现出一大批新乡贤。他们大多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视野开阔,怀着反哺家乡的初衷携技回乡,为乡村的发展带来新思维、新技术。在乡村治理中,要充分发挥新乡贤的作用,为基层治理增添新的活力。同时,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乡村留得住乡贤。除此之外,要大力弘扬乡贤文化,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和荣誉感,这将有助于让村民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并吸引和聚集其他成功的社会人士,共同为乡村建设出谋划策。


Q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