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原文化研究
《中原文化研究》创刊于2013年,是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文化研究学术期刊(双月刊)。本刊秉持科学理性、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深入挖掘整理中原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打造国内文化研究的高端学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信宝典  ·  2025 年2月 | ... ·  昨天  
生物学霸  ·  打破校史,「双一流」首篇 Nature ·  昨天  
生物学霸  ·  蒲慕明院士:物理学出身的神经科学家 ·  2 天前  
BioArt  ·  Nat Immunol | ... ·  3 天前  
BioArt  ·  Nature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原文化研究

八首童趣诗词:还你一颗童心,找回天真岁月

中原文化研究  · 公众号  ·  · 2019-06-02 09:00

正文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童年的记忆是永远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事物。


走过半生,当我们回首往事时,童年的花鸟虫鱼都钻进了脑海。


那时的天空很蓝,那时的太阳很暖,那时的我们,很快乐。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儿童时的我们,是那么好奇。


年少时,住在乡村,整日和小伙伴玩闹。方寸之地,早已被我们走遍,遇到一个陌生人,就像看见“奇宝”一样,笑着问:你从哪里来呀?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童年是最好客的。


就像诗中的小童一样,小船不系,飘入水湾,小童急急地去开门,看是不是有客人来了。


多么可爱,多么天真。



《守岁》

宋·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 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强撑不睡的时候。


这是一个春节, 苏轼笔下的这个小童,看着大家都在守岁不睡,他也强撑着不去睡觉,依然和小伙伴们嬉戏玩闹。


毕竟,这样整夜玩闹的机会,实在是不多。


《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小的时候,一只小虫,一个小舟,我们能玩个大半天。


这不,白居易闲逛之下,看到一群孩子在摆弄钓鱼船,那顽皮的样子,像极了小时候的自己。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孩子真是活力四射,一刻也消停不下来。


春末夏初,刚刚有蝴蝶,小孩子觉得好玩,就跑来跑去的追着,但是追到一处菜花地就找不到了。


为什么呢?因为那是一只黄蝴蝶啊,飞到了黄色的花丛中,怎么找得到?这孩童肯定急坏了!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每一个孩童都有一颗奇思妙想的心,再难的事,总能想出一个妙计!


杨万里看到两个小孩子坐在渔船上,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诗人很疑惑没下雨,他们怎么就张开了伞?


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这小孩子真是聪明机灵的很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