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研究
发布经济学研究会议信息、经济学研究前沿进展信息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日报  ·  福利!这次是《一生所爱》音乐会 ·  9 小时前  
麦音乐  ·  我看见许许多多他人的面孔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研究

袁劲等:央地退税分担与企业采购的区位选择

经济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6-03 18:00

正文



文章标题:

央地退税分担与企业采购的区位选择

作者及单位:

袁劲、李玲玲、刘啟仁,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冯桂媚,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引用格式:

袁劲、冯桂媚、李玲玲、刘啟仁,2023:《央地退税分担与企业采购的区位选择》,《经济研究》第10期。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下载本刊自创刊以来登载的所有论文


//
选题背景和意义


畅通生产要素国内循环是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发挥中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应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分税制改革背景下,中国税收负担在央地间重新分配的外生政策冲击对企业的成本造成何种影响,又如何进一步影响上下游企业间的区域合作关系?换言之,当出口退税负担由地方政府转向中央政府时,下游企业是否会获得激励,与更具成本优势的跨区域上游企业合作?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说明有利于地方政府间利益分配平衡的分税制改革对畅通国内大循环有实质性的助益作用。本文构建了一个企业供应链区位选择的理论模型,对研究下游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区位选择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同时,本文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税收政策建议,也为进一步研究如何构建国内循环体系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微观证据。
//
主要内容和结论


本文以分税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出口退税在央地间分担机制改革为拟自然实验,研究中国税收负担在央地间重新分配的外生 政策 冲击如何影响企业的跨区域采购行为,从而映射出中国税收制度和构建国内大循环体系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退税负担从地方转移至中央时,出口企业的省外采购比上升约2—5个百分点,这一比例的上升主要来自改革前财政压力较大地区的出口企业,这些地区的出口企业省外采购比上升约3—4个百分点,且非国有企业、数字技术运用程度高的企业以及融资约束大的企业省外采购比提高更多。本文的结果说明,构建统一的大国财税体系,有利于下游企业寻找更为优质的上游供应商,促进上下游企业形成更加畅通高效的产业链布局,从而完善中国国内大循环体系的构建。
本文利用2009—2018年中国 A股 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分税制改革对企业跨区域采购行为的影响。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有:其一,现有文献主要从宏观层面定性研究和讨论了如何构建经济新发展格局,但缺少来自微观层面的证据,本文定量分析了分税制改革对企业采购行为的影响,对构建和完善国内循环生态系统进行了微观层面的深入探讨,也对研究国内经济循环问题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视角。其二,构建大国财税体系需要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分税制改革,央地间的税收分配机制会如何影响国内经济循环成为现阶段亟需解答的问题。本文研究了税收央地间分配如何影响上下游企业产业链的区位布局和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这是现有文献尚未关注到的重要问题。其三,现有文献缺乏对中国上下游企业间贸易行为的研究,本文构建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从“企业对企业”的角度研究下游企业面临外生政策冲击时,如何与上游企业构建区位间的贸易关系,并对理论模型中的相关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
政策启示和建议


如何构建大国财税体系,推进和深化分税制改革,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产业链布局,为构建完整的国内循环体系奠定有力的税收保障体系,是现阶段中国面临的重大财税问题之一。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统一税收对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构建内部大循环体系的阻碍可能来源于区域市场分割,而打破市场分割的本质是要解决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衡。因此,统一税收首先要通过激励相容的机制设计,消除地方政府间利益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为各方提供公平的获益机会,并给予及时的补偿。2015年退税央地间分担机制改革的重点正是消除地方政府执行退税的掣肘之处,缓解了因财政分权度提高而加剧的地方政府间非合作式竞争,从而提高了退税效率,实现真正的企业减税降负。通过改革,出口退税全部由国税承担,实现了统收统退,从而可以在降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同时,避免退税压力的跨区域转移带来的市场分割,为国内大循环体系的构建创造条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