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这么一个提问:
“那些被性侵过的女孩,现在过得怎样了?”
有一个回答直击内心,让人忍不住落泪。
“再也不会好了。”
不要小看性侵的伤害!
这种伤害真的会伴随一生!
直到现在SHE三人已经有了各自的生活,但她们的故事依旧备受关注。其中成员Ella陈嘉桦的一段采访,引发了全网热议。他们一起在房间玩游戏时,那个男孩就让Ella坐在他的腿上。因为Ella当时年纪太小,没有任何防备,就坐在了他的腿上。“我觉得不对劲,尖叫着爬出去了!但外面没有人,我狂哭!”因为小时候难以启齿,直到结婚后才跟家人说出这段经历。可没想到当年侵犯她的那个恶魔,也对她的两个姐姐下过毒手。Ella表示,即便过去多年仍心有余悸,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可怕。但这件事里最令人深思的不是“Ella童年遭遇性侵”这一事实,而是女性遭熟人性侵,三人竟然都不约而同选择了沉默。“我一直以为强奸都是在街上,黑漆漆的,跑出一个陌生人把你抓了。要有暴力,打晕你啊,拿刀逼你啊。这是2016年,南方日报记者诱奸暨南大学女实习生,新闻报道中受害者说的一段话。那时,她大脑根本反应不过来,只能默默承受着这一切。有司法机关统计数据显示:70%的性侵都是熟人作案。“邻居”、“表哥”、“叔叔/伯伯”、“姑父/姨夫”、“姐夫”、“舅舅”、“继父”、“朋友的朋友”、“上司”、“老师”等,皆是高频词。黑龙江15岁女孩被继父常年性侵害,从幼儿园起就被侵犯;为什么熟人强奸比例这么高?有律师道出四个主要原因:有一组数据显示:熟人强奸案中,仅有27%的受害者意识到,自己原来被强奸了;42%的强奸受害者从没将这件事告诉过任何人。就像“南方日报记者诱奸暨南大学女实习生”案中,受害者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强奸了。因为权势地位,因为人情社交,因为这种失衡带来的威慑与打压。所以面对这种伤害,受害者做出的反应往往是否认、隐瞒、拒绝承认。甚至有的人不得不把整个事件美化成爱情才能从中获得解脱。就像房思琪,明明是被老师利用职权和权威诱奸、强暴。于是她假装自己爱上老师,来为自己受到的伤害找到合理的缘由。因为爱,所以可以忍受对方的一切行为,即使自己不愿意。”“房思琪”的遭遇,是现实中不少熟人性侵案受害者的映射。搜索网络,单是“受害者爱上性侵者”的事例,就不在少数。如在广西桂林龙胜,一名13岁少女被邻居大哥强奸后,竟然爱上了对方,在法庭上为其求情,表示愿结婚私了。性侵害下的“情愿”,只是摆脱痛苦、自我麻痹的方式。受害者无法从阴影中走出,只能用畸形关系的“正当化”来自我麻痹。所以这也是,熟人强奸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甚至更多次的原因所在。熟人性侵案中,也有一些受害者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选择站了出来。这本是内心勇敢的展现,但不幸的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帮助。前段时间,有位百万粉丝博主自曝童年时差点被继父性侵,并遭受继父猥亵长达3年。每次挣脱后她都向母亲求救,但母亲每次都说“继父只是在开玩笑”。更可笑的是,母亲逼迫她不准报警,甚至掐着她的脖子威胁“要杀了她”。有人或许会说,这只是极端的个例,亲生母亲哪会放任继父侵犯女儿。但在熟人性侵案例中,不可否认的是,不少父母往往会碍于亲情、面子、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而选择沉默或私了。诸如上述的言论在评论区肆虐,大肆宣扬“受害者有罪论”,不仅无视了犯罪者的恶行,而且对受害者造成了二次伤害。殊不知,父母的沉默、受害者有罪论,导致犯罪事实被模糊,让犯罪者存有侥幸心理,从而助长了罪犯的嚣张气焰。有句话说得好:“在与性侵犯罪的战斗里,没有中立者。纵容包庇、冷漠旁观的人,都是帮凶。“性侵是一种犯罪行为,要为受害者讨回公道和尊严,让加害者得到应有的惩罚。据相关数据表明:如果我们的性教育可以早一点,观念科学一点,那么至少60%的未成年性行为、70%的性侵、80%的流产、90%的性病,都可以免于发生。作为父母要及时给孩子进行性教育,一步步教会孩子懂得自我保护。我们不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别人,但人性最经不起考验。正如一句话所说:“人心隔肚皮,你永远都不知道,站在你面前的到底是人是鬼。”*本文首发「她叙」(ID:taxu5199),作者:她姐。200万+都市男女的聚集地,分享生活故事,与你共同成长。文章转载授权请联系:ht80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