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眼
向世界讲好中国化妆品故事。
51好读  ›  专栏  ›  青眼

化妆品行业裁员潮来了!

青眼  · 公众号  ·  · 2024-03-07 22:04

正文

轻装上阵

进入2024年,化妆品行业的巨头们似乎格外感到“寒意”。继雅诗兰黛、资生堂、联合利华等企业之后,德国汉高宣布在重组消费品业务部的工作中将进一步裁员,而在去年,汉高已经宣布裁撤了800个相关职位。

青眼号外进一步梳理发现,近3个月来,至少有10家美妆相关企业宣布裁员,覆盖面从零售终端到品牌,再到上游原料公司。化妆品行业也掀起了一轮“裁员潮”。


外企密集裁员,全球美妆十强占一半




青眼号外发现,或是由于国内财报季还未到来的因素,目前披露裁员信息的主要还是集中在外资企业中。从企业类型来看,行业此轮“裁员潮覆盖面较广,有品牌端的雅诗兰黛集团、美国高端护肤品牌Matter of Fact等,有上游原料公司赢创、巴斯夫,也有零售端的梅西百货。
从已公开裁员具体数量的企业来看,此次裁员最多的为雅诗兰黛。据其在财报中表示的,“作为2025和2026财年利润恢复计划的一部分,将裁员3%~5%,预计会波及1800-3000名员工”。

从地域来看,此次裁员潮受地缘政治经济因素影响颇深。比如巴斯夫与赢创这两家德国化工巨头,分别宣布了裁员计划,意图为公司节省成本。其中,赢创计划2026年将在全球范围内最多裁员2000人,其中约1500人位于德国。赢创目前的全球员工为3.3万人,此次裁员数量占雇员总数的6%。

在解释裁员问题时,巴斯夫则表示因德国地区能源价格的结构性上涨以及化工产品低需求环境,不得不进一步降本、裁员。青眼号外了解到,德国境内正面临着能源价格高企、供应链紧张、国内国际需求疲软、以及投资不足、劳动力短缺、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

资生堂集团官网发布声明表示,将于4月17日至5月8日期间向日本约1500名符合特定年龄和任期标准的员工提供提前退休计划,而提前退休的员工数量约占资生堂全球员工的3.7%。就此,也有分析指出,无论是出于对健康的担忧还是对日企社会责任的抵触,日本核污水排放等问题引发的业绩疲软,正倒逼着资生堂进行变革。

此外,也有美体小铺、美国高端护肤品牌Matter of Fact因破产/关停,而裁撤业务范围内的所有员工。

值得一提的是,青眼号外还发现,在上述宣布(计划)裁员的企业中,有4家为2023年上半年的全球美妆十强企业(详见青眼文章 《最新!十大美妆公司排行榜出炉》 ),分别为雅诗兰黛、资生堂、联合利华、Kenvue。而美体小铺也曾隶属于全球美妆十强之一Natura&Co,后者于2023年11月将美体小铺出售。


“降本增效”成唯一命题




事实上,自疫情爆发后全球经济持续萎靡与消费习惯等被重构,全球美妆巨头或多或少都曾对业务进行调整改革,并裁撤一定数量的员工。据了解,2020年时,全球最大美妆集团欧莱雅就曾因为重组美国市场的高档化妆品部门业务,关闭部分线下门店转向发力电子商务,从而削减约400个职位。

步入2024年,疫情的长尾效应仍在继续影响着经济复苏的节奏,各行各业的“裁员潮”也依旧在蔓延。

有数据统计发现,2024年开年仅仅2个月,至少有48家大型上市公司官宣了裁员计划以求维持生计。而刚刚结束的2月,也有至少18家企业官宣裁员。

在与美妆息息相关的电商行业,已有多个巨头宣布了裁员计划。比如奢侈品电商Farfetch宣布将着手削减成本,裁员30%;亚马逊在2023年度整体裁员18000人后,着力发展AI技术、削减成本,于2024年2月公布继续裁员数百人;阿里旗下跨境电商Lazada则宣布计划裁员2000人……

针对裁员的原因,上述企业的说法不尽相同,有的是业务消退影响继续,有的是细分行业整体下行,也有自身管理架构进行调整。但对比各企业财务数据不难发现,裁员背后伴随的,往往是财务数据发出“警报”。

比如,雅诗兰黛营收和利润连续七个季度双双下滑。就此,雅诗兰黛预计,裁员以及更广泛的重组计划,将推动2025和2026财年营业利润增加11亿-14亿美元。

至于资生堂集团,即便其在相关“裁员”公告中表示,为员工提供“提前退休”计划,是基于新冠疫情过后日本经济苏,人们有更多机会审视新的职业选择,同时重新考虑工作方式和生活计划等因素。

但同时,资生堂也直言,该措施的估计财务影响已纳入其全年预测。而据资生堂2023年财报,其净销售额约合人民币463.71亿元,同比下降8.8%;营业利润大幅下降39.6%至约13.43亿元。

青眼号外了解到,汉高的消费品业务部是2022年1月由化妆品/美容用品、洗涤剂/家用护理业务合并而来。自该部门成立后,第一轮重组整合计划已累计裁减了约2000个职位,为汉高每年节约了至少21亿元成本。

而据汉高2023年财报中显示,消费品业务部的销售额总计828亿元,同比下降3.3%;但由于价格上涨以及重组、降本措施等,该部门调整后营业利润达到87亿元,同比增长22.5%。

显而易见,汉高已从上轮削减成本的裁员计划中尝到了甜头。据悉,随着重组计划的继续推行,预计到2026年底,汉高将利用包括裁员在内的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预期总节省约42亿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