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界教授
微信号:
live555888
鞋业界最专业
有价值,有趣,有爱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鞋业圈子!
鞋界教授个人微信号:
aiwangyongjun
直面行业真相,洞见鞋业未来
【前言
】
鞋界教授
王勇均指出,“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日新月异的节奏下,运动服饰行业正面临转型,不得不面临实体店饱和的严峻挑战,运动品牌也不例外。。。。
王勇均
来源:中国经营报
(内容稍有调整,图片配自网络)
耐克,遭遇了20年来首次季度亏损。
近日,根据耐克发布的2018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截至2月28日的第三季度,集团实现营收89.84亿美元,同比增长7%;但
期内净亏损达到 9.21亿美元(约人民币57.8亿元)
,2017财年同期纯利为11.41亿美元。
其中,在北美市场,耐克三季度收入下滑了5.6%至35.71亿美元。在中国,该季度耐克录得收入增幅24.3%至13.36亿美元。
耐克在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关于亏损问题的答复时称,
亏损主要是“由于美国在2017年12月22日颁布了新的税改法案
,第三季度录得额外所得税开支20亿美元”,当季耐克集团税率高达179.5%,而2017财年同期为13.8%。
与此同时,
耐克与对手阿迪达斯的竞争正在加剧,战火进一步蔓延到线上
。
业内人士认为,运动服饰行业正面临转型,
两大运动巨头在数字化以及线上的较量将更为激烈
,鉴于阿迪达斯近日频频做出的电商动作,耐克也不得不加快脚步了。
爆款打造仍滞后?
对于委以重任的中国市场,耐克表示,大中华区在2018财年第三季度营收达到13.36亿美元,
同比增长24%
,连续15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不过相比之下,
阿迪达斯四季度则增长了31.7%
。
事实上,在中国市场,耐克去年多个季度也表现出了增长持续放缓的疲态。
服装行业专家程伟雄告诉记者
,耐克在北美的困境,以及在中国与阿迪达斯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主要源于产品没有抓住运动休闲风的潮流。
他指出,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以阿迪达斯为代表的竞争对手抢占先机,用休闲、复古产品俘获了大批消费者,而快时尚、奢侈品牌与运动品牌的合作,模糊了运动和时尚的界限,让一向以运动专业主义见长的耐克受到了冲击。
耐克泰国工厂
“能否成为爆款的因素有很多,明星效应和公众事件渲染这两个偶然因素是主导,但设计上的用心是口碑的基础。相比阿迪达斯,以篮球鞋来说,耐克近年来的设计个人感觉缺乏创意。
另一个是减配的问题,参考自2006年至2009年Kobe系列 1-4 代鞋款,当时的评价是实战打球跟日常休闲穿着都很适合。反观2016~2018年Kobe退役后整个AD系列,除了价格异常稳定,上脚舒适度并不如前。” 在淘宝运营着一家潮鞋店的 Joe 告诉记者。
耐克印度工厂
鞋界教授王勇均对记者表示:
“其实,耐克缺乏爆款和创新型产品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可以留意到,近来耐克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组合,包括 Nike React、Air VaporMax 的延伸系列 VaporMax 2.0 和 Utility、以及首款女子 AJ、AF 系列 ‘1Reimagined’,分别对应了跑步、生活方式和篮球的品类。”
与之相对应的是,耐克加快了创新平台的进度,例如在2017年重点发展的三个缓震技术平台:ZoomX,Air VaporMax和Nike React;其产品研发周期也缩减了一半,已在北美、西欧以及中国市场启动的Express Lane业务将承担这个责任。不过,网上关于耐克缺乏创新型产品的讨论仍在继续。
与对手在华博弈
在中国市场,来自竞争对手阿迪达斯的比拼压力正在加大。
就在最近,阿迪达斯表示将更多押注在数字化运营。阿迪达斯集团首席执行官 Kasper R?rsted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几年内将逐步减少门店但会持续优化线下零售体验。对此,阿迪达斯中国方面对媒体表示,电视仍然是阿迪达斯在中国主要并且十分重要的媒体渠道。中国企业公关部负责人孙静波表示:“首席执行官讲的是全球战略,但各个市场有不同的特点,也会有不同的战略执行方式。”
鞋界教授王勇均指出:
“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日新月异的节奏下,运动服饰行业正面临转型,不得不面临实体店饱和的严峻挑战,运动品牌也不例外。在中国市场,也更是如此,中国互联网市场看似更加复杂。运动品牌巨头在移动电商方面的尝试,其实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即如何重新在互联网的新环境里建立起自己的话语权,向新一代的年轻顾客介绍自己,这批顾客一天有大半的时间都将实时在线。”在中国,耐克和阿迪达斯在线上较量可能更为激烈。
借助于官网自营以及天猫、京东等电商零售渠道,阿迪达斯在中国的线上销售收获了不错的反响。其中大中华区电商增长超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