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亚观察
北大南亚研究中心与国内外同仁观察、探讨和研究南亚相关问题的学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物理  ·  【中考物理】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好题赏析 ·  昨天  
环球物理  ·  【物理科普】用科学武器硬抗最强冷空气 ·  昨天  
中科院物理所  ·  近室温可控型稀磁半导体 | 进展 ·  昨天  
中科院物理所  ·  新兴含能材料创制:原子氮聚合物常压合成 | 进展 ·  4 天前  
环球物理  ·  【物理笔记】复习物理核心公式+记忆点汇总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亚观察

语言文学研究分论坛

南亚观察  · 公众号  ·  · 2021-01-22 10:33

正文

中国南亚语种学会2020年会
语言文学研究分论坛

语言文学研究分论坛由中国南亚语种学会副会长、河北师范大学王春景教授和大理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马丽亚副教授主持。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工程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安庆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西安财经大学等高校的15位代表进行了发言,在线参会人数70有余。本论坛发言选题新颖,内容丰富。考察时段覆盖古代、近现代、当代等各个时期;地域上涉及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别;语种以印地语文学为主,兼及乌尔都语文学、南亚英语小说、古典梵语戏剧;研究对象既有迦梨陀娑、苏尔达斯、伯勒萨德、毗湿摩·萨赫尼、安妮塔·德赛、阿伦达蒂·罗伊等作家个体,也有虔诚文学、阴影主义文学、进步主义文学、新小说、达利特文学等思潮流派,既关注印度本土的文学机构化和经典化,也关注印度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史。整体而言,本场发言均围绕南亚语言文学的重要议题展开,一方面提出了不少此前鲜受讨论的作家作品和研究问题,另一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富有洞见的反思和拓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南亚语种学会年会的学术创新性和前沿性。
信息工程大学廖波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印地语分治小说中的‘群体暴力’书写——以《黑暗》为例”。发言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印地语分治文学进行了简述,明确了分治文学的定义并提及了三部代表作品,即耶谢巴尔的《虚假的真实》、毗湿摩·萨赫尼的《黑暗》以及格姆雷什沃尔的《多少个巴基斯坦》。第二部分以小说《黑暗》中的教派冲突为着眼点,从异类恐惧癖、道德盲视的产生和反抗“恐怖”的救助者三个角度阐述了其中的“群体暴力书写”。第三部分,廖波提出了对小说中“群体性暴力”的现代性思考,讨论了野蛮与文明是对立还是一体等深层问题。
北京大学王靖助理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苏尔诗海》:印度教经典的民间性”。王靖首先对《苏尔诗海》及其作者苏尔达斯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从原典出发,对《苏尔诗海》所蕴含的四重“民间性”(即作者的民间性、作品受众的民间性、黑天形象的民间性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民间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王靖认为,《苏尔诗海》是兼具经典性与民间性的作品,是对印度教经典黑天神话的民间书写,其中体现出的虔爱观以及对人神关系的思考对黑天信仰的世俗化和“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奠基和推动作用。它将《薄伽梵往世书》与民间艺术融为一体,既宣扬了黑天教派的宗教信仰,又反映了印度社会百姓的生活景象和最基本的审美情感。此外,《苏尔诗海》的创作者在继承之前黑天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受到民间文学、音乐和生活的滋养,融入了自身丰富的情感和宗教体验,因而具有极高的民间文学价值和永恒的审美价值。
北京外国语大学李亚兰博士的发言题目为“不一样的浪漫——印度阴影主义文学漫谈”。阴影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40年代中期兴盛于印地语诗歌领域的一股文学思潮,它开启了现代印地语文学史上的人文主义与浪漫主义传统。李亚兰的发言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阴影之前”主要论述了阴影主义文学之前现代印地语诗歌文学的发展;第二部分“朦胧的初光”讨论了阴影主义诗歌创作思想的来源,其最初受到的质疑和阴影主义诗人对自身创作潮流的审视;第三部分“蓓蕾的盛放”论述了阴影主义诗歌的主要作家、代表作和创作主题,以及思想情感和表达方式的主要特征;第四部分“易逝的繁花”分析了阴影主义诗歌文学之后的诗歌文学发展以及阴影主义文学走向衰微的原因;第五部分“余韵”从文学史、思想史的角度评判了阴影主义文学在印地语文学发展进程中的转折意义。
信息工程大学闫元元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印地语达利特文学中的身份认同政治——以翁普拉卡什·瓦尔密齐的自传《剩饭》为例”。闫元元认为,当前执政的印度人民党正在印度大力推进新的国族认同政策,逐渐改变印度原来的世俗主义国族认同理念。处于印度种姓制度最底层的达利特群体始终面临被规划、被整合的境遇。达利特知识分子并不认同过去和现在的国族认同思想。他们试图用文学唤醒本族群民众,大力抨击印度教民族主义者试图将其置于印度教体系之内但又难以消除结构性歧视的荒谬逻辑。他们试图通过重新发掘本族群的历史、文化、仪式、语言和神话,抛弃“不可接触者(Achut)”和“哈里真(Harijan)”等外界强加的身份概念,不断强化本族群新的身份认同标签——“达利特(Dalit)”。
西藏民族大学姚小翠老师的发言题目为“从长篇小说《骨骼》看伯勒萨德创作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她首先介绍了伯勒萨德及其长篇小说《骨骼》,进而从文本出发,分析了伯勒萨德创作思想中进步性和局限性的外部表征和内部成因。姚小翠认为,伯勒萨德创作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对人民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妇女命运的同情上,局限性则反映在传统文化与进步思想的角力中。她进一步从传统文化的束缚和时代背景的制约两方面探究了伯勒萨德创作局限性的根源。
信息工程大学毛磊老师的发言题目为“语言史视域下的印地语溯源研究”。他首先对印度的早期语言使用者原始澳大利亚人、达罗毗荼人以及雅利安人进行了考证,对作为印地语文化内核的印度教文化渊源以及由文化接触造成语言接触与演变的现象进行了说明;其次,对印欧语系的谱系划分以及印地语所处的谱系位置进行了论述;最后,将印地语的历史发展划分为古代印度雅利安语、中期印度雅利安语、现代印度雅利安语三个发展阶段,特别是对阿伯布伦谢语与现代印度语言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梳理,对印地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谱系树描写,梳理了修罗先那阿伯布伦谢语、半摩揭陀阿伯布伦谢语以及摩揭陀阿伯布伦谢语与现代印地语各方言之间的关系。毛磊指出,语言演变是语言的自然属性和发展趋势,印地语的历史演变不仅与语言本体的发展规律有关,还受到文化、宗教、政治以及语言接触等因素的影响,印地语的语言现状是语言历史演变的结果。
河北师范大学王春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太阳照在恒河上》:一部印度土改小说的翻译”。她首先介绍了这部翻译小说特殊的出版背景,即为纪念小说译者王燕士——一位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奋斗终生的共产党员,随后指出中译本书名极有可能受到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影响。经过严谨细致的考证,王春景确定该书译自印度英语小说《恒河激流》,并通过中英文对读,指出王燕士翻译实践的主要风格和问题。王春景认为,《恒河激流》是一部反映印度独立后土改运动的小说,展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印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印度农民土地革命,塑造了印度共产党员的形象,也表现出当时毛泽东思想在印度的影响。王燕士的翻译填补了印度当代文学翻译题材上的空白,在中印文学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贾岩助理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迟滞的‘进步’:反思1950年代汉译印度进步主义文学的接受错位”。“进步主义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汉译印度文学中当之无愧的主流类型,与当时中国文坛推崇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具有相当程度的同源性。通过对1950至1962年出版的汉译印度进步主义作品进行梳理分类,贾岩指出,被选择的作品实际上集中创作于印度独立以前、美学上类似于社会现实主义的早期进步经典,而印度独立后创作的大量进步主义作品,尽管在风格和意识形态上与同时期中国推崇的苏联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更加接近,却鲜受关注,遑论翻译。针对这一现象,贾岩提出了两重解释:一是当时中国的主流“世界文学”构想更青睐展现印度“过去”苦难的早期进步作品;二是1948年以后创作的进步作品对尼赫鲁和国大党政府持鲜明的批判立场,译介此类作品存在损害中印友谊的政治风险。
北京外国语大学曾琼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近年印度主要文学奖项对印度国家形象的塑造”。她首先简要介绍了印度主要的文学奖项,随后通过挖掘获奖作品中重写殖民历史、对印度教经典进行翻译和再阐释以及“印地语优先”等特点,将近年印度主要文学奖项对当代印度国家形象的塑造归纳为“历史统一”“国家统一”“文化统一”三个方面。曾琼提出了三个总结性观点:一是从亚洲区域研究的视角来看,印度当局近年来多项试图改变区域内国别和地区关系现状的举措在近年获奖作品中都存在草蛇灰线的对应;二是这些获奖文学作品、倡导的各项文学举动,对普遍读者大众形成了潜在影响,传导和强化了印度当局释放的信息;三是印度在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在历史文化和政治现实两个层面拟构了“历史统一”和“语言领土统一”。
北京大学张亚冰老师的发言题目为“乌尔都语后9·11小说研究”。后9·11小说是9·11事件后美国文学中率先出现的一种新的小说类型,集中关注9·11事件、恐怖主义的持续泛滥和反恐战争对社会和个体带来的创伤和反思。作为反恐战争前沿阵地的巴基斯坦,不少作家不断用国语乌尔都语创作关注9·11事件与其后续影响的作品,得到了英美学界的关注,但在国内仍未有人涉猎。通过对相关文本进行梳理分析,张亚冰总结出巴基斯坦乌尔都语后9·11小说的几个显著特征:体裁以短篇小说为主;作者多为编辑、记者等知识分子;对伊拉克、阿富汗深度关注;抨击美国霸权和反恐政策,反美情绪高涨;谴责恐怖主义、宗教狂热主义和极端主义;否认恐怖主义与伊斯兰教的必然联系。依此,张亚冰认为后9·11小说创作的内核是知识分子基于自身身份的想象,是对故土、他乡、自身的想象与建构。
中国传媒大学于秋阳老师的发言题目为“《舞论》‘摹仿论’理论视域下梵剧《沙恭达罗》时空研究”。婆罗多的《舞论》是印度最早的文艺理论著作,更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戏剧学著作。迦梨陀娑的梵语戏剧《沙恭达罗》代表了印度古典戏剧的最高成就,体现了印度传统美学精神的经典魅力。于秋阳基于《舞论》的“摹仿论”,对《沙恭达罗》的剧本进行了详细解读,阐释了《沙恭达罗》的时空观以及著名的“咒语”情节等。
安庆师范大学张玮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斯里兰卡小说《走出象道》的对话叙事与文本内外意义”。张玮从介绍小说写作背景入手,以男女主人公从敌人、伙伴到恋人的身份关系变化为线索,通过文本中具体对话为例,分析对话如何在内容、叙事效果等方面呈现人物情感关系的发生与发展,解读对话叙事的艺术性和现实意义,从而理解作者对斯里兰卡内战和族群矛盾现状的思考,对族群和睦的设想和渴望。
江西师范大学李美敏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安妮塔·德赛小说的城市书写:《城市之声》中的毁灭之城”。李美敏以该小说为研究文本,对其中的城市书写进行探究。小说中的尼罗德、莫妮莎和阿姆拉是三兄妹,他们作为印度独立之后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身处于传统与现代对抗的张力之中,分别以各自的方式在加尔各答生存。加尔各答被喻为“死亡之城”,迦利女神是这座城市的象征,如此隐喻为小说人物增添了命运式的悲剧色彩。最后,李美敏通过分析小说中莫妮莎和阿姆拉面对城市文明的各种抉择,进一步对现代城市中的女性经验进行了讨论。
河北师范大学张文钰博士的发言题目为“以传统对话现实:论《极乐之邦》的叙事策略”。张文钰重点阐述了《极乐之邦》以印度传统叙事舞蹈卡塔卡利舞为灵感来源,采用故事嵌套与插画、记忆循环与回溯、悬念设置与延宕等叙事手法,通过不同层次各类人物的浸入式演绎,展现了印度叙事传统中独特的表演性特征与时空美学;同时,小说对印度神话史诗传统中以神和英雄为主要人物、以掌握知识话语权力的婆罗门仙人或苏多歌人为主要声音的叙事模式进行颠覆,并对以神为中心、强调个体卑微与整体秩序稳定的叙事观念予以解构。最后,张文钰分析了作家对印度传统叙事技巧及观念扬弃的原因,并进一步探究印度在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和内部宗教民族主义势力双重裹挟的局面之下,作者的悖论立场及其背后所映射的社会现实困境。
西安财经大学张璐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熟悉的陌生化叙事——《偶滴神啊》中的宗教文化观表达”。张璐首先分析了该片的狂欢化特征,主要从狂欢广场与狂欢广场式的生活、加冕与脱冕的狂欢仪式、狂欢化的广场语言三方面进行阐述。随后,她进一步挖掘了该片与印度宗教、文化、文学传统的对话,论述主要从通过谬误来验证真理、克里希那的人设源于印度人对“梵”的认识和轮回转世观,以及影片中表达的印度民族审美意识三个方面展开。总体而言,张璐认为《偶滴神啊》中的狂欢化、陌生化叙事,实际上根植于印度宗教精神、文学及文化传统,可谓是熟悉的陌生化叙事。
在讨论和点评环节中,与会学者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主持人王春景教授肯定了学者们的研究范围之广、程度之深、视野之开阔,以及发言的启发性和对话性之强。她认为这些研究激发了学者们对印度叙事传统、印度性、现代性以及现当代多种思潮在印度的共时性等诸多共性问题展开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对话。
天津师范大学黎跃进教授应邀为语言文学分论坛进行了精彩点评和悉心指导。他认为,本会场的发言表现出开阔的跨学科、跨文化研究视野,均以扎实、新颖的研究材料作为支撑。他强调,学术研究的核心是创新,认为本分论坛与会学者们的研究充分建立在对于一手材料的新发掘、新审视的基础之上,因而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此外,黎跃进教授还就部分发言提出了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建议,得到了相关学者的高度认同。



纪要撰写:魏凡鸣、谭雪
图文编辑:杨天琦
“南亚观察”公众号
主编:姜景奎
副主编:王旭
执行主编:贾岩
编辑:李睿 谭雪冉 魏凡鸣 杨天琦
何杨 李润南 张译尹 王子元